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芳草的博客

  分享經曆  抒發見解
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的養車費用與北京治堵(轉載)

(2013-08-29 16:42:51) 下一個

1,在日本養車的費用

    在日本,擁有一輛車和一個房子,並列為人生最大的兩項開銷。

    在一般人概念裏,車子和房子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價錢對吧。但是根據日本人的算法,這兩個大約差不多。買一個房子需要多少錢呢,大約是3000萬日元(230萬人民幣左右)。這是普通城市普通地段的“一戶建”的價格,就是蠟筆小新家的那種房子,獨門獨院連房子帶地,大約是這個價錢。

    養一輛車大約也是這個價錢。

    購車費:平均車價按200萬日元計算(15—16萬元)。這筆錢如果按貸款來買,分60期(5年),每個月還貸是3萬5千日元,一年是42萬;

    停車位:大約1個月1萬,1年是12萬(如果是大城市的繁華區,這個費用可能高達30、40萬以上);

    汽車稅:3萬4500/年;

    車檢費:7萬5000/年;

    保險:5萬/年;

    這是買完車以後,不管開不開出去,都要繳納的費用。如果開出去,就有油費,停車費,高速公路費,車子的維修保養等:平均按17萬6千日元/年計算。

    這樣,一輛車子,連貸款購車費、使用費等等,每年需要的費用是80萬日元(6萬人民幣)。

    然後有一個前提要注意,買完一輛車以後是不可能用一輩子的。所以如果要保證這一輩子都有車開,就要過幾年就買一輛新車。在日本,這個“過幾年”,平均指的是5年。5年之後把舊車賣掉換個新車。但是一輛5年車齡的舊車(普通的家用車),基本上是賣不出價錢的,就當是直接報廢好了。

    所以整體算下來,如果在日本,這一輩子都一直要擁有一輛私家車的話,相當於每年都要花掉80萬日元。

    日本人的收入雖然高,但是這80萬也不是個小錢。所以花這個錢之前,很多日本人都會反複問一下自己:要不要花這個錢。也就是說,買車圖什麽?

2,不買車的日本人

    趕在四十年前,在日本買個車,是很拉風很有麵子的事情,那個時候的日本還屬於資本主義初級階段,能夠擁有一輛車無論是國產的豐田還是進口的奔馳,都是能顯示自己的財力和地位的。

    但是到了現在的階段,雖說買奔馳仍然是有麵子的,但是買輛一兩百萬日元的國產車,隻能證明自己是個普通的日本人而己,就是俗話說的,開輛日本車,跟鄰居打個招呼可以,但是絕對是不好意思跟別人拽的。

    買車的麵子問題不考慮以後,就要考慮實用價值的問題了。結果答案是不實用。至少在城市地區不實用。

    在日本的大城市,例如東京大阪這樣的城市內,無論處在市區內的哪個位置,走路10分鍾以內必定有一個車站,電車(相當於城鐵)或者地鐵,準點準時。如果真需要用車的時候,不妨租個車,早上去把車開走,辦完事以後下午把車送回去,按小時收費,什麽手續什麽費用,非常的便宜方便。

    即使在中小城市,雖然公共交通沒有東京大阪這麽方便,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城鐵地鐵之後,再打個出租車。例如先打車去最近的車站,然後再乘坐公共交通,這樣也很便捷,同時這種費用也要比自己保有一輛車的費用要低。

    唯一不能離開車的地方,隻在農村地區。

    所以有時候經常能看到國內有介紹日本農村地區生活的文章,總是“驚歎”日本一個農家都擁有兩輛、三輛車,是不是過分富裕了。其實大可不必這麽吃驚,如果去日本的城市家庭訪一訪,汽車的平均保有量反倒不如農村地區。因為在農村的公共交通不發達,所以買輛車反倒成了必須品,開個車去地裏幹活也是很正常的。

    好了,回過頭來說日本的城市。在城市買個車、養個車,費用是很高的,而買個車,既沒有精神需要,也沒有實用需要,反倒買了車以後還老要保養、維修,牽扯精力;出門還要費力找停車位,費力不討好。

    一氣之下,就有很多日本人索性一跺腳,不買個球了。

    所以現在日本汽車市場的中堅力量是農村和小城市,在大城市買車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日本的年輕人。日本的中老年人,多少都是經曆過日本高速發展時期,都在年輕時代有過“買輛私家車”這種夢想的;而日本的年輕人就越來越沒這種遠大理想了,出門走兩步就有個車站,既不堵車,還準時準點,省時省力,比自己開車要強很多。萬一出個遠門辦事,或者去郊個遊之類,非常方便地租輛車就可以了。

    (注:日本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是電車,類似於中國的城鐵,是非常準時的。在每一站、每一次發車的時刻,是白紙黑字印出來的,作為你上班、辦事時坐車的時間參考。基本上一年之中也趕不上一兩次誤點的情況;如果不幸萬一碰上了,導致你遲到晚點,這個算事故,甚至是可以跟台風地震並列,被認為是“不可抗力因素”的事故)。

3,從性價比來考慮堵車問題

    說起來,日本的汽車市場逐年萎縮,固然跟日本的經濟不振有關係,但是恐怕更多的原因還是買車的性價比在降低,就是說,養車的費用每年在漲,但是車子的實用性每年在跌。

    這種勢頭,現在在中國的大城市也能看到。一方麵,公共交通的大舉建設,使得出行的便利性在提高;同時,油價、停車費等汽車的使用費用,又在逐年上漲。所以遲早有一天,甚至是過不了多少年,在中國的大城市例如北京,很多人買車之前會跟日本人一樣,反複地問一下自己:買車圖什麽。

    如果麵子優越性沒有,實用性也沒有,同時養車的費用跟養套房子一樣的話,購車的熱情自然而然會冷卻。以日本作參照的話,這個時間可能用不了十年八年。

    現在中國買車的熱情很高,其實跟中國的汽車使用費用還不太高是有關係的。油價雖然總被人罵,但是實際上還在大部分人能承受的起的價格範圍內,否則也不會有那麽多人買車了;如果油價漲到10元以上(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用車成本就遠非現在可比;而汽車增多以後,在城市內停車位會越來越緊張,自然地,停車費也會越來越高,開車出門也越來越麻煩。總有一天,這些用車費用、用車煩惱會逐漸漲到很多人承受不起的程度,那麽在這些城市的汽車增長量會自然地降低。

    這些都是經濟活動的自然規律。因為經濟發展了所以汽車保有量增多,路上開始變堵;因為車子多了,使得車子的費用增加,便利性降低,很多人開始承受不起;同時因為經濟發展了,所以在公共交通建設上的投資增多,使得買車的實用性變低;所以自然而然地,會有很多人打消買車的念頭;一旦汽車增長速度低於了城市容納能力的提高速度,那麽交通擁堵的問題會被自然地解決掉。

    那麽其實目前麵臨的問題是,在這個堵車問題被自然地解決掉以前,就是最近的十年八年內,能保證交通不要癱瘓就行。沒有什麽治標不治本的說法,隻要現在能把“標”治住,那個“本”的問題,在將來會被自然地解決掉,正如現在這個問題產生出來一樣,都是經濟活動的規律。

                                                                                                  本文作者:蠟筆小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杜昱偉的 回複 悄悄話 我目前在新加坡女兒家生活,發現日本與新加坡的私人轎車狀況太一樣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