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救不救是政治,行不行看運氣

(2013-06-27 03:45:57) 下一個

6•20”應該成為一個曆史名詞,載入中國金融史。上周四,中國的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最高到30%,這個利率超過溫州春節前後企業與銀行互相拆借的利率,後者已經在2010年至今,經曆了一場企業倒閉風潮,至今整個地區的經濟轉型與發展還處在迷惘之中。

溫州所遭遇的民間借貸危機,與620事件之後的中國,都是資金問題,但是局麵有所不同,甚至是互為反例。溫州的民間借貸危機,基本上靠得是自己本地實力在挺,缺乏強有力的政府財政支持,以溫州地方政府的行政素養,要理清這樣的亂局,可能還需要時日;620事件之後的中國銀行業,小銀行可能麵臨苟延殘喘的下場,但是還有一個資金雄厚的央行可以開閘放水的念想。就在625日,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當前資金流動性總量並不缺乏,並開始給一些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

溫州與中國,格局有大小,身處其中的主事者也值得關注。以溫州為例,曾經給當地帶來改變希望的市委書記陳德榮,已經在本周三黯然調離,出任浙江生態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陳德榮在溫州的開局,是以強人和強勢政府出現,給當地帶來很多新興氣象,特別是在基礎建設上投入了巨量資金,受到民間輿論好評,同時也遭到一些抵製。從上任到離任,他在溫州僅僅工作了三年,走之後,他身後的很多基建工程,能否順利完成,也成為當地人的疑問。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解決,還處在進行時之中,成敗難以判斷。在溫州中小微的民企之中,卻感覺到目前情況生存壓力巨大,甚至擔心2013年之後日子更加難過。

與溫州兩年前跑路潮稍微有點相似,620事件之後,連一貫既不報憂也不報喜的中國股市,少有地發出了一次次貸危機式的信號,警告問題的嚴重性。小銀行背後隱藏的次貸危機怎麽消除,附帶的經濟增長還有多少可以期待,經濟結構轉型朝哪裏去,最直接的問題是要不要再來一次4萬億的經濟刺激?這是對新政府的最大考驗,也是拷問所謂“習李新政”到底新在哪裏。

對於李克強總理是否會出手拯救銀行,甚至繼續刺激經濟,國內政論界普遍認為,他應該與前任不同,網絡上對於李克強總理的好評,最近突然高漲,比如一篇《百日維新》的評論,以“沉默是金的容忍”來評定李克強的風格。

沉默並不意味著不做。關鍵的救不救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翻看習主席係列講話,第四頁,標題就是“不能用改革開放後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所以,即使新政被再怎麽鼓吹,也不會出現“我的前任是極品”的嗆聲。而且目前極其複雜,調經濟、反腐、對日關係緊張,如果錢袋子出了問題,恐慌將會從經濟麵擴展到政治麵。至於救市這招行不行,那也是靠“沉默是金的容忍”來實施,至於好壞,最好也最好不要多說。相比之下,前溫州市委書記的離職,就是不夠沉默,忘記了悶聲能夠大發財,也能夠消災。同樣是金融危機,說與不說,其實政策的效果差不多,但當事人命運也許不同。

然而,政治總有一天必須要在沉默與開口之間做個選擇。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的局部支持,僅僅是權宜之計。旗幟鮮明地搞點什麽,在政治上,中國人很習慣了,在經濟上,對於缺乏公開辯論傳統的中國政治來說,是一個挑戰。對於還沒有習慣政府要過緊日子的中國老百姓來說,其實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