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球上的一滴眼淚

(2014-03-06 05:22:17) 下一個
“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麵上的一滴眼淚。”

  
------齊豫的歌

  
雪山,聖湖,我此生所愛。

  
翻山越嶺去看雪山,跋山涉水去看聖湖,癡迷的,是那份純與靜。

  
高原湖泊,是我心中的仙女,她靜靜地躺在高原,一塵不染,美麗絕俗。

  
西藏的那木錯,羊宗雍錯,我曾多次靜靜與她們麵對麵,心對心。北疆的喀那斯,塞裏木湖,帕米爾高原的卡拉庫力湖,雖說隻有一麵之緣,卻也讓我無數次想念。

  
讓我試著憶起,與高原湖泊的第一次緣分,那是青海湖。多年以後,阿裏那藍得令人發指的班公錯,還有,日夜守護著,神山崗仁波齊的瑪旁雍錯。

  
一,

  
時光流轉,2000年5月,青海湖,鳥島

  


  
那是我第一次上青藏高原。去青海,隻為了去看青海湖。

  
依然是需起個大早。汽車沿著青藏線駛出了西寧。路過湟源縣,倒淌河,一路上掠過的是白楊,貧瘠的土地。到了日月山,就看到了一座座的雪山,此時,天空特別的蔚藍,第一次真正的感受高原的藍天白雲。再一會,遠遠的看到了青海湖。

  
青海湖,蒙語叫“庫口諾爾”,藏語稱“錯溫波”,意思為“藍色的海洋”。
  終於,天邊出現了一抹無邊無際的藍,青海湖,被陽光照耀著,象一顆藍寶石,純淨,安寧。遠處望去,它有三層顏色,第一層是藍紫色,第二層是藍綠色,然後才是看不到邊的寶石藍。

  
汽車繞著青海湖跑了幾個小時,依然看不到邊際。一路上,白色的是成群的羊,黑色的是閑散的犛牛,想起了自己心底曾要當牧女的夢想,便是這樣,一路流浪,一路揮動著手裏的鞭兒,希望有誰能停留在她的帳房。

  


  
抵達鳥島,風很大,也很冷。坐在湖邊的草原上,心很安靜,隻聽到風過的聲音,鳥叫的聲音,時光暫時停留不前。飛鳥略過,不留影蹤,若是來世不能做一棵樹,那就做一隻鳥吧,自由的飛翔。

  
很快,便是歸期。

  
隨著天色的漸暗,我夢中的湖泊,一點一點從我眼中消失.
  
 


  
二,時光流轉,2004年9月,班公錯

  
記得是9月12日。 

  
海拔4300米的阿裏獅泉河。我和一寧(深圳女孩),慢慢適應了高原反應,搭車去看日土縣的聖湖班公錯。

 
  班公錯,海拔4242米,一部分位於西藏阿裏日土縣內,一部分位於境外的克什米爾。不知為何,班公錯在我國境內的部分是淡水,而在境外的部分卻是鹹水,令人迷惑不解。

  
日土號稱一個縣,卻隻有一條街道,從街頭串到街尾,隻需五分鍾。  


  
車慢慢駛過一個彎,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大片藍,令人發指的藍。我心狂跳,深藏在阿裏高原上的班公錯驀然在眼前。

  
遠處是粉藍粉藍,近處卻是深藍深藍,陽光灑下,那種純淨的藍,潔淨的美,一生都不會忘記。

  
湖邊沒有一個遊人,靜靜的,我們都沒有言語,生怕打破了她的寧靜。

  


  
久久徘徊在湖邊,盡情投入湖水的美。時間過得很快。

  
該離開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客運車。我們又開始期望貨車。幸運的是,我們等到了。
  
途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和一寧,還有一個藏民,一個司機,一起坐在駕駛室,被交警攔住,說超載了。司機正不知所措,一寧下車,對藏族交警說,我車上的朋友,那個女孩,高原反應嚴重,我們沒有辦法。善良的司機為了我們的安全,好心搭我們回城,你看能否通融?

  
未料,藏族交警大手一揮,說,好吧,那趕緊回城。別耽誤了時間!

  
善良的交警,美麗的湖水,給我一個完美無缺的回憶。

  
三,時光流轉,2004年9月,隨著藏民去轉湖---瑪旁雍錯

  


  
9月18日,我已在崗仁波齊神山腳下,住了兩個晚上,然而,我感冒了,還很嚴重。看著神山的方向,被一片白茫茫遮蓋著,人們說,神山又下大雪了。我再一次盤點裝備,睡袋不夠暖,羽絨服不夠厚,再加上感冒,思前想後,決定忍痛放棄轉山,前往聖湖。

  
在院子裏轉了幾圈,都是沒有空位的包車。一籌莫展,一輛吉普車開過來,上前詢問,是四個藏民要去轉湖,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可以搭上我嗎?我問。

  
藏民點頭同意,狂喜,趕緊扔上行李跳上車與一寧告別。

  
漸漸離神山遠去,我沒有為不去轉山而懊惱。量力而行、隨遇而安,是我上高原的基本原則。不遠萬裏,來到神山腳下,一睹了它的神聖,已心懷感激。我再一次對神山頂禮膜拜,象藏人一樣滿懷虔誠。這個神聖的世界,是信仰的世界,是修行者的世界,我深深的為它感動與震撼,盡管,我仍與它恍如隔世。

  
雖然放棄轉山,然而,我能去轉湖,又是何等的幸運。很多旅人去轉神山52公裏,而無法去轉聖湖,因為它有95公裏,徒步要四到五天。如今,雖說是坐著車轉湖,也要五個多小時。
  
瑪旁雍錯,即“永恒不敗之湖”。

  
麵積412平方公裏,海拔4580米,在朝聖者心中,她是梵天仙境,是佛祖賜給人類的聖水。印度神教裏,有對聖湖如此的讚頌:“凡是身體觸到瑪旁雍錯的土地,或在它的浪潮中沐浴過的人,將走進勃拉馬的天堂;凡是飲過它的水的人,則將升上濕婆的天宮,並解脫百次輪回的罪孽。”朝聖的人們從四麵八方千裏萬裏趕來,就是為了喝上一口聖水,臨走時還要把聖水帶回去,送給親人。

 
  那抹藍越來越近,湖水很靜,有風,有陽光,瑪尼堆的經藩在風中搖曳,湖邊沒有一個人,原來安靜,是如此的有力量,它輕輕的掀開了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一些溫潤的潮濕的暗香,在心底蔓延,我忍不住淚流。

  
而此時,我又看到了遠處的神山,露出了它所有容顏。崗仁波齊神山,向東南十多公裏便是聖湖,巍巍神山,倒映在綢鍛般的聖湖水中,他們千萬年相依相偎,彼此愛戀,亙古不變。

  
活在世俗裏的戀人們,如果能到神山聖湖來許願,那麽,他們的愛情也一定能永恒而潔淨吧。可,這世上有永恒的愛情嗎?我不渴望永恒,隻要真心的交會,哪怕隻有一刹那,也將是永恒。正如我與聖湖,僅有一麵之緣,可留在心中,無數遍回想,那也是永恒。

  


  
我再一次明白,神山聖湖,在朝聖者眼裏的神聖地位。在神靈飛舞的聖湖之畔,我沐浴在神的聖光之中。我的腦海,變得空白,紅塵俗世離我遠去,我隨著藏民,對著聖湖磕著長頭,我的心,沒有任何的雜念,隻有一片純淨、聖潔。

  轉湖轉到一半,藏民又把車停了下來,說要取聖水煮茶。

  
我明白他們的信仰。我們一起盤著腿,喝著用聖水煮的酥油茶與糌粑。他們說,喝一口聖水就能洗去心靈中的五毒,就能免去一生的罪孽。

  
經過每一個寺廟,我們都要進去朝拜。在佛前磕長頭,在佛前許願。經過最大的瑪尼堆,他們虔誠地獻上哈達,並把哈達灑向聖湖,我在一旁,靜靜的感動著。希望自己也有恒古不變的信仰,因為有信仰,心中才有如此寬廣與寧靜。

  
五個多小時的轉湖結束後,與藏民在巴噶兵站告別。
  
當晚,我在巴噶兵站小招待所住下。 夜裏,一個十幾張藏式小床的大通鋪裏,空蕩蕩的隻有我一個人。屋外的風呼呼的吹著,手機沒有信號。而那個門關了好幾次,都關不嚴實,我的心因為害怕而狂跳。

  
這樣的夜是要一個人獨自勇敢麵對的,我躺在滿是酥油味的床上,胡思亂想,輾轉反側,終於在下半夜時因為累得不行而沉沉睡去。

  


  
四,時光飛逝,2014年3月

  
如今,我過著平凡的生活。

  
有時,看著窗外天空的藍,會與高原的藍比較。零海拔的地區,與三千五百以上的西藏,完全沒有可比性。所幸的是,日本的藍天,盡管沒有高原的廣闊遼遠,卻也清透。

  


  
“有人說,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麵上的一滴眼淚;

  
那麽說,我枕畔的眼淚.就是掛在你心間的一麵湖水。”

  
隻要心中,有一麵湖水,有一片藍。那麽,無論在哪兒,都是一樣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asya-japa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老翁.磕長頭就是將一切交付於五體投地的瞬間.我喜歡那種專注而折磨的感覺.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能在這些聖潔的地方,磕長頭是一種幸福,羨慕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