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眾望所歸,閃亮登場,渥太華黃河大合唱

(2015-09-27 21:21:59) 下一個

9月26日晚,渥太華《黃河大合唱》圓滿成功!除了渥太華本地的幾個合唱團,海南的一個合唱團也來參加,演員有兩百多人。當時,指揮、伴奏、獨唱、合唱的狀態和配合都達到最佳。現場氣氛也空前熱烈。

一二樂章

第三到第八樂章

 

唱到《保衛黃河》和《怒吼吧,黃河》兩個部分,真心感受到勝利就在眼前時的滿懷信心。這部作品誕生於1939年,抗日戰爭還正在艱苦階段,離勝利還有六年時間,前輩們就已經預見了勝利,真是有勇氣就會有信心,就會有勝利!這台晚會叫做《勝利之聲》,勝利二字,十分常見,原本以為就是說抗戰勝利的意思,及至最近,方理解是說我們唱的是勝利的歌聲!

晚會的指揮是喬萬鈞老師,他對《黃河大合唱》有深刻的理解,又把他的感悟傳遞給我們,帶領我們去演繹這部偉大的作品。據喬老師講,歐洲古典音樂的時代過去以後,不曾有比《黃河大合唱》更好的合唱作品。說得直白些,《黃河》是一百多年來全世界最好的合唱。我為此深感自豪和鼓舞!藝術是與經濟、政治密切聯係,這勝利的聲音,也是預言中華民族的再次崛起。

即便是業餘的合唱團,也分兩種,一種是走精英路線,一種是走群眾路線。走精英路線的,報名的唱友都得經過考核方可進,即便在音色、音量上沒有要求,起碼也要求唱得準。進去以後,訓練較正規,進步也會比較快。這樣的合唱團裏的都是精英,不是精英進不去。走群眾路線的,門檻低,隻要願意唱,就可加入,一般說來,學習的時候要求比較低,進步也比較小。群眾路線合唱團裏,也會有些精英。或是圖路近,或是練歌的時間於他們最方便,或是陪親友的原因,他們願意放棄精英團,而留在群眾團。

我現在的合唱團就是走群眾路線的,不少團員象我一樣缺乏天資,又有一些團員極有天賦。這些水平不一的人跟著喬老師學習,都十分快樂,每個人都取得了自己覺得可喜的進步。喬老師是十分了解我們的情況的。喬老師藝術造詣極高,高到我完全不知道有多高。有一次,喬老師希望我們唱歌再認真一些,曾開玩笑,說“我理解你們,正如你們不理解我!”這句話其實是總結得很符合實際情況的。

因喬老師住在波士頓,每月隻能來一次渥太華,我們平常就跟嚴老師練唱。演出的時候,嚴老師是男低音合唱隊員。平時練唱的時候,嚴老師可以指揮,可以唱男高音,可以唱男低音,可以彈鋼琴。嚴老師對合唱團貢獻也極大。我剛開始以為嚴老師退休前是音樂教師或是在歌舞團之類的單位工作,後來才知道嚴老師是法律係教授,音樂隻是業餘愛好而已,真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