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蘇州的端午是祭祀伍子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可蘇州的端午卻有所不同,是祭祀早於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
相傳當年正是伍子胥“相土嚐水、象天法地”,構築了蘇州古城。他對蘇州的水利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開挖的。胥江的出現,既避免了吳地的水患,又便利了當地的漕運和灌溉,對當地百姓的生計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後來,夫差賜他自盡,用皮口袋裝著他的屍體扔在了胥江裏。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端午。於是民間盛傳“子胥死、水仙生”。從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吳地端午的重要內容。
“佳節又端陽,祭典胥江。家家裹粽送清香。艾草菖蒲新掛起,美酒三觴。”五月初五不僅是端午節,也是詩人節,約上三五好友,泛舟湖上,烹茶飲酒,吟詩作賦,乃是文人墨客的一件樂事。18日,滄浪詩社的五位年逾七旬的詩人相聚盤門景區,用古韻吟誦起了端午詩句。中華詩詞吟誦學會理事魏嘉瓚介紹,吟誦不同於朗誦,需要有拖腔,好像唱出來的感覺,十分具有音樂美。任何一種吟誦都與當地的方言、戲曲、民歌等相關。目前蘇州吟誦(唐調)已經成了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最美讀書聲”。
端午節掛鍾馗像是吳地特色習俗,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出現。按例端午正日將鍾馗像置於中堂,之後要懸掛一個月左右。其他地區也有掛鍾馗像作為門神,但並非端午時節,也不會掛一整月那麽長的時間。
蘇州人過端午,總要吃頓團圓飯,餐桌上的時令“五黃”可是蘇州特色,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黃酒,再加上莧菜、蠶豆等時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