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3年春訪問中央美術學院

(2020-08-14 15:51:38) 下一個

    2012年早秋至2013年初夏,我們曾在北京短住,期間煩惱甚多,也驚喜連連。2013年三月參觀中央美術學院就是這驚喜之一。

    初到北京,就見到地鐵四號線的站台有個廣告,主題與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有關。當時忙於生活瑣事,沒空關心。後來覺得這肯定早就過期,也不細看。有一天,大約等地鐵的時間長了一些,無聊之下就把廣告上的小字也都仔細讀了一遍,發現這是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師的畫展,到了2013年春天竟尚未閉幕,就決定抽時間去看一看。

    畫展地點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乘地鐵可到,交通方便。當然因為北京極大,從海澱區出發,即便全程有地鐵可坐,單程也花了一個多小時。展廳現場有一本畫冊,專為該畫展而編纂,內容詳實,印刷精美。可惜畫冊隻供訪客現場閱讀,並不售賣。

    我不熱衷拍照,現在翻看當時的照片,隻寥寥數張,倒也正好是印象深刻的幾幅畫。

 

艾中信 《紫禁城殘雪》

 

徐悲鴻的油畫。這幅畫有些眼熟。初中美術課本收錄的一幅徐悲鴻的人體素描,應當與這畫的是同一模特。

 

蕭淑芳《北海溜冰》

 

李宗津《平民食堂》

 

齊振杞 《東單小市》

 

    《北海溜冰》、《平民食堂》、《東單小市》描繪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真實親切。乍一見《紫禁城殘雪》,還以為畫的是布達拉宮,看了說明,才知道是北京故宮。大約當年沒有高樓大廈,綠化也不錯,紫禁城當年比今天更加氣勢恢宏得多。

    當時還有兩個畫展,一個是關於李叔同,一個是一些當代中國畫家的畫展。兩個畫展都不錯。而有機會欣賞到李叔同的畫作,則是意想不到的運氣。

    雖然是以李叔同油畫為主題,整個展覽隻有他的兩幅畫作《半裸女像》和《李叔同自畫像》。

    2010年前後,中央美術學院發現了一幅來曆不明且不知名的破舊油畫。經研究,才發現這竟然是李叔同的畫!這幅名為《女》的油畫大約創作於1909年,最早發表於1920年的《美育》第一期。《女》先後被夏丏尊、葉聖陶收藏。1959年葉聖陶將該畫交給中央美術學院。

展出的是經過修複的原畫,現名《半裸女像》。

 

    李叔同曾留學東京美術學校。該校不僅要求學生畢業前交一幅自畫像,並且十分盡責地妥善保管這些畫像。為了這次畫展,東京美術學校將那個時期(忘了具體起止年份)的中國留學生,包括李書同的自畫像,借與中央美院,與《半裸女像》一並展出。印象中見到的學生自畫像有百來幅之多,可見當年留洋學美術的人還不少。

    李叔同在這幅自畫像中顯得有些憂傷。他文化修養深厚,極富創造力,在許多領域都取得傑出成就,為中國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奈何精神痛苦,難以解脫。他的困境,從這幅畫也可稍見端倪。

    

    畫展還提供了一些李叔同的生平介紹、圖片、書法作品。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看到的書法作品都是複製的。

    李叔同雖然在繪畫上有相當的成就,但是他的油畫大多遺失。現在明確存世的隻有這次看到的兩幅。傳說還有一幅《花卉》流傳到東南亞,但那是怎樣的一幅畫,現存何處,甚至於究竟還有沒有這幅畫,都沒搞清楚。

    離開美術館前,在小賣部買了一本吳冠中的畫冊,算作紀念。接著去美院學生食堂吃頓價廉物美的石鍋飯。飯後隨便轉轉,徐悲鴻像的附近有一所大廳,內放各種石膏像,估計是供學生練習素描之用。校園布局、建築風格統一和諧。所見種種,莫不讓人對這所學校心生喜愛。

 

徐悲鴻像

 

2020年五月初稿,八月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