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美國人的家教觀(ZT)

(2014-06-24 06:42:53) 下一個
摘自《美國大觀》
美國人的父母觀
父母對孩子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愛,這是中國和美國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們表達方式不同,中國人更加含蓄、內在,有的時候這種愛有些沉重;美國人直白、外在、浪漫。
  中美父母觀的不同:第一,子女的所屬問題,即孩子是屬於他們自己還是屬於父母。在我國,毋庸置疑子女是屬於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東西一樣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一切得聽父母的;在美國,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屬於自己,他們有自己的喜好、選擇、隱私、交際圈。第二,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我引用企業形式來說,在我國父母對孩子的照顧是無限責任: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養兒育女等。當父母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是心甘情願,我們一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個好前途、好發展。家長所有個人的抱負、希望、心願等全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等到這一切都完成的時候,父母的青春年華也逝去了。在美國,父母對子女是有限責任,父母不會把孩子的事全部包下來,反而孩子還必須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如擺餐桌、洗自己的衣服等。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掙錢(在學校、在社會),也可以在家裏幹活,父母給記工錢。等到18歲成人後,讀大學,有父母給出學費的,但父母和耗子都明白這不是父母必須應該給的。孩子一靠獎學金、二靠打工來獲得學費。父母對孩子的無限責任是教育,教育什麽呢?一是讓孩子懂得自身的價值。二是讓孩子懂得必須自己管理自己。三是交給孩子足夠的性知識,讓孩子在他們身體變化時感到輕鬆自在。四是幫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們賴以立身處世的牢固的社會準則——尊重和守紀。美國人的父母觀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從小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地看待,給孩子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美國孩子遇事積極樂觀、好奇心強、敢嚐試、能吃苦、肯動腦。而我國的孩子遇事等待觀望、缺乏興趣、不肯動腦。什麽原因呢?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第一,美國人對孩子的鼓勵多於保護,鼓勵孩子做各種嚐試,在做中學,做中練,培養了能力、興趣,最重要的是樹立了自信心。我們是過分的保護,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使孩子懷疑或失去對自我價值和能力的正確認識和評價,一切要等父母。家長怕孩子受傷、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動家長認為危險、髒等不讓孩子玩。第二,美國人對孩子引導多於灌輸。“我覺得……會好些?我建議是……,你願意聽聽我的看法嗎?”等等這是美國家長常對孩子說話的方式。“你還小,聽媽的。告訴你這樣做怎麽不聽?錯了吧?你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等等這是我們的家長常對孩子說話的方式。引導會啟發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再做出判斷,可能對可能錯,這就是成長的過程。灌輸對孩子來講隻需被動接受,這樣會束縛孩子的自信心。第三,美國人對孩子要求全麵,我們常常以學習替代一切。第四,家長語言的作用。“真笨,這你都不會。”“你看誰家的孩子就比你強。”“告訴你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念書去,別的都別管。”“我們為你付出了那麽多,你怎麽能這樣。”“你能把書念好,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這些我們家長有意無意常掛在嘴邊的話,影響甚至摧毀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美國家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養自信心的土壤,鼓勵和引導是培養自信心的最佳養料。
 
責任教育
美國人非常重視對孩子的責任教育,從小開始,從小事做起。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高中畢業典禮。他們認為這是孩子成人、走向社會的標誌和起點,所以畢業典禮非常隆重,每個學生大約有十幾位包括家長在內的親友來參加畢業典禮。在學校的畢業典禮後,每個家庭還要組織家庭聚會(Party)來慶賀孩子高中畢業和長大成人,送有紀念意義的成人禮物。讓孩子明白和記住:他們成人了,要對自己完全負責了。在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後,實現對家庭、社會、國家負責。
 
 美國孩子的獨立性
  在美國,從孩子呱呱墜地之日起,他就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看待。父母從不勉強孩子做什麽,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們去做應做的事情。不滿一周歲的孩子,當他們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時,父母就鼓勵他們自己捧著喝。喝完了,父母還向孩子道謝並加以讚許。
  一般來說,孩子完成高中學業,不管他們是進大學深造,還是走上工作崗位,就是他們離開家庭獨立生活的時候了。絕大多數青年就離開家走上了自我奮鬥的道路。
  我從紐約到費城的途中,遇到一位年輕的姑娘。她拿著行李下了車,旅客陸續走完了,我等人來接,於是車站上就留下她與我。我問她是否也等人來接,她搖搖頭說不是,她還不知該往何處去。我接著問她從哪裏來,她說她18歲,剛念完中學,爸爸媽媽生活困難,她四個弟弟妹妹還在念書。她到了該獨立生活的時候,所以離開家外出找工作,以減輕家庭負擔。我懷著同情想給她以幫助。這時,接我的車來了,我請她一起上車但是她婉言謝絕了。她拿起笨重的行李,慢慢地向前走去。
 
 不輕易說“不”
  美國7歲的女孩潔西卡駕機身亡的慘事引起全球廣泛爭議。但潔西卡的媽媽在無比悲傷之餘仍然說:“孩子想飛就讓她飛吧!”
  這是對自己教育理念的堅持。西文的教育精神就是這樣。他們注重鼓勵、支持,陪伴孩子渡過漫長的學習、訓練過程,而不太看重最終的成果。
  西方人一般不會在孩子想做什麽時急於說“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於電視機,父母也不會發怒。因為完全可以買些舊貨來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當孩子看人家開飛車,自己也想試試時,父母明明不讚成,也會請專業賽車手來教。讓孩子慢慢明白飛車不光是開得快,還有體能、耐力的艱苦訓練。既滿足孩子的願望,又讓孩子在實踐中懂得哪些該做、可做或相反。簡單說“不”隻能破壞親子關係,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到那時悔之晚矣!由此可見,首先是尊重和鼓勵孩子的願望,然後才考慮怎樣去尊重和鼓勵。這裏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因為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程度不同,把握這點有些困難,但一定要盡力去了解。有時孩子隻是一種興致,想得很美,其實能力達不到,這更需要父母的幫助。這種場合仍然要維持孩子的興致,容許他們試仟並犯錯誤。當然,像小潔西卡那樣可能以生命為代價的情況,就不能完全讓他們決定。
  孩子想做某件事,父母可以用自身的經驗去告訴他們會有什麽後果。如果他們不聽,還是去試,而且結果正如大人所預告,千萬不可譏諷他們:“早跟你說了……活該!”這樣他以後有事就不跟你談了。因為當他證明“被騙了”,以後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不嚇唬欺騙孩子
  我剛到美國留學時,常接觸美國家庭,不知不覺地就把我們中國的習慣帶過去:在製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時連騙帶嚇。比如“不聽話,魔鬼就來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我發現大多數美國家長對此很敏感,有的人立即出麵幹預。這時我才明白美國人教育子女同我們中國人有個重大的差別:絕對不嚇唬小孩,不能用謊話來騙小孩。他們認為小孩的壓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往往會使他們睡不好,吃不下。我後來也為此吃過一回苦頭。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為了不讓她吃口香糖,就說口香糖吃下肚會死人。哪知她記住了,有一天吃下口香糖之後情緒突然低沉,弄得我進退兩難,實在沒法排解她的煩惱。後來隻得說吃一片問題還不致於十分嚴重,但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看來,在這點上美國人是對的,對孩子,善意的恐嚇和欺騙也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