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

好讀書,不求甚解
正文

看圖說話講《周易》4

(2014-03-01 20:14:53) 下一個

 

  1. 序卦給我們講的大故事

 

序卦的基本理念就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不是隨意的,有其“微言大義”的。有些可能有點牽強,有些卻真的是很有道理,而且即便是今天依然有實用價值。

 

對於《周易》在《序卦》中所分上下經的劃分,有一種說法是:上經講的是天道,下經講的是人事,韓康伯注《序卦》否定了這一說法:“夫《易》,六畫成卦,三才必備,錯綜天人,以效變化,豈有天道、人事偏於上下哉!”孔穎達還舉出了例子來證明這一觀點。但也同時指出:“乾、坤象天地,鹹、恒明夫婦。乾坤乃造化之本,夫婦實人倫之原,因而擬之,何為不可? ”

 

我感覺,如果你仔細查看上下經,從序卦的角度還是可以整理出,《序卦》是在講兩個生命過程的故事。我的理解是:《上經》是講大生命過程的,宇宙創生直到最後的毀滅(或者也將會重生,就像《死神永生》的結局。)而《下經》講的是小生命的過程,從夫妻之道後小生命的誕生開始講起,然後長大、離家闖蕩、各種困難的磨練等等。有點懸?那麽大家看看下文,看看我說的是不是有點道理。

 

首先是天地《乾》《坤》,就是天和地,各種文化都會先說天地創立,《周易》也不例外;有了天地後,才有了人類的創生,這就是《屯》,就是人類處於原生態時候,國家的創立(建候)的故事。接著是《蒙》,就是人類還處於蒙昧狀態,而需要啟蒙。這就到了《需》,需者須也,也是等待,期待的意思,這就是人類基本生活所必須的衣食住行。是出了“伊甸園”以後,首先碰到的問題。出了蒙昧狀態而處理衣食住行,就必然會碰到爭執,所以是《訟》,通過訴訟解決爭端。但爭執大了,協商的和平方式解決不了了,就會有戰爭,於是是《師》,就要訴諸戰爭了。

 

打了幾次仗,我們就知道了結盟,或者說是區分親疏的重要,這就是《比》,比是親比的意思,和自己不管是血緣,還是利益相同的人結成利益集團。很好地鞏固了自己的利益集團,才能有所積蓄,這就是《小畜》,自己的國家可以借此積蓄而更加強大起來。而要達成長期有效的積蓄,就必須建立一套禮法製度,就是《履》,履者,禮儀也;所有這些建立起來後,就可以達到《泰》了。

 

《周易》是講述變化的,以上各卦之間還都是量變的小變化,下麵才是第一個大的變化。我們今天記住的成語是“否極泰來”,其實《周易》是說的“ 泰極否來”。我們一般在給你描述和上麵類似的藍圖時,恐怕到了《泰》就結束了,而《周易》卻告訴我們:“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世事不會總是那麽順利,即使你按照上述的方法建立起了一套好的製度,達到了通泰的局麵,但你卻還是需要鼓足勇氣繼續去處理下麵的一係列問題。

 

《否》是第一個大的挫折。解決它就到了《同人》,同人,類似於比,但比是親比,類似於家人同族的利益共同體,而同人則是非親之比,是利益劃分的妥協,類似現代社會各黨派之間妥協後達成一致的局麵。或許從泰到否就是因為沒有解決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矛盾而達成一種妥協。現在解決了這一問題,就達到了更高的一個層次,《大有》。

 

大有了,發財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來了,這就是《謙》,做一個謙謙君子是這個階段的最高境界。大有而能謙,就稱之為《豫》,豫就是你發財了,而你手下的人也替你高興,皆大歡喜。達到這樣的境地很難,但這種局麵的一旦形成,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追隨你,所以下一卦就是《隨》;那就成立公司吧,幹一番大事業,《蠱》就是迷惑但卻不混亂,大家都自覺自願地、有點盲目地追隨著你,一起來幹大事情。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於是幹成了,到了《臨》,臨者大也。 接下來是《觀》,觀就是大有可觀。下麵又是一個轉折。

 

大事情幹成了,甚至幹到了大有可觀的地步,非常好。但要注意,新的問題出來了,各種利益分配,各種矛盾衝突,需要我們很好的處理,這就是《噬嗑》;而且還不能隻是簡單的平息矛盾,而是要有精心的修飾,這就是《賁》,賁 就是修飾的意思。這種修飾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會有《剝》,剝就是剝落的意思;你明白這個道理就不用害怕,堅持下去就會到達《複》;經過了這一過程,大家也都看的更清楚,於是不再不切實際了,於是《無妄》;終於有了更大的積蓄《大畜》。

 

積蓄的多了,我們可以《頤》養天年了,積蓄的多了,多花些也不要緊,《大過》(很過分)也是可以的。但不可能一直這樣,如果一直這樣就會遇到《坎》,坎就是陷落的意思,然後眾物紛紛陷落,附著在一起,就是《離》,離是附著的意思,但離也是火的意思,會不會是世界在此火中浴火重生呢?《序卦》到此作為上經的結束。

 

下經的第一卦是《鹹》,鹹是講的夫妻之道。夫妻之道貴在永恒,所以是《恒》。接下來的《遁》是逃遁的意思,我覺得是孩子(小生命)要走出家門的意思,隻有走出去才會真的長大,於是《大壯》;長大了就想真的離家走入社會,所以是《晉》,晉者進也;但真的走出去就會受到傷害,於是《明夷》, 明夷就是受傷;在外受到傷害,就會想回家,明白還是《家人》對他最好,於是就到了《家人》這一卦。但年輕人走出了家門,有了曆練,即使受傷回家,但畢竟世界觀已經不同以前,已經不是孩子了,所以有了《睽》,和父母的觀點再也無法一樣了。這就到了人一生中,第一個最為困難的時候,《蹇》,蹇者難也。在此境況下,就必須設法緩解,所以是《解》卦。也必然會有損失,是《損》卦;但要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就會在這一困難境地有所覺悟,有所總結;反而會有很大的收獲,所以是《益》,真正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了。

 

有了自己的思想,那麽就可以下決斷了,所以有《夬》,夬者決也;有了決斷,又會看清機遇,也一定能把握機遇,所以是《姤》,姤者遇也。把握這個機遇和能人們相聚,這就是《萃》,萃者聚也。這樣,人生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所以有《升》。

 

上升不會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困難,這就到了《困》,有追求,向上升才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候,不要著急,反而要回頭審視自己長期堅守的東西,如同《井》,古人說改邑不改井,井是類似於人的性格特點之類的東西。但即便是自己長期堅守的東西,也需要象清除井中淤泥一樣的進行改革,於是到了《革》卦。革故必須鼎新,所以接下來是《鼎》,建立起新的東西。革故鼎新一定會帶來極大的震動,於是《震》;改革的震動必須慢慢停下來,這就到了《艮》,艮就是停止的意思。這一番革故鼎新,震動後又慢慢止息下來,才可以達到《漸》,漸,就是改革後所需要的漫長的改良過程。

 

經過這一輪的人生曆練,會有人生大的收獲,可以成家立業了,這就是《歸妹》。這樣就可以達到真正的豐大,《豐》,財多德大,名利雙收。不管是擴大你的事業,還是傳揚你的聲名,都可以象《旅》卦告訴我們的,走出去了,《晉》是長大離家,而《旅》則是離開家鄉,走向世界了。在他鄉奮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融入當地的社會,這就是《巽》,巽者,入也。融入了,才可以彼此相悅,《兌》就是喜悅的意思。

 

《兌》以後是《渙》,這一卦很有意思,好像和上麵的故事不連續,但仔細看《渙》卦的內容,就可以知道,這個渙散,是個積極的意思,到達異鄉會麵臨很多困難險阻的,經過了《巽》而達到《兌》以後,這些困難險阻就被消解掉了,所以這裏的渙是消解的意思。同時如果我們的《旅》,是在異鄉創建事業的話,那也是自己的事業開始散布開來的境況。所以下一卦是《節》,不管是我們過去去往東南亞的華人,還是今天開拓世界市場的大公司,似乎都沒有注意這個《節》的告誡。那就是我們在異鄉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反而要注意節製。不然前麵所化解的困難險阻又會回來。

 

同時,很重要的就是誠信,這就是《中孚》,孚就是誠信。我們終於可以好好的享受我們成果了,稍稍有點過分也不要緊,可以《小過》。而我們的人生目標也得以實現,《既濟》。但人生就是這樣沒有止息的,一個過程結束了,往往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周易》就是這麽的不同尋常,它以開放式的一卦作為結束,這就是《未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