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紐約2015年春假遊記(三)

(2015-05-04 19:52:32) 下一個

                周三上午我們就去 Madison Park 旁邊的數學博物館(momath.org)。這是網上推薦的紐約top kids museums 之一。我們原來也沒聽說過,但是兒子指明一定要去。愛人和孩子們進去玩,我在附近找了個圖書館呆著。紐約的圖書館是辦得不錯的,都在街上,門外挑著一麵黃色的、有獅子圖案的旗。所以走在街上,看到這一麵旗,有時間的話,就可以進去歇歇腳。不論外麵如何擁擠雜亂,一進圖書館,立即安靜整潔了。即便沒有紐約圖書館借書證,也可請館員給一個臨時號碼上網。

                過了中午,我就回數學博物館與家人會合,然後坐地鐵去百老匯看戲。他們在博物館玩得很興奮,很想再多玩一會,可惜戲很快就會開演,不得不立即離開,午飯也顧不上吃。

                到了Shubert Theatre, 排隊入戲院。隊並不長, 但因風大天冷,大家都想快點進去,於是就有年輕美眉硬擠進來插隊,頂到前麵的老頭,老頭十分氣憤,拿胳膊肘捅後麵。沒捅著插隊的美眉,卻把別人捅著了。於是被捅著的人又氣又怒,大聲抗議。在這一片混亂中,終於進了戲院,暖和了,大家恢複文明,繼續前進。我們的座位在樓上,就繼續上樓梯。突然聽到樓下一連串尖叫,不知出了什麽事,正驚惶之際,忽見幾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們一邊鬼哭狼嚎,一邊往上衝,見到塊頭比自己大的人就繞過去,見到比自己矮小的小孩,就推人家一把衝過去!

                在北美住了十幾年,知道主流社會的不文明不禮貌的人也很多,但看戲這等混亂還是第一次見識。劇院又小又舊,也沒有專門供觀眾休憩的區域,飲料、零食就在觀眾席後邊賣,品質低端,價格高端,觀眾也就在座位上吃吃喝喝。

                Matilda 應當是很不錯的,是根據一個經典兒童小說改編的,我們兩個孩子都讀過這本書,所以他們看show的時候都很投入。但對我來說,聽英語,如果不認真聽,就肯定聽不懂。這是一出兒童劇,我沒什麽興趣,又連日奔波,晚上睡不好,看戲的時候,難免處在休息狀態。鼓掌比別人慢一拍,笑得比別人晚一秒,自以為做了好觀眾。哪知幕間休息時,女兒突然問我是不是不喜歡這出戲,在這很無聊。我有些尷尬,說這出戲還是不錯的,隻是不能全部理解,所以不能象她那樣喜歡,但在這看戲,還是愉快的。女兒聽了,方顯出放心的樣子。雖然沒有太看懂,但是劇中的小演員們的表演都十分專業,整個表演,包括燈光、舞台布景、音樂都非常流暢。

其實若是喜歡看戲,在家門口看看就行了,到百老匯來看,隻是感受一下百老匯的氣氛。百老匯,和時代廣場一樣,曾經輝煌,現在都沒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