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tiantianlu0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父母的配備

(2014-03-14 10:40:20) 下一個

昨天講了幾句題外話,提到龍應台認為的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基本配備”。 她提到這幾個方麵:思辨的能力,知識的建立,行動的能力,品格的培養,核心價值的永恒。作為第一代的移民父母,我們在幫助孩子知識的建立上綽綽有餘,但是在思辨的能力和核心價值上麵往往有所欠缺,歸結起來和我們與自己的成長,教育背景的局限有關。當孩子們涉獵到我們不熟悉的領域時,我們常常喜歡用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來衡量他們。父母和子女之間教育和知識結構的差異往往造成了兩者之間溝通的困難,如果父母堅持自己的思維模式,試圖改變或是幹涉孩子的探索,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局限變成了孩子的局限。 如何做好一個受美式教育長大的孩子的父母,我們自己需要怎樣的配備,是我感興趣和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們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在各個階段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我一直覺得與時共進,與子女共進,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我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一個高中孩子對哲學問題感興趣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緊張,孩子是不是掉進了怪圈?或是輕看孩子的探索,小孩幼稚無知。。。對這位擔憂的母親,我的回答是不要擔心,該為他高興。因為他思考的問題都是古代先賢所思考的問題,從亞裏斯多德,柏拉圖到笛卡爾,對靈與體的探討一直是哲學裏麵最深奧的討論,我們今天的理性主義也源自對這個問題的討論。10年級的孩子對這樣的問題有興趣應該得到鼓勵。你所需要做的是讓他了解這個問題背後的深厚哲學傳統,以及這個傳統對今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影響。可以從“黑客帝國”這個電影開始,這個電影是近年來流行文化對靈與體的一個最出色的詮釋,U of Arizona's David Chalmers寫過一篇"The Matrix as Metaphysics"很有意思。 另外斯坦福大學有一個哲學網站,platos.Stanford.edu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10年級的孩子需要的是開闊眼界,對哲學問題的思考是最好的mental gymnastics. 認識一個橫掃大藤的孩子,在他的申請作文中寫的就是自己對個體存在的哲學思考。他讀的雜書,Aurelius的沉思錄,蒙恬隨筆和薩特的東西讓他顯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領悟。

我們在探討如何讓小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除了數理之外,還需要人文的修養和積累,因為這正是是其他移民族群後代所缺乏的,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在這方麵勝出,他們的競爭力就很難被忽視了。在培養孩子就有這些“基本配備”的同時,父母也需要很多的功課來裝備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羽衣飛飛 回複 悄悄話 過來踩個腳印,以後博客要常來拜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