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年糕團

(2014-04-22 19:03:11) 下一個

年糕
 費淑芬

年糕,顧名思義,是過年吃的糕。以前的確也是要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它的,不像現在任何一個菜場裏都可以買到。

我喜歡吃年糕,也吃過許多年糕,但最忘不了的,莫過於諸暨的手工年糕了。倒不僅是因為它製作精良,用料講究,更使我難以忘懷的是舂年糕時的那種熱烈氣氛。

1952年,我參加民主建政工作組到諸暨農村,正是元旦剛過、春節將臨的時候。當時農民分到土地不久,這年又是個豐收年,所以家家戶戶都在準備殺年豬,舂年糕。

對於農村,我不太陌生,但獨自負責一個村的工作,卻還是第一次。那時年輕膽大,卻也幼稚,隻是懷著一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勇氣和吃苦精神投入工作。哪裏人多就往哪裏去。

舂年糕可以說是一種群眾性活動。他們自動地排好時間次序,誰先誰後都作好準備。而排定的第一家,必須是比較殷實而年糕舂得最多的人家,因為首次舂年糕,人們嘴饞,消耗也是最多的。在舂年糕之前,主人早早地準備好餡子,往往是一缽頭雪菜炒肉絲,一缽頭赤豆細沙;一般人家也就雪菜炒豆腐幹和紅糖。一鹹一甜,由各自喜歡。當地規矩,幫助舂年糕是不供飯食的,就吃年糕團。有時幫忙的人多,竟會吃掉好幾鬥米。

年糕粉剛從蒸籠裏取出來時是熱氣騰騰、鬆鬆的,年紀大牙齒不好的人就喜歡吃這種鬆糕;而青年人卻喜歡吃經過榔頭舂實了、韌韌的年糕團。從案板上摘下一團未成形的年糕,裹上鹹菜或豆沙,就是美美的一大個年糕團。

開始,我不肯接受他們送過來的這種富有風味的食物,青年人就用話激我:“不是說工作同誌和群眾打成一片嘛,怎麽連個糕團也不肯吃呢?是嫌我們髒嗎?”年紀稍大的也就勸說:“這是我們這裏的規矩,不能不吃的。”總之翻了身的農民把對共產黨的熱愛,十分自然地傾注到我這工作組員身上了。

盛情難卻,我也就走一處、吃一處,不知道幾天來吃了多少年糕團。有時實在吃不下了,他們就用箬葉包了塞在我的列寧裝口袋裏,我將它帶回去給房東的孩子享受。

時間過去四十多年了,每次上菜場看見那些年糕,我總會想起那吃年糕團的一幕幕。用錢可以買到年糕,可是卻再也無法買到那熱烈的氣氛了。當年那些舂年糕的朋友們,你們還能記得起那個穿灰布列寧裝的坐在一旁不勞而食的小小工作組員嗎?我一直懷念著你們!你們好嗎?

                              1995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