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talia:情智靈性之翼

卡斯塔裏亞,神話中的靈感之泉,生命之源。你賜我以情智靈性,我回報你以詞賦詩文。就這樣,離開了陸沉的故鄉,來到了海外的古嶼……
個人資料
正文

狼人(中篇小說連載之24)

(2013-09-18 17:47:28) 下一個
狼人(中篇小說連載之24)

                  卷二:聖山


擇好了日子動身,上路時天還剛蒙蒙亮。蔡妮知道怎麽走,我就跟在她身後,深一腳淺一腳地穿山越林。可能心情急切,她步伐很快。秋更加深了,草叢與落葉上都下了暗霜,腳底滑滑的,涼涼的。

等攀爬上一個峰頂,正好趕上日出。一覽無遺的視野裏,隻見東方天邊與青紫色的群峰間,相嵌著薄薄雲層的地方,先是背景上天穹陡然顯亮,接著雲層染上暗紅,以後很快幻變成絳紅和鮮紅,雲彩邊沿還鑲上了金色,說不出的燦爛輝煌。差不多同時,一個耀眼的斑點,從天地交界處一躍而出,登上了看似最高的一個峰尖,逐漸擴大為眉形、弧形、半圓……卻因雲靄對光線的過濾,反而不那麽刺眼,顯得慈祥與親近。但當它整個呈現時,仿佛就定格剛才那個巔峰上方,頓時光芒萬丈。浩浩群山和世間萬物,全都俯伏在它普照的光明之下,再也不敢仰視。 

這宏偉壯闊的景象蕩人心胸,懾人心魄。盡管山居的日子裏不止一次見過黎明時分的日出,但因身在山穀裏,哪裏及得上這一次的極目遠眺,全景寬廣?我和蔡妮都屏住了呼吸,靜靜觀看,直到太陽完全升起,才不約而同舉起雙臂歡呼。

“你看到太陽出來時一跳而上的那個最高山頭了嗎?那就是貧母峰,”蔡妮告訴我。

我還在為剛才見到的奇景著迷,撿了根小樹枝,在地下劃字問:“太陽每次升起,都會躍上貧母峰?”

“每一次,”蔡妮肯定地點點頭。

我暗暗一驚。確實如此的話,那稱得上奇觀了。我隻知道,太陽在不同季節是從地平線的不同點升起的,仔細觀察的話,甚至每天都在移動。古代人根據這情況製訂了曆法,英國的巨石陣據說就是個著名遺跡,好像瑪雅文化也有類似的觀察台,記不準了。相比之下,在仙媧掌,竟然一年四季太陽都從貧母峰這個點升起,其中的神秘恐怕沒有人能解釋清。

我們倆繼續趕路。一路邊走邊察看,同時頻頻向蔡妮打聽,總算大致弄清楚了腳下路徑的走勢,方向是朝仙媧掌的主山脈進發。整個仙媧掌,就如同一個張開又弓起的巨型手掌,主山脈是巨掌的中指,綿延最長,形勢也比其它四條山脈高,貧母峰則位於中指根部的尖端。以前和那一小群狼,因為要去南方,是橫向穿過各條山脈走的,而今天,則要從木屋所在的山穀(那大約在巨掌的食指和拇指間)翻越到主山脈上,再向頂峰攀登。

看路程,差不多到達主山脈了,山路在徑直朝上延伸。這裏的景致更加別致,往往上方出現了一個高高的山頭,等登上時才發現,那不過是通向前邊更高山頭的過渡。峰峰相連,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險峻。感覺就似沿著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在向上爬,仿佛在沿著碩大的天梯,前去朝聖,景仰崇敬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山風也越來越大,一陣陣吹動的雖是身上的布衣布袍,恍惚間卻真有點飄飄欲仙的樣子。 

終於到達貧母峰頂。出乎我的意外,山頂是個不小的坡形平台,不過怪石嶙峋,寸草不生,隻有耐高寒的矮小灌木,因風勢形成了奇特的拳狀,散散落落分布在四周。在這高高平台上,才真正體會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感受到了那種撲麵而來的浩茫氣勢。

此刻,剛才辛苦攀爬的主山脈,已馴服地匐伏於腳下,連同左右兩條山脈,呈爪字形的走勢輪廓完整,直向西方踠蜒而去。另外兩條山脈,分兩個方向,遠遠坐落在天際,仿佛天然屏障,卻又隱隱呈合抱的態勢。各條山脈間,支脈叢生,縱橫交錯,叢樹莽林,幽穀暗泉,不知潛藏著多少生機,有的可能綿延了上萬年上億年,史前史要比人類的出現與進化要古老得多。背後另一邊,是太陽升起的方向,雲霧飄蕩的山腳下,這兒那兒綻現出一大塊平整原野的局部,粗細不等的道路穿越其間。其中應該有一條是古代的驛道,上京趕考和衣錦回鄉,來去必經,但現今肯定不清楚究竟是哪條了。定睛望去,道路上似有螞蟻大小的車輛在行駛,還有像沙粒細小的人群在聚集。路邊一個個不同形狀的積木塊,應該是村落或城鎮。更遠處,一條細窄細窄的河流在正午陽光下閃閃流淌。那裏就是我原先生活過、現在卻逃避開的人間世。我一麵暗暗慶幸,仙媧掌這個神仙勝境,尚沒有遭受那個正忙於現代化的凡俗世界的侵擾,一麵突然傷感起來。難道我的下半輩子,果真將徹底告別那個世界?……

蔡妮的聲音,把我從凝望與沉思中拉了回來。原來聖母廟還在峰頂東側,得再走幾步。看她神色,上了貧母峰後,可以說容光煥發。我也變得高興起來,跟著前行。不久就見到了所說的聖母廟,實際是峰頂側下方一處石壁的一個狹長洞穴,洞穴口上方有石刻,雖經風雨侵蝕漫漶不清,但基本形狀還能辨認。正中是雙尾相交的雙頭蛇身線刻像,一頭女性,另一頭是男性,應當就是老沐提到過的女媧與伏羲的陰陽合體。兩邊刻著一副對聯,從右到左依次是: 

源肇仙媧牝牡流芳育物萬方光九宙

化身貧母忠慈傳世孕德千代佑中華

下麵還刻著姓名與年月,但都磨蝕殆盡,所以無法確知哪個朝代何人所題。對聯印證了我的猜想,貧母即是女媧在後世傳說中的轉型,這位不知名的高手,輕輕鬆鬆就把具有曆史文化深度的內容給概括了,堪稱佳聯。旁邊的摩崖石刻,還有兩行大字,一行是“食色性也”,那明顯是孟子書裏的話,另一行是“尊性為道”,不清楚是誰的古訓,都見不到落款。

回頭看洞口前的空曠處,還豎著根天然石柱,近兩人高,上尖下圓,風化的關係吧,外表頗粗糙。稍有人類學知識的,都知道這種柱形物是遠古生殖崇拜的遺跡,象征著男根。在生存條件極端惡劣,不要說防治疾病,連最起碼的吃飽肚子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多子多孫顯然是使人類得以存活和綿延的唯一保障,因此生殖在古代是件攸關族群命運的大事,需要獲取神靈的佑護,同時也不是什麽見不得天光的羞恥,相反名正言順。可能這就是“尊性為道”的本來意義。當然,後來的中國典籍,對“性”做了別的解釋,離開原始的本能越來越遠了。不過在民間,仍保留這類性崇拜的遺風,以祈求子孫萬福。那根石柱,至今就依舊是善男信女膜拜的對象,跟前堆著香灰燭淚,柱上綁著紅布帶或彩條飾物,雖然多數都顯得陳舊,但還有不少色彩鮮亮的,說明經常有人來。

然而,男女之間的事,就為了傳宗接代嗎?性,除了肉欲和快感,還可能有什麽?……我又回到了近日糾纏不清的難點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