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守道的侯王可以使天下萬物歸服-道德經Ch32

(2016-07-17 21:31:32) 下一個

在前一章中,老子勸戒國君不要以武力去得到天下。但是,要如何才能可以得誌於天下呢?老子在道德經Ch32透露一個自然的法則,就是侯王假如可以遵守大道的話,天下萬物將要自動地歸服。[原文: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隨後,老子又簡單地解釋萬物將自賓的原因。他說:大道是大公無私的,譬如陽氣和陰氣相結合時,就會下雨或有露水,而這些甘露之水,都不需要任何人的命令而分配均勻。他又說:道創萬物之後,人類再將萬物加了名稱與形容詞,名稱與形容詞有了之後,爭鬥糾紛就會産生,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適可而止,不必為了大小多寡高低左右而與人爭吵,如此就不會產生危險了。[原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為什麽遵守大道就可以得誌於天下呢?老子在此章中,就有他的解釋,也是他所強調的“一切順自然”的哲理。這個哲理有它的精妙之處,熟讀道德經後,就漸漸晤出他的哲學之精妙的地方。

在此,先將道德經Ch32原文和白話文登出,再討論:


〖道德經Ch32原文〗

1、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2、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4、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5、知止所以不殆。6、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德經Ch32白話文〗

1、偉大的道,是恒久的真理、雖然沒有名稱的。它是純樸的,雖然非常微小,可是天下卻沒有一個人能輕視它。[注-常:永遠。小:微小。臣:輕視。]

2、侯王如果能守住它,萬物都將要自動地歸服。

3、天地間陰陽之氣相互遇到,就降下露水或雨水。人們不需要指使它,而露水和雨水就會很均勻的分布。[令:命令。均:均勻。]

4、道創造了萬物,萬物就有了名稱,名稱有了後,糾紛就產生,所以要知道停止,[注-製:創造。有名:有了名稱。知止:知道停止。]

5、了解適可而止,就不會產生危險。[殆:危險。]

6、道對於天下來說,就好像百川的水都以江海為歸宿。因為道也是天下人的歸宿。[川穀:百川的水。]


〖討論〗


1、在此章中、首先、老子將他心中的“道”用了簡單六個字解釋形容,這六個字就是“常、無名。樸、雖小”。 常和無名簡單地描述道的真性,而樸和雖小用以形容道的外形。以現代的術語解釋:常就是永恒的真理, 無名就是不能以人的語言去稱呼或形容老子的“道”,而道的外形就是純樸和微小,一般的人是看不見,聼不到、與摸不著的,一般人是感覺不到“道”的存在。雖然如此,但是天下的人卻不能輕視它的存在。由這一段,我們可以解釋為:道是無所不在,是造成此宇宙萬物的基本原理,但是在古代,一般科學與知識並不普及,所以一般人是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2、在二千七百年前的老子時代,科學並不發達。譬如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大家都不能解釋地球為何繞著太陽而旋轉,而萬有引力定律是一個真理,當時的人類是不懂這個道理,用老子的六個字可以描繪萬有引力定律是“常、無名,樸、雖小”。我們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也是因為此萬有引力的定律,所以也可以說:天下莫能臣也。

3、而這個道對待萬物是非常公平的,譬如陰陽兩氣相交結,地球表麵就會有雨水或結露水,這些雨水或露水,不必要靠任何人的命令,才會有平均的分布。所以此天理或道是公平地對待萬物,才得到天下萬物的尊敬和服從。


4、不知道在宇宙發生大爆炸的若幹年後,地球就慢慢的形成,在弱肉強食的鬥爭之後,人類以他的聰明才智而存在,並且控製整個地球。原來一切的進化與蛻變都是隨著自然法則而改變的,但是後來人類有了文字,就有分別心,就發明了許多名詞和形容詞,於是人類的分別心就更大更多了。有了無數的分別心後,就會有爭執,於是就會引起戰爭。所以要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就是凡事都應該適可而止,如此就不會為大小多少而產生爭執。


5、守道的領導人,大公無私,對所有的事物都一樣看待,所以得到所有的民眾尊敬和服從。而且這個守道的領導人,並無分別心,所以可以適可而止,故沒有危險。這個有仁愛心的領導人,心境如江海的廣大和謙卑,所以百川萬河的水都流入江海。以此比喻天下萬物都來歸順,如此則是得誌於天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今留好文,讚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