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廿二世紀的全球新聖經-中庸

(2017-05-31 09:10:52) 下一個

中庸一書雖是儒家的作品,但是內容隠含道家與佛家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一部集大成的國學書籍,中國人應該以此書自豪,理由是它含有今日的道德形上學思想,在卄一世紀的末期和卄二世紀的初期,會成為此世界人類必讀的無神主義的的聖經。何故?因為此卄一世紀的世人,已經對有神論宗教的懷疑,已經討厭無謂的宗教戰爭和由宗教引起的恐怖組織的活動,世人的心中已經嚮往一部以道德為主旨的形上主義,以代替現在世間的宗教。而中庸恰是含有以修養自己性格為出發點的道德形上學。再加上一帶一路的完工後,歐亞大陸人民會有頻繁的交往與合作,這部偉大的哲學思想書籍,一定會很容易為現代人所接受。

 

因為此書的重要性,所以先將作者與成書的年代先略介紹,再照古代與現代學者將此書分為三部分加以介紹:

 

(一)中庸的作者與成書年代

 

按照史記中,司馬遷的記載,與南宋的朱熹推論,中庸的作者應該是子思。子思、名孔汲、字子思,孔子嫡孫。生於周敬王37年或483BC,死於周威烈王24年或402BC,享年82歲。但是有許多學者,因為此書所包含的層麵太廣與它的言詞用語,懷疑是在戰國時期的儒家人士加入一部分的思想,甚至有人猜測是在秦朝時期加入的。雖然如此,但是筆者認為這部書是在二千年前就已經完成了,而且是一部前後貫通的偉大書籍,故它的作者和成書的年代並不會影響此書的要旨。為了尊敬漢代的司馬遷與宋朝的朱子,筆者建議大家一口咬定此書是孔子嫡孫子思與他的弟子所作,以便利將此書宣傳給歐美學者,期望在數十年後,成為一本無神主義的聖經。

 

(二)中庸全書大意

 

中庸一書,經過合理的詮釋後,是一部由實踐儒家思想的仁道,進一步由擴大自己的仁心,而悟到的仁性,與效法天地山水而產生的人生哲理。由此種心態、而產生的人生哲學,就會把我們的有限生命放在此宇宙中,可以使儒家的仁道思想也隨著我們的心態擴張到無限大的境界,也就是現代西洋的哲學家稱為形上學。

南宋的朱熹與現代的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都將中庸分為三部分,筆者認為將此部偉大的國學分為三部分,實在是明智之舉。因為假如不分為三部分去研讀中庸的話,則有如霧中看花,不容易看到全貌。

 

A)首段為CH1

 

此段是把中庸一書的宗旨與其修行的工夫,全部集中在一起,是很重要的一章。照後人猜測,中庸成書的背景,應該是孔子的弟子們在實踐孔子所推崇的仁道主義下,弟子們在身體力行下所悟出的心得,他們都會有一感覺,在心中都會有一股向善的人性,而 此向善的人性是生來就有,到了戰國時期的孟子,更加稱這天性為良知。孟子更進一步,將此種生來就擁有的稱呼為人之四端,並且告訴他的學生弟子們:盡心行仁道就可以了解人的本性,再進一步,就可以接近天理了。[注:孟子盡心篇]。筆者將孔子的學生為了篤行仁道的言語登於〖附彔一〗中,又將孟子的言論登在〖附彔二〗中。

由以上的記彔,中庸的作者就用五個字把人的本性和天的道理連接起來,這五個字就是中庸的第一句:天命之謂性。隨後,又發覺人的善良本性常常為欲望所掩蓋,人人都應該修養自己的心性以完善自己,並以成聖為修養目標。所以天命之謂性後,就是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隨此之後,作者又強調慎獨的修養工夫,再透過這慎獨的工夫,調整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假如每人都有此道德修養的話,調整自己的情緒,以吻合天賦的本性行事的話,此世界就可以平安無事了。〖原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B)中段-CH2CH20中節

 

朱子用萬事形容此段,是非常恰當的。因為此段包羅萬象,包括以忠恕為主的君子之道與倫理思想,治理天下國家之九經的政治策略,甚至孔子罕言的祭念父母的三年之喪禮、祭拜祖先的宗廟之禮與祭祀上帝的郊外之禮。

 

CH10中,引孔子的話去解釋奉行中庸之道者並非弱者,而是強中之強者。是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簡釋:和氣待人、而不為流俗所移,守中庸之道而不偏倚。}

 

CH12 -13,闡述君子之道始於夫婦、上至天、下至地。而且道不遠人,故應以忠恕之道事父,君、兄與朋友。

 

CH14中,子思告訴他的弟子,在行仁道的過程,雖然各人的遭遇不同,但也應該隨遇而安。所以他說: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CH16 - 19 ,子思受戰國時期思想的影響,遠離了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原則,而論述鬼神,舜之受命於天,祭父母的三年之喪禮,與推崇郊社之禮與宗廟之禮。

 

CH20中,子思引用孔子回答哀公問政時說的話: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的五達道,與智仁勇三達德的知、行、成功都歸於"一",又將治理天下國家之九經也歸於"一"。"一"的含義就是末段中的

 

 

C)末段-CH20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CH33

 

在末段中,孔子終於揭出三達德與為天下之九經的道理都可以歸納為一個誠"字。為進一步使人了解誠的真義與重要性,子思在後用了整整十三章的篇幅解釋誠字。茲將重點討論於下:

 

1CH20-作者以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來闡述人應該模仿天的去處人作事。此句話也是解釋CH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直接而簡單的表述。字用今日的術語可以解釋為真實不虛,它的意義是一個名詞,但又含有動詞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要努力地篤行仁道,而且效法天道的,以誠待人,也以誠去對待世間的萬事萬物。而且在CH20的後段,又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這段話也就是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CH22-惟有至誠的聖人,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本性,如此才可協助其他的人物發揮眾人與萬物的本性,最後,就可以讚助天地和化育萬物,達到天人合一之境。此章可以說是發揮誠的功效到了最極點,可以說達到天地人三位一體了[原文:可以與天地叁矣]。

 

3、在CH25中,又強調誠的重要性-誠是萬事萬物的始終本末,沒有誠的話,萬物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原文: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在此之後,聖人除了成就自己外,更要成就萬物。成就自己就是仁的表現,而成就萬物就是智的表現[原文: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成己成物這一詞句,可以說是使吾人與天地萬物的存在意義的進展,產生萬物一體的親和感。中庸的原文、比較難了解,借用莊子書中的哲學,可以解釋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而以今日的術語,可以解釋為:保持萬物的自然生態,讓萬物呈現真實自然的一麵,換言之,環保也。由此可見,在二千五百年前,子思就有環保的遠見。

 

4、在CH26中-我們保持著我們的至誠之心,去效法天地山水的大公無私的去成就萬物,以天地山水的行為成了我們行為的準則的話,如此的行為,就是CH1所謂的率性之謂道。最後,作者鼓勵大家以周文王之純心純意的道德為模式,如此也許可以比美於天命的於穆不已(=深遠無窮)

 

5CH27CH29CH27謂:君子之進修方法,尊德而學道,既廣又精,既高明也依中道行事。溫故知新,敦厚崇禮。以此行事,則居上不驕,為下不悖。國家行正道、則多建議。國家無道、則沈默不言。CH28解釋為下不悖的理由。CH29解釋居上不驕才能成功。

 

6CH30CH32CH30讚美孔子的德行崇拜堯舜的禪讓,取法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製度,並效法天地山水的運行。CH3132都說:聖人擁有至誠的仁心,所以他的大德可以與天相配。書中用: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也是將我們至誠的仁心擴大如深淵一樣的深遠靜止,我們的德行就可以與天比美了。

 

7CH33,子思在最後更用"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以為全書的總結,實在非常高明,因為誠是天理、也是無聲無臭。

 

 

D)中庸的展望

 

在未來的廾一世紀末期與廾二世紀時,一個無神話故事與無宗教背景的,以誠心仁意處人行事的道德形上學之中庸思想,會為世人所矚目,會為人類行為的標準,所以中庸的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不僅如此,推廣中庸的成己成物的形上思想後,人類未來的社會問題與新科技與醫學問題,都可以依照中庸的誠心與仁意的標準,以檢查與探索新的發展。如此一來,許多現在的時代問題,如同性戀的婚姻問題,或者醫學界的人工心髒移植問題或者未來的人造大腦移植問題,都可以依靠中庸的的原則下,經過各方討論後,而有園滿的答案。

 

 

 

〖附彔一〗孔子弟子篤行仁道的言語

 

1、論語衛靈公篇,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可見當時的孔子是鼓勵他的學生儘量篤行仁道,甚至超過孔子。

2、論語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由此可見,曾子的篤行仁道,一直到死後,才放下責任。

3、論語子張篇,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可見子張也要求他的學生一定要篤行仁道,假如不弘大與不篤行的話,就不能說是行仁道了。

4、論語子張篇,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見子夏是要求他的學生博學篤誌,並且多問多思考而行仁道。

 

 

〖附彔二〗孟子篤行仁道的心得

 

1、梁惠王上篇,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巳矣。孟子之篤行仁義是可謂有目共睹的。

2、公孫醜上篇,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四端,猶如人之四體,是大家本來就有的。

3、告子上篇,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他強調此四端是固有的,隻是大家不思考而已。

4、盡心上篇,孟子曰: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在此篇中提出良知,這是在中國哲學史中,由他創造出的偉大名詞,良知是每人之本有。大概在戰國時期,此名詞已經由許多學者用過,所以他並未多加解釋。

5、盡心上篇,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這就是孟子的盡心 知性而知天的出處,大概在當時,也是許多學人都在用,所以孟子也未多加解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