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走隨拍我的北京(二、北大)

(2017-11-18 19:51:17) 下一個

  回國一趟不易,盡量陪我家老爺子到處走走。這天天好,我們決定去北大逛一圈。

名校的門是越來越難進了。考生難進,把藤校當作景區或聖堂來參觀或膜拜的遊客也難進。

  我家老爺子從十七歲進京入北大,一輩子就沒離開過。如今八十好幾,每次進校門,還都規規矩矩照章辦事——出示證件,然後等著小保安點頭放行。

  老爺子一直非常尊敬地稱呼保安為“警衛”,我糾正他說,“您這不是中共中央辦公廳,這兒級別不夠配備警衛團,隻有小保安。”當了一輩子老九,還是“臭”的,習慣了總是把自己排在最後;看見穿製服的,就覺得是代表政府的,走路碰上了要讓著點。

  老爺子有幾次去學校,正要掏出證件,碰上某個長了眼的保安,“啪”的一聲來了個立正敬禮,倒把他驚嚇了,回來自嘲說,“一輩子當慣了‘老九'、‘奴才’,隻會向人畢恭畢敬啊!從未想過退休多年,竟還會接受這禮儀啦! 瞧這世道!”

    托他老人家的福,作為陪同家屬,我不需要去東門排隊刷身份證,隨便挑一個門都可以進。看著隻能在門口拍照留念的閑雜人等,想到我當初考上北大的中學同學如今都望門興歎,心裏這優越感真是杠杠的。真可惜北大沒有類似哈佛的“金左腳”可以摸摸,要不然帶點“好運”出校園也算沒白來一趟。

  從西門走到大飯廳,發現三角地竟然沒有了。“地”當然還在,但隻是一個普通的丁字路口了。昔日輝煌的唯一痕跡是已經被“整理清空”,等待拆除的海報欄。銀行、郵局、咖啡館、理發館全都不見了。

  校園的生活服務設施很多都轉到了附近的地下,或者分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民主牆”不在了,不知蔡元培校長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會掉進未名湖還是頂在博雅塔尖?或者湖和塔因為失去了精神的載體,也備感自己是孤獨而空虛的存在?

   北大最令我感到驚豔的是食堂。北大食堂之多,菜品之豐富,一定堪稱世界大學之最。不誇張地說,每個食堂都是小型美食廣場;全部十個食堂集中起來,就是一條美食街。如果可能,我願意天天吃食堂,不需要自己煙熏火燎,也不需要按圖索驥,滿大街去找某家推薦餐廳。可惜這個強項沒有作為校方對外宣傳的重點,明顯低估了美食對國際生的吸引力。可憐的孩子們, 從北大畢業後再去留學,還忍受得了其他國家飲食的單調嗎?

  聽說,為了更好地實現“飯來張口”的理想,有些學生竟然在宿舍點自己校內食堂的外賣!

校園新型代步工具。

   教學樓前大片的共享單車。這個新興事物才出現一年多,就已經開始有公司接二連三地倒閉了。第一家宣布倒閉“悟空單車”的創始人曾經在北大做過保安。說起北大保安,外界曾經驚歎他們“成群逆襲”,因為過去二十年,曾經有五百名保安考學深造。不知這位“單車”算不算北大保安“成群逆襲”的人物之一。

 

相關博客文章

隨走隨拍我的北京(一、內環)

一個保安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xincaige 回複 悄悄話 老鄉。俺也是住北大的,北大是俺從小長大的村莊,三角地附近就是老房子。北大比清華秀氣。
方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生活服務設施很多都轉到了附近的地下“,是個好消息。之前校園看上去有點雜亂。希望他們也控製一下機動車。學生食堂真的很不錯。
Bounty 回複 悄悄話 還是覺得清華校園美。從小住北大附近,去的次數很少。
日晨 回複 悄悄話 八月份剛回過母校。還好保安很照顧,說是校友便沒看證件就擋住如海如潮的人群,讓我進去了。校園除了西門附近,都已經變得不太認識了。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還好,大多數地方還認識,三角地不認識了。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上課最怕老師下課晚, 晚了, 食堂擠得像夏天的遊泳池。校慶的時候校園最美。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