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

人在異鄉為異客,早把他鄉當故鄉.
正文

中學畢業25年同學聚會索求照片有感

(2013-09-07 16:49:41) 下一個

(有自戀嫌疑,慎入!)
最近國內中學同學中秋要大聚會,負責聯係的同學寫信來盛情邀請。其中有這樣的字眼:“。。。當年你可是好多人的青春偶像,(來參加)實在是眾望所歸。。。”以前此人還曾說過我就是:“那時我們一起追的女生”裏麵的女生。

希望你從我四處加的引號推斷出以上言論並不代表我自己的意見;這位同學一貫對我有縱容的好感,他的話也不能代表其他同學的意見,而且還有躲在別人後麵說話 的嫌疑。我對這樣的言論向來有抵抗力,可是不知怎的,聚會將至,我雖然照樣不能參加,卻決定沉浸一下在那些是別人的“青春偶像”(或者真有這回事呢?)的 時光裏。也許因為現在外麵下著要進入秋天的小雨;也許青春終於要走出視線了?

我擅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樣的積習,原來可以追溯到青春年少時。或者反過來是否可以驚訝我把這樣的習慣保持至今?

我在自己的世界裏麵思考對話,走出來,和這個世界驚慌的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與世界的相處平和許多,我用與自己交談的方式與人交流,也越來越自然了。 想一想,我其實也從未過度驕傲,也未必很自卑過。我在自己的世界裏平衡著。所以你應該可以理解了,對於成為別人“青春的偶像”,我多半當成是在說別人。現 在想來,如果這是真的,豈不是要有點小後悔,因為從來沒有好好享受一下這樣的好感覺。

歲月嘩嘩從身邊流過,帶著數字,今年隨手一抓,哇,抓到是“25”。中學畢業已經這麽久了!我覺得自己內心的好多東西還是一樣,還是在那裏。我自己也還是 原來那個自己,不過身邊多了些不能忽略的人以致於有時候會張牙舞爪的出來招呼一下老公孩子或者應付一下學生教授同事們。一得空,就轉身躲進自己的空間了。 世上分兩種人,一種自己呆著補充能量,與人交際消耗能量;另一種相反.我無疑是第一種.還好現在有心情的時候也常常熱情洋溢的組織各樣活動,顯出豪邁的一 麵,也算是不枉中學後又走過了這麽多歲歲月月。

可是反思起來,不喜歡搭理人的毛病,發展下去是不是會有可怕的結局?就好比《悲慘世界》中的那個究其一生都在追捕冉阿讓的警探,因為無法走出他堅守的邏輯,信仰,最終投河自盡?行啦,真是風馬牛不相及。我頂多就是有點小自閉而已。

同學來信還提到要寄照片發視頻以便“一睹芳容”(所有同學都被要求啦)。我本打算象錢老錢鍾書一樣回答“吃雞蛋何必拜訪下蛋的老母雞?”來回絕。你當然看出這樣的回答不倫不類。一來,這樣引用大師的話實在失敬(其實他自己也俏皮得很,一定不會和我計較); 二來這哪兒和哪兒呀!我其實就想說,現在的我有什麽好看的,保存你們當年的記憶吧--如果那是些美好的記憶。

話雖這麽說,其實附近照(好歹切點題),現身聚會我都不排斥(下次提早些通知吧),我變成什麽樣子自己也滿不在乎。隻不過覺得那個躲在自己世界中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要不,轉篇我寫的博客代替好了?這回看看能不能乘機華麗轉身,成為你們的“中年偶像”!哈哈,如果晉級成功一定告訴我喔,以免我不能確信,到了老年再次後 悔。胡扯到這裏,遙祝同學們聚會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rolici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陳楚楚' 的評論 : 才意識到這就是一篇"自言自語",所以也就不必擔心讀者嫌我自戀了.你知道這樣愛在自己世界裏麵的人反省驚慌是常態;走出世界難免四處張望,不總能很肯定自己.謝謝你的包容理解,我就堅持做我自己吧!
陳楚楚 回複 悄悄話 這篇自言自語寫的很好,自然清新。曾經是別人的“青春偶像”或男生的追求對象而不“自知”,可見你內心世界的一種淡定。可能是與生俱來,可能是後天的造就,無論如何是裝不出來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喜歡和自己內心對話的人多有對生活獨到的感知和領悟。堅持做你自己,並對世界懷有一顆寬大的包容之心。共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