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去波士頓唱黃河(三)----彩排和演出

(2015-11-12 18:48:35) 下一個

  在體育館入口處,見到我們合唱團的領導,他把演員票發給我們(出示演員票才可進入體育館)。領導表揚我們準時,我們感謝領導辛苦,寒暄一番,大家樂嗬嗬地進了演員室。演員室很大,也很擁擠。已給各合唱團劃好區域,我們找到自己的地盤,見到渥太華的團友。因為隨時會開始彩排,就趕緊拿出三明治來吃,也沒空跟大夥聊天。

  不一會,就見女生紛紛往外走,我趕忙跟上。要出體育館的門,再從另一個門進,方能到演員席上。因為這次演出規模龐大,演員就有一千多個,觀眾好幾千,一般的音樂廳都沒有這麽大的容量,所以租了體育館。

  體育館呈橢圓形,中間低,是比賽場地;周邊一層層台階,是觀眾座位。台階被分成許多區域,區域之間有走廊,方便觀眾進出。往上走,出了觀眾區,是寬闊的走廊,走廊繞場整整一周。與觀眾區相對,走廊另一邊是些服務設施,有快餐部、飲水機、售貨機、衛生間,這些服務設施也是繞場整整一周,隔一段就能有一個衛生間。體育館設計相當合理,給觀眾方便。

  橢圓形一端的觀眾座位,就安排給合唱隊員,作為演員席位。上半場是一些歌舞節目,我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下半場是大合唱,我們還在自己的座位上,隻是要站起來唱。在緊貼演員席位的比賽低地上,搭了一個大舞台,與最低階的演員席位差不多高。歌舞節目就在這個舞台上表演,等到大合唱時,指揮、樂隊、領唱、對唱、朗誦也都在這個舞台上。搭了這個舞台,比賽場地還空出大部分,就整整齊齊地放著折疊椅,作為觀眾座位。

  緊鄰演員席位的觀眾區因為離合唱隊員太近了,所以特意空著,沒有賣這些區域的座位。正對演員席位的觀眾區,也專門空著,供專業拍照、錄像的人員使用。我們一回到渥太華,網上就有演出錄像了。有些朋友十分細心,從錄像上注意到這些空位,就以為這次演出的票房不好。這是誤解,這次演出是幾乎滿座的,連臨時添加的折疊椅上也坐滿了觀眾。

  且說我走到演員席上,在女低音區找了個位置坐下。不一會,愛人也帶著兒子女兒進來了。愛人就去男高音區找座位,我把孩子們帶到女低音旁邊的觀眾座位上,安排他們坐下,又回到原來的座位上待命。

  這時候喬萬鈞老師來指揮大家排隊形。喬老師是北美許多合唱團的指揮和指導老師,也是這場千人大合唱的指揮。他藝術造詣極高,又工作勤奮、幽默風趣、待人寬厚,深受唱友們的敬愛。受他指導,門外漢得以窺見音樂的美妙,已有音樂修養的人能夠進一步提高。真是不可多得的良師!

   喬老師讓大家站起來,看一看,就開始調整隊員的位置。這一調整就整了一個多鍾頭!當然,考慮到是一千個人在排隊形,這已經是很有效率的了。喬老師在下麵的台子上,一手拿著話筒,一手指著演員席,經常說:“你們幾個,到那邊去!…… 就是你們!不是別人!"  說實話,這整隊形實在無趣。

  等到終於調整好,喬老師說了一番振奮人心的話勉勵大家。然後說:“來,大家練練聲。”我看了一下時間,離表演隻有三個小時了,還有時間練聲嗎?正犯嘀咕,喬老師帶大家開始練聲了,先是簡單的單音“mi!" "ma!", 然後是音階與和聲。大家一開口,這時才第一次感受到千人合唱的氣勢:眾口一聲時震動整個體育館,聲聞於天;不同聲部和聲時產生共鳴,聲音更加和諧悅耳!這一千來自北美各地,絕大部分原本素不相識的團員們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的融合成了一個和諧的團體。不得不佩服喬老師,看似簡單的練聲,絕不是浪費時間。練聲不隻是表演前的練習,它讓人專注、自信和振奮;它更讓人感到融入了音樂時,心靈的感動和歸屬。

  練聲之後,樂隊的演員也到齊了。樂隊近兩百人,有小提琴、大提琴、豎琴、各種號等等,是個交響樂隊。隊員都很年輕,大多是華人,有少量國際友人,我猜想這個樂隊是為大合唱臨時組建的。樂隊、合唱、領唱、對唱、朗誦都開始合作彩排。感謝喬老師一年來在北美大陸的輾轉奔波,雖然我們之間不熟悉,但是喬老師了解每一個團隊,大家都對喬老師也十分熟悉和信賴。這一千多人,每個人就象一個零件,在喬老師的指揮棒下很快在輕巧的磨合碰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組成了一部精細複雜的美妙樂器,奏出了動人心魄的樂章!

  值得一提的是,唱《河邊對口曲》的兩位演員,都是我們合唱團的。雖然他們倆是業餘歌手,但是唱得非常好,歌聲嘹亮、寬闊。喬老師曾在渥太華表揚他們,說他們一點不比專業歌手差,這次又讓他們在波士頓對唱,我們整個合唱團都覺得十分光榮。

  彩排到六點鍾以後才結束。我們回到演員室,為孩子們領了觀眾票。(演員家屬的票有優惠,每張十美元,比正常票價便宜一半,我們已在渥太華付錢,此時從領導那兒領票即可)。匆匆回到表演場地,此時體育館的食品部都已營業,我們買了pizza,每人急急忙忙啃了一塊,吃完就已經是七點半了,這是演出應當開始的時間,但是不知什麽原因,演出事實上八點鍾才開始。十點半以後演出方結束,待離開體育館停車場,已是十一點。夜間看不清楚路,等轉回到旅館,已是十二點左右。我們下午兩點半就進體育館,這麽長的時間裏,真正看節目的時間隻有兩個小時,對孩子們來說,這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過得無聊疲倦。為了讓爸爸媽媽參加喜歡的文化活動,兒子女兒都十分忍耐,演出結束後,見我們唱得高興,他們也很快活。

  大合唱是在下半場,上半場是專業歌舞演員表演的節目。我們就一邊看演出,一邊慢慢地吃一顆潤喉糖。上半場演出很順利,中場休息時,我去看了一下孩子,囑咐一番,在下半場開始前和愛人都回到合唱的位置上。當時已經過了九點半,一天都很辛苦,這時候難免有點困。

  哪知一回到演員座位,立即睡意全消。此時燈光全部打給演員,我完全看不到觀眾。主持人請出指揮,台上台下掌聲雷動。然後按指揮的意思,合唱隊員站起來,樂手也各就各位,氣氛肅穆,我也進入全神貫注、精神抖擻的狀態。聽著音樂,看著指揮,跟著指揮的一個手勢,我情不自禁地喊出“咳呦!--”我喊得很大聲,但這聲音一開始就融入合唱,我聽不見自己的聲音,隻聽到眾人一起唱的聲音!仿佛江河裏的一滴水,隻能看見江河而不見這一滴水。

  這頭開得好,後麵也就唱得順利、痛快。我沒在大河裏劃過船,卻仿佛在黃河的洶湧波浪中與隊友同舟共濟。我正在北美查爾斯河畔,卻仿佛見到祖國的壯麗山河。我一直生活在和平環境,卻仿佛見到侵略者的鐵蹄暴行。我沒有騎過馬,沒有當過兵,卻仿佛成了馳騁在黃河兩岸的戰士,唱著勝利的歌聲,預言新中國的誕生!

  作為一個千人大合唱的合唱隊員,我是極其微不足道的,自己都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但是唱歌的時候,竟覺得自己完全是中心。指揮、樂隊、獨唱、對唱、隊友、燈光、整個體育館的環境都在幫助我掌握節奏、把握感情、沉入意境,讓我唱得這麽投入,精、氣、神集聚,縱情享受心底發出的感動和快樂!

(圖片來自團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