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芒

收藏太陽喜歡的文章, 詩歌, 評論, 故事
正文

對筆名數字化的一點看法

(2005-10-17 19:54:07) 下一個

對筆名數字化的一點看法  691562005-10-16


最近,不知是從那天起,《文化走廊》開始對一些網上的筆名實行數字化。例如,你上了或跟了一個貼子,用的筆名是“我是一個大好人”, 等到貼出來一看,你的名字可能變成了“123123”,或“256256”,或其他數字,但已不再“是一個大好人”了。

自做聰明的小程序可能根據你的IP地址而產生了一個數字做你的筆名,但你自己對此卻毫無選擇。更令人不解的是,不是每位網友都享受同樣的待遇,有許多網友還照用他們的筆名無誤,但你卻再也不能光明磊落地報上名來。對這種區別(discrimination),實在是感到莫名其妙,困惑不解 ,沒弄清到底是為什麽,但是根據種種跡象來看,大半是對注冊的網友和沒注冊的網友所采取的區別對待的措施吧?但願不是出於別的什麽原因。

這種區別對待的確引出一些議論。

開網站實際上就和開商場一樣,不管是買的還是不買的,都歡迎您光臨。有道是:“有錢的您捧個錢場,沒錢的您捧個人場。” 講的就是一個人氣,講的就是一個“火”字。沒聽李敖講嗎 ,過去的商家,看出你不買,也到一杯茶給你。為什麽?講得就是和氣生財,套著感情了。這次不買,下次再來,可能就是一個大買家。 如果鼠目寸光,人家不買就給人家臉子看,分三六九等,潛在的顧客也許就一去不回頭了。當然,你也沒了人氣。

要使山寨興旺發達,就要廣納百方之士,要心胸寬廣,眼光要長遠。要學“山東及時雨”,不要學“白衣秀士”。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網友們來自四麵八方,大多數應該是沒注冊的網友,人們遛到你這裏來,來了就是賞光捧場,一旦人家跟上一貼,說上兩句,你就更應覺得臉上添光彩,覺得是給你聚人氣。 過客們,有的一時興起,靈機一動,有感而發,然後揚長而去;有的或許就變成長客;長了有的也許就在《走廊》上住了下來,注冊了。你怎麽知道這些人裏麵就沒有“魯、郭、茅”,就沒有“巴、老、曹”呢?

現在可好,人們興致一來,不但寫了一篇自得的貼子,還起了一個自得的筆名,但貼出一看,自己的精心起的名字變成了一串數字, 你說有多掃興。不追究還好,細一看, 自己還是異類,別的網友都有筆名,你說,他會是什麽感覺?誰出來也不是找別扭的,結果會怎樣?

實在弄不明白這麽搞是為了什麽?有什麽用呢?

為了加強管理嗎?這裏不是什麽政治軍事論壇,這裏也沒什麽網上交易,不過是一條《文化走廊》,不過是“文人騷客”們拽拽文,掉掉書袋,犯犯酸的地方,要什麽秩序嗎?要言論一致嗎?你又不是共產黨,你怕的什麽?

為了促使人們注冊嗎?這可大大不必,這樣做恐怕反效果大於正效果。要記住:生活告訴我們,我們每每自以為得計的地方,往往是失敗的陷阱。

為了讓那些不注冊,又在《走廊》上上貼、跟貼的網友感到不舒服?認為他們非我族類,讓他們難堪嗎?這是什麽心態,這就更是匪夷所思了。我堅決不願意認為這是一個原因。

再說,你這種方法也沒有任何實際效用呀。對於想幹點兒什麽的人來說,你那程序不堪一破;對那些沒想破你那程序的人來說,他們也根本沒想幹什麽。

你可能說“這是我家地盤兒,誰也沒請你,想走請便!” 或許你有權利說這樣的話,沒有誰 和你抬這個杠。但不是有句話叫“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嗎?

將網友筆名數字化這種做法,用毛澤東主席的湖南湘潭口音講話就是:“你蠢麽!”;用周恩來總理的蘇北加天津加北京加紹興官話的口音講話就是:“荒唐!”

不時到《走廊》上走走,希望它發達,所以想進點兒忠言,但怕逆耳,誠惶誠恐,不知貴版主是否有雅量考慮考慮這個意見,並把這個貼留在欄目上,看看大家有沒有不同的看法,拍拍板兒磚什麽的。


作者: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天津人。還另有名,但這類貼子不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