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

Being an American is not a patent of privilege but an invitation to adventure.
個人資料
龍虎老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公木砸壇:群起而T之 ---淺談微信帶來的群生活

(2016-01-11 18:40:47) 下一個

        也許我們大多數的華人朋友都在用微信,但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微信用戶可能並不記得微信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公眾服務,而又是什麽時候開始融入(或是侵入)我們的生活的,所有的這一切就靜悄悄的,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作為網絡社群服務的一種,從最開始的BBS,ICQ(QQ的前身),到後來的FORUM,Messager等,都是以傳統的電腦為主導的形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手機為主要交流形式的社群網絡在2004到2006年突然出現,其中以FACEBOOK和TWITTER為先導,隨後,又出現了很多種非常流行的社群網絡,如WHATSAPP,SNAPCHAT,LINE,WECHAT等,而根據2015年底的統計的社群網絡活躍用戶數,微信還是排在FACEBOOK(15.5億),WHATSAPP(9億),QQ(8.6億),FACEBOOK Messager (7億)之後,以6.5億居第五位,如果考慮到微信僅僅是在2011年才開始推出的服務,這個數字(1.3億人/年)也是相當的驚人了(當讓,騰訊QQ的巨大用戶積累也是微信可以一夜成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用戶積累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因素)。

 

 

 

        我應該是在2014年9月開始用微信的,當時我的同事已經用了一段時間,每天給我看微信上的各種好玩的東西,但因為我的Blackberry上用微信非常麻煩(很不好用),而且無法用中文輸入,隻好買了個Android Tablet,主要的用途就是每天下班後檢查一下微信,當然很不幸這個Tablet也同時被孩子看上,又開始了一個新的遊戲天地。

 

 

 

        微信帶給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它的通訊的便捷,也不是它的信息的豐富,而是它帶來的人的關聯性,其中不光有諸如朋友,親友,同事之類的強連接,也有諸如歌友,學友,食友等等弱連接,而我們自覺不自覺的就開始過上了一種微信帶來的“群生活”,我稱之為“群起而T之”,這裏的T可以是聊天,就是“群起而聊之”,可以是教育,就是“群起而教之”,也可以是歌舞,就是“群起而歌之”,當然也可以是美食,就是“群起而食之”,可以是養生,就是“群起而醫之”,甚至是省錢,就是“群起而省之”,很多以前用FORUM或是EMAIL,甚至是電話,會議的功能都被微信取代了,簡而言之,微信的確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每個人都享受到一種”帝王級“的生活,早上在暖洋洋的被窩裏就開始審閱各地的”奏折“,做出重要的批示,同時可以和幾個”心腹大臣“交流幾句,順帶安排好一天的日程。

 

 

         因為關注教育的緣故,最近從網上看到有關“獨養”,“散養”,還有最新出現的“群養”的概念,”獨養“特指對獨生子女的無微不至的養育,”散養“指的是基本不過問的自然生長,而“群養”是指一群誌同道合的家長,組織起來,通過交叉輔導,集體活動等多種群體性的活動達到一種取長補短,共同教育為目的的行為。以前,有時因為種種原因,生活的圈子裏或附近沒有誌同道合的家長,怎麽辦,”群養“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感謝微信,讓我們遠程”群養“的概念變成可能,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群,建立起一種相對獨立,而又互相補充的一種家長群體,從而可以”群起而教之“,這種教育理念可能以後會成為一種新的時尚,而它的效果可能在兩三年就可以開始見到,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飛越2003 回複 悄悄話 還可以在電腦上用微信網絡版,若已經注冊微信了
思路高歌 回複 悄悄話 讚!
方一水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jajw 回複 悄悄話 請教一下怎樣在Android Table注冊微信?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