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 喜相逢

文學,小說,影評,遊記,散文,
時評,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中的 美國油畫

(2013-08-26 15:07:38) 下一個
一直輕視美國的油畫,時間不夠的情況下,美國畫家的作品首先被略過。這次在華盛頓的美國館逗留,驚豔到了。想大約是美國的科技文明過於發達,光芒萬丈,才將藝術方麵的星輝掩蓋住了。

先看靜物。也是後來才慢慢開始欣賞靜物畫的美感。靜止的花朵和果實中蘊含的生命力,如此美麗。美國畫家的靜物趨向荷蘭派的寫實,但對於前者光線之敏感而言,美國靜物的顏色似乎更為見長。 喜歡那被蟲子咬壞的梨子,顏色有說不出的心曠神怡,毫不做作。 掛在早餐室裏,可以明媚心情,淨化空氣。











接著看風景。早期的美國油畫大約因為移民的關係,明顯有英國鄉村畫的特征,細節複雜,視角龐大,色彩華麗而柔和。尤其喜歡第一幅《琉森湖》,這畫占了博物館半麵牆去,在前麵坐一會兒,便跟一次郊遊無異。第二幅畫的是哈遜河穀,也就是未開發之前紐約下州的景色,真是滄海桑田。 第三幅原畫更美,攝影有打折。淡淡的月光,或者晨光照在棕櫚樹葉上,一種流淌的感覺……完全能理解有錢人花重金要把這樣的風景獨占於自己餐廳或臥室裏的心情。第四幅叫《曼徹斯特附近寧靜的一天》,正好上兩月曾開車經過那裏,回憶了一會,當時天地與海麵的顏色正是如此。海濤時時要從地平線上漫延過來。平曠蒼茫。最後一幅和皮薩羅的手筆可以亂真,證明美國油畫早期受印象派影響至深。













再來看人物。這幾幅差別很大。前一幅薩金的,明顯有薛蠻子大V對下層婦女的人文關懷。畫麵真好,溫度氣味曆曆在目。蕭瑟和淒冷從街道漫延到女人殘破的心裏。第三幅家庭群像,仔細看爺孫倆的姿態和表情,生活感十足。第四幅是名畫,第一眼覺得是奧維利亞,倒並不太喜歡,沒有人煙的活潑。末一幅叫《采蓮》,啥也不說了,德加有句名言:人隻有倆手,竟然可以做出美態
萬千。 











最後貼三張最愛的:1,懷斯名作。它竟然就在這裏!!! 2,莫名其妙地喜歡,覺得這是兒童的眼睛。有規矩,有和平,簡明的顏色,幼稚的線條,動物的友愛,遙不可親的人群。太陽照著,世界有一種興奮而失落,忐忑的神秘。作者應該另有一幅作品在MOMA,畫的是一處鮮紅色油漆的火車站(亦或加油站),也極美,有我一年級時用紅蠟筆塗抹課本插圖的回憶。 3,以前被介紹過的名作《晚餐號》。有電影鏡頭的生動美感。晚餐備齊,銀亮的號聲召回暮色中勞作的農人,風從穀倉後吹來,鼓起白裙在光線下幾近透明。藤蔓上秋色深濃,正是一年收獲的季節,可以想象農場豐收的繁忙與快樂。農家少女朝氣純樸,天然的性感成為夢想田園生活的一個濃縮。









在博物館裏看到一個老頭兒,得有七八十吧,舉著一部單反機,在展室之間象林中猿猴,興奮地竄來竄去。對著油畫,啪啪拍不停。開初以為老人精神有點問題,但慢慢發現,他對目標的選擇,品味之精準,又象是內行。再細看他,光禿了的頭因為懼怕博物館的冷氣,戴了頂孩子式的絨線小帽,但眼裏放射的光芒,卻有旁若無人的自由和歡喜……到底要什麽時候,我們才能甩開煩憂,光就和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全心全意,長相廝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