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中日在英國尋求輿論支持:同是亞洲人,互指伏地魔

(2014-01-09 12:51:21) 下一個

筆者有位老朋友,曾經說過一段自己趣事,組裏有大陸人和台灣人,老板常常笑嘻嘻地問起兩岸事情,然後靜悄悄地看雙方辯論。這樣的場麵,最近發生在英國媒體上,同一份每日電訊報,12日和7日,先後刊登了中國和日本駐英大使的評論文章,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是亞洲的伏地魔。伏地魔,乃是哈利波特之中不死的魔頭,也是一切黑暗勢力的首領。在東亞,甚至還有一名政治人物享有此聲譽,就是台灣的李登輝。

伏地魔的厲害之處,不僅僅是邪惡,而是不死,死而複生,影響力綿延不絕。在對比閱讀中日雙方大使對於伏地魔的闡述中,中國大使相對來說,對於伏地魔的理解,符合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

此外,在兩篇互相指責對方是伏地魔的評論中,語言風格和著眼點迥異。中方文章更多地是著眼曆史與新聞點,試圖提供給讀者日本在政治價值觀和當前政策之下,英語讀者沒有意識到的事件細節。相比之下,日方文章更加注重自己與西方價值觀的呼應,試圖以日本當下的體製和價值觀,驗證也保證自己並非伏地魔的角色。

對於雙方自辯,也許最方便的檢驗是曆史。回顧中日韓曆史,日本曆史上所扮演角色,正是百折不撓試圖侵略亞洲大陸。明朝、清朝和民國,中國和朝鮮半島都遭受過日本侵略。安倍喊出的奪回強大日本,仔細分析,經濟上,以日本領土規模,已經足夠強大。強大著眼點何在?無非是政治和軍事。政治上,日本僅僅短期扮演過東亞大國的角色,伴隨政治上崛起的就是軍事擴張,留給曆史和東亞的則是大日本帝國的陰影。在這兩個領域的強大,是讓中韓感到緊張的。相比之下,被稱為中華帝國的中國,唐宋以降,幾乎沒有出現過主動侵略鄰國情況。通過貿易改變政治版圖和勢力,是中國國際政治中更為深厚的傳統,而這個傳統,假如被認為是伏地魔式的生生不息,那就是中國當前主張的和平崛起今天的中國會突然中斷自己的曆史慣性,成為一個恐怖的黑暗勢力嗎?

假如遙遠曆史對於現實啟示,在今天已經逐漸被看淡。那麽有些現實並不遙遠,但也許不在日本教科書裏。一場讓讓中國喪失2000萬人口的戰爭,一個被八個國家(主力是日本)占領首都的記憶,至少會讓人理解強大日本可能意味著什麽。

以曆史看現實,是現實主義國際觀。即使過去十年流行的價值觀外交,也擺脫不了曆史的啟示。日方的自辯和反駁是站立價值觀高度,以自己民主體係和國際貢獻作保。這是一個個極好的賣點,由於自己價值觀與民主吻合,日方在文章中,也引入了曆史,自信地指出中日目前糾結的釣魚島,在日本和平統治下過了120年(日方文章應該是以甲午戰爭算起),此外,中國對於參拜靖國神社是最近才發生變化,戰後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達60多次,中國是1985年之後表達抗議,暗示這種變化與中國過去三十多年變化有關。

這是誤導。對於釣魚島爭議,在中國大陸有過一段平靜期,但是華人的保釣運動,並沒有讓這個日本的民主體製下遙遠的島嶼風平浪靜過。對於參拜靖國神社抗議,1978年日本將14名甲級戰犯供奉在列,中國是1985年提起這個議題,日方的反駁是截止1985年,21次參拜都沒有受到質疑。留足七年的麵子,換不了問題解決,這也許是中國外交的一個教訓。

如今中日雙方已經將輿論戰擴展到西方世界。過去兩周上演的伏地魔之辯,大概證明了英國軟實力的成功。而這無疑讓英國更加積極評估自己重回亞洲的戰略和實力。一個正在強大,一個要奪回強大的國家,無法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大概是東亞的悲劇所在,也讓更多人想著回來,或者不想離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X723 回複 悄悄話 造成中國在非內戰時期大量中國人死亡的中國領導人難道不也是伏地魔?
X723 回複 悄悄話 造成中國在非內戰時期大量中國人死亡的中國領導人難道不也是伏地魔?
日本人250 回複 悄悄話 日本人都是伏地魔
民族解放 回複 悄悄話 共產主義幽靈20世紀橫掃全球,造成2億多無辜生命被屠殺。共產主義是伏地魔,除了共產黨徒,全人類是同意的。
大斧 回複 悄悄話 伏地魔之魂——《神道與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形成》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91830-1.s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