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tiantianlu0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焦慮的教育,破解何在?

(2018-02-28 14:53:36) 下一個
焦慮的教育

        十年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說法開始從國內興起,這個由中國特有的獨生子女現象誘發的教育焦慮,立即席卷了全球華人社區。然而在北美的主流社會中,類似的教育焦慮也不相上下。一位有斯坦福,哈佛教育背景,在斯坦福負責新生管理工作的媽媽朱莉,在孩子出生從醫院回到家的當天晚上,就上網為自己的新生兒填寫了一份斯坦福教工幼兒園的申請表,為的是保證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可以排隊進入這家競爭激烈的頂級幼兒園。

        Julie Lythcott-Haims在她2015的《如何養育一個成人:掙脫過度育兒的陷阱,裝備你的孩子走向成功》一書中毫不隱諱地坦白了自己十幾年前的這樁糗事。作為斯坦福新生教務長,朱莉在工作中目睹了在這所世界頂級名校中,在焦慮的父母過度養育中長大的一代焦慮的年輕人所麵臨的種種問題;從自己做為父母的日常體驗中,她更深刻地體會到過度焦慮的社會,教育體係對家長和孩子們的負麵影響。朱莉2015年11月的Ted Talk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kids – without over-parenting”把她對過度育兒陷阱的研究,對策推到了公眾視野中,這個演講至今已有三百多萬人觀看。

華人家長焦慮的源頭

        在北美的華人社區裏,家長麵臨的焦慮主要來自兩個源頭,一是從傳統家庭到現代家庭的轉型。在中國,我生長於一個多子女的大家庭,年幼的時候父母去抓革命促生產,家裏還有年邁的外婆幫助打理,有急難之事時,姨媽家,舅舅家都會伸出援手,更不要提同個大院的鄰裏。我兒時的才藝,比如鉤花,刺繡,打羽毛球等等,都是跟院裏的孩子學會的,姐姐的英文打字也是跟鄰居伯伯學的。 來到美國成家立業之後,這種傳統的支撐係統完全消失了。缺乏長輩和親友團的支持,鬆散的華人社區,逼得我們不得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核心家庭”。  凡事必須親曆親為。這樣的經曆,把在中國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我們都一個個訓練成了“汗滴們”和“超級女人”。

        來自“獨立核心家庭”的挑戰隻是這個轉型的一部分, 另外一半來自職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 對北美的華人女性來說,“超級女人”的標簽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是職業女性/全職媽媽,妻子,姐妹,司機,廚師,管家, 園丁,教練,學業輔導員,心理輔導員….不光在職場上要能拳打腳踢,在家還要溫良恭儉順。家庭之外,還要參與社區和公益活動, 中文學校,校委會。。。別忘了, 在這些之外最好還能保持“凍齡美貌” 和”模特身材“。最糟糕的是,我們甚至自以為Do It All是可能的。這些傳統期望值和多重角色的轉換,何嚐不是壓力與焦慮的滋生處。

        第二個源頭就是文化轉型的挑戰。 北美的新移民家庭,大部分對美國的教育體係,特別是K-12體係非常陌生。女兒進小學,我才第一次踏入小學大門,來到她的教室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完全不適應這種“樂園”式的學習環境。 在北美養育孩子,大部分家長都經曆了很多和國內教育體係完全不同的第一次: 家長會,班級Party, 運動會,募捐,班媽,作業要求,手工,學校資源,選課,課外活動,體育隊….;這樣環境裏成長的孩子和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曆完全不一樣,價值認同也截然不同。記得女兒二年級時有一次問她班裏誰的數學比較好,遭到女兒鄙視,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媽媽不應該問這樣的問題!” 這種價值觀的差異隨著孩子的長大越來越明顯,以至於油管上亞裔孩子製作的以打趣亞洲家長價值觀為題材的視頻比比皆是。很多家庭在孩子去上大學之後就完全失去了和孩子實質性的交流。 家長不懂,也不能理解孩子的經曆, 在孩子的心理,情感和學業經曆困難時不知如何幫助孩子。


家庭教育的幾種模式

        朱莉在《如何養育一個成人》書中,梳理了幾種典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涵蓋了我們熟悉的”羊媽“, “虎媽”之間的廣大光譜。大家不妨來對號入座。

              權威型 – 對孩子高要求,提供幫助,和孩子有交流渠道;

              疏忽型 – 不關心孩子的需求,不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放任型 --  缺乏規矩,避免與孩子發生衝突;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界限感, 缺乏自律和社交技能;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動力;

             專製型 – 對孩子高要求,但缺少交流;

             直升機型  - Overparenting,過度控製孩子的日程, 過度課外活動, 過度讚揚, 互相攀比。

        朱莉對直升機型育兒的危害有很深入的研究。歸結起來,在直升機型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 常常心理受損, 有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問題; 容易成為變為“學習藥”上癮者。 家長的過度參與也會損害孩子們的成長,就業前景;而家長自身也是受害者,不但婚姻為子女教育讓路,攀比的副作用最後導致自我的迷失。

        直升機型育兒不光是在亞裔社區中盛行,更是中產社會的產物。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把自己在職場的技能用於養育孩子, 最大優化對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產出,為他們設計一條error-proof的成長路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育成了“軍備競賽”。上什麽補習班,選多少AP課,參加什麽課外活動,去什麽夏令營,參加什麽競賽….,孩子的生活完全變成了家長管理的一個portfolio。在這種高效能的管理下,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自己掌控自己活動的能力,不奇怪當他們進中學後,開始建立自我身份時, 這樣的管理方式就轉換成了難以逃脫的外在壓力。在我們這個排名全美前茅的宜居城市裏,幾周前有一個學區家長公益組織舉辦的青少年壓力和焦慮講座,學區的大會議室竟然來了500多家長,很多人站著聽完講座,讓人驚掉了下巴。與會的一位醫生尖銳地指出,很多孩子的焦慮來自家庭,家長在自己的言行中不知不覺把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他的建議,家長需要自己先醫治自己,在家裏為孩子示範良好的情緒管理。

破解何在?

        在朱莉眼裏,成功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健康的心態,未來所需的技能和全麵的健康,最關鍵的是擁有自我的效能(Self Efficacy),一種自我策劃,自我管理,自我執行和承擔後果的能力。 她開出的藥方隻有兩味藥:家務和家長無條件的愛。根據哈佛醫學院曆時80年的Grant研究表明,事業成功來自兒時做家務的程度,孩子越早學習做家務,越能培養出一種腳踏實地,不畏困難,樂於助人的性格。Grant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來自家人,朋友的愛是快樂人生的秘訣。朱莉建議,愛你的孩子,無論他們是野花,還是無知的物種,不要把他們當作盆景來修剪。

        對我來說,朱莉的藥方還需要幾味中式藥材。早在春秋時代,中國的先哲就領悟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真諦。前者強調教育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進入大學隻是一個人漫漫人生的一個小站,而不是教育的終點。後者把Self Efficacy教育原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漁人”,家長們自己先要有授漁的能力。自我提升,終生學習。在示範和帶領中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個體。對時下焦慮教育大環境下的父母來說,重塑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是走出這個怪圈的第一步。當失敗不再是家長的恐懼時,孩子也不會懼怕失敗,他們會更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專注於學習的結果。關注自我,堅持初心,不攀比是漫長的修行。也許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羊媽和虎媽之間的“Sweet Spot”,破解教育焦慮的魔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tiantianlu0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osaline' 的評論 : 讚同你的結論!
RWT-BeMore 回複 悄悄話 讚一個的符號變成了問號。
為你的好文點讚!
RWT-BeMore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因中西文化思想差異,亞裔家長確實更焦慮些。不過孩子們比較開朗,油管上打趣的多帶著善意和包容。
花老虎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讚一個!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尤其是懂得“聰明得像外星人”的朋友們的痛苦,憂鬱和渴望平凡,孩子的心態慢慢成熟了。生活除了學業,還有結婚和家庭,柴米油鹽。

我認識一個朋友,年輕時聰明過人,初中畢業文化,77年考了中國的大藤,又是第一批研究生,意味著沒有讀完大學。“64” 前在美國讀了博士,如今真的平平凡凡,沒什麽。人怕的是自以為是。

人的成功在於一生的不懈努力。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在認識我的朋友中,包括我的那些美國“成功人士”朋友們,我也許是一個大家公認的好母親。其實我的小孩是五歲後才開始認真讀書的。剛出生一個月時,我欣喜地開始試他們對味覺,顏色和形體的反應。不到一歲開始,我與他們一起在路邊玩泥巴,扯小草,問為什麽有的小花是藍的, 粉紅的,黃的,看小草根的樣子。 兩歲時開始他們喜歡去我的實驗室玩顯微鏡,看細胞。 我每周至少帶小孩去兩次圖書館的兒童部,玩幾個小時。我給他們讀書,講故事。我說,你們去認字讀書嗎?小孩看著我,“I am a baby, and baby doesn't need to study." OK. 小孩讀一年級時,開始讀書,我耐心地教他們牢牢記住乘法表,他們愛去圖書館。我的任務基本完成了。小孩在七年級時, ACT幾乎滿分,九年級時將50 多萬字的小說放在網上,開始學習微積分。小孩在那著名私高畢業時告訴我,幾個朋友們聰明的像外星人,使自己認識到 比自己聰明能幹的人太多,應該甘於平凡,做好自己的事。並且說,很幸運,這些是很多人在大學藤校才慢慢懂的,自己在高中時悟出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