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伊萬裏瓷雜燴

(2014-04-23 10:52:08) 下一個
中國矽酸鹽學會曾試圖將中國伊萬裏瓷正名為青花礬紅,沒成功。人們仍稱中國伊萬裏瓷。中國瓷用外國名命名,總覺得怪怪的。

這幾個瓷中日歐都有。請大家幫助分一分,斷斷代。

1。








2。











3。













4。











5。


















6。




















7。







中國伊萬裏(chinese imari)是歐洲人對於18世紀一種中國外銷瓷器的稱呼,這種瓷器的顏色紋飾很有日本伊萬裏瓷器的特點,這些風格特點的瓷器,歐洲人都十分喜歡。說起中國伊萬裏,不得不說說什麽叫伊萬裏瓷器。

伊萬裏瓷已有400多年曆史,在日本也被稱為有田瓷、肥前瓷,產生於17世紀初葉,當時正值日本曆史上的江戶時代(1603~1867)。江戶時代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巔峰之一。這一時期,伊萬裏瓷通過引進、借鑒以景德鎮瓷為代表的中國瓷器既有成果及生產體製,在以有田為中心的肥前地區成功燒製出來,並逐漸形成日本風格。至17世紀後半葉,有田瓷開始受到歐洲人的青睞,和中國的景德鎮瓷一道對德國的梅森窯、法國的塞夫勒窯、英國的切爾西窯等製品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有田瓷需要在伊萬裏港轉運出口,因而,又被稱為伊萬裏瓷。

清政府頒布的海禁政策導致景德鎮瓷器出口銳減,荷蘭東印度公司因此將目光轉向有田瓷。當時出口的伊萬裏瓷中有以景德鎮瓷器為樣本的,也有按照歐洲一些陶器的造型燒製而成的餐具、水器和酒具,因而青花瓷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要求,大約在1670年代,柿右衛門窯燒製出了呈暖色調乳白色的細膩白瓷,上繪精美細致的彩色圖案,這便是現在“柿右衛門樣式”的原型。其備受歐洲青睞,紛紛仿製。1690年,華貴氣派的“金襴手樣式”瓷取代了“柿右衛門樣式”而風靡歐洲。而在1684年,隨著清政府頒布了解禁令,景德鎮瓷器得以重新出口,從而與伊萬裏瓷器在歐洲市場角逐,已取得好評的伊萬裏樣式,為景德鎮窯所仿製,產品被稱為“中國伊萬裏”。伊萬裏瓷主要以藍色紅色和描金這三種顏色,景德鎮用釉下青花和釉上的礬紅,再加上用真金水描金,創造出比日本伊萬裏外銷瓷更美的瓷器。雖然顏色模仿日本瓷,但是瓷器的人物、花卉、山水等紋飾還是中國風,在乾隆時期中國伊萬裏瓷又進行了改革,顏色中增加了綠色和淺綠色,圖中的柳樹紋花卉盤就是筆者的藏品,加入了綠色和淡綠色的中國伊萬裏瓷,使顏色更加鮮豔奪目,有青花五彩描金的效果,超越了傳統紅藍顏色的伊萬裏瓷,更加富麗堂皇。

  1684年以後,伊萬裏瓷器在與再度出口歐洲的景德鎮瓷器的抗衡中敗下陣來。無論是畫工、品種還是胎質中國的伊萬裏都超越了日本的伊萬裏,18世紀後期,歐洲瓷器的崛起,也有很多對日本瓷器的模仿,故而,伊萬裏瓷在歐洲的人氣迅速下滑。到了1757年。中國伊萬裏瓷從康熙時的仿造到乾隆時期的創新,徹底打敗了日本的正宗伊萬裏瓷,把丟掉的一些市場份額又拿了回來。

伊萬裏瓷的顏色和紋飾很多收藏者都不太喜歡,顏色紋飾都有些異國情調,和傳統的古老中國瓷器有些差距。其實很多精美的中國伊萬裏是目前收藏的絕好目標,中國伊萬裏瓷目前在國外儲量較大,價格偏低,建議古瓷愛好者挑一些精美的收藏另外學習日本瓷對於鑒定古陶瓷也是有重要意義的,有些古玩店把日本的青花瓷和伊萬裏冒充康熙乾隆的賣高價,藏友們必須對這些日本瓷了解後,才不會上當受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