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inny自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收藏點滴(三十五)從南宋元傳世貫耳瓶上看“官哥不分”(8)

(2017-11-21 13:30:09) 下一個

這些手感冰涼,敲擊暗啞的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窯工們不僅要嚴格按照所熟悉的燒窯法來進行燒造,更重要的是在出窯後對瓷器的遴選,每一步都要精心安排。窯工們不但要控製好釉色、開片,而且要修整好器物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缺一不可。

16,紫口鐵足

曆史文獻中提到紫口鐵足的很多,現今諸多文章裏也互相抄襲,大多是這樣寫道:“紫口鐵足”,是指在器物口沿的最薄處隱約露出灰黑泛紫的胎色,俗稱“紫口”。同時在器物足部無釉處呈現出鐵紅色,俗稱“鐵足”。這種描述隻是停留在目測觀察出來的情況,並沒有說明為什麽要這樣製作,如何製作等等。為此,現就貫耳瓶器物,來對這些問題做進一步的分析。

根據史料,傳世官哥窯瓷器大多數是仿照古代青銅器造型而燒製的,貫耳瓶也是如此(圖76)。從瓶口的形狀來看,呈上揚的趨勢,口沿削薄,口沿下有一道弦紋。傳世官哥貫耳瓶,根據口部的製作,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是上揚式瓶口,一類不是。前者可見削薄的口沿,後者無;前者成為紫口,後者不見(也有個例的)。顯然,當瓶口被削薄,再粘稠的釉水也掛不住了,在高溫中垂流。即便是多次上釉,口沿處也還是薄釉。由於官哥窯的瓷胎是黑褐或灰胎,透過薄釉層而顯現出來(圖77)。甚至,有的瓶口因施釉太薄而露出部分胎骨。當官哥窯的胎色是土黃胎類時,深色的則也呈紫口,如大維德爵士所藏的貫耳瓶(圖78);淺色的土黃胎器物,沒有紫口,這種情形多見於盤、盌、洗等器物。由於稠釉的垂流,逐漸地在口沿下方慢慢堆積,會形成一凸起的積釉圈,恰似古青銅器上的弦紋(圖79)。有的人以這一特點作為鑒定官哥窯的根據,但這一現象並不是所有帶紫口的器物都具備的。從工藝上看,瓶口上揚、薄胎口沿、薄釉紫口、凸起積釉圈,都是窯工高超技藝的體現,後世仿者無法達到的境界。

圖76 古代青銅器貫耳瓶

圖77 傳世哥窯貫耳瓶紫口細圖

圖78 倫敦大維德基金會藏貫耳瓶紫口細圖

圖79 傳世哥窯貫耳瓶口下積釉圈細圖

明高濂《遵生八箋》所記:[官窯在杭州鳳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鐵,時雲紫口鐵足,乃器上仰,泑水流下比周身較淺,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貴,惟尚鐵足,以他處之土鹹不及此也。]文中已經非常清楚地闡明了鐵足形成的原因。即在於官哥窯使用了鳳凰山的紫金土,含鐵量高,出窯後與空氣接觸而氧化,使足底露胎部分變紫褐色如鐵(圖80)。胎色較淺的底足,有的被上了一層深褐色的護胎釉。本來這種底足的鐵色色調,是不可避免形成的,它逐漸地成為官哥窯的一種藝術特點,被世人所追捧。由於器物造型是仿古代青銅器,故在修足上也要考究一致,多數為外撇形,少數為直壁。足的底部平削,有的被砂紙打磨,十分工整平滑,幹淨利索。而且,在釉和胎的交界處,有明顯的鐵鏽痕(圖81)。這種修胎考究,還表現在很多哥窯器上。窯工們不僅把器壁修薄,從口沿到足底,都線條優美流暢,給人以多一筆而器毀的感覺。仔細觀察底足,外壁矮短,手抓不起,而內壁深長,足內施釉。外壁的釉水有積釉痕,僅留1毫米的距離露底足的胎,工藝精絕。

 

圖80 台北故宮藏修內司官窯貫耳瓶底足一覽

圖81 大維德基金會藏哥窯貫耳瓶底足修理細圖

在每次開窯驗品的時候,窯工們都會進行遴選,一些不合格的廢品就此被剔除。例如這件官窯貫耳瓶(圖82),因有窯變,青釉變黃釉,並帶有開片,不能成為入貢的精品而被廢棄掩埋。對那些符合條件的器物,窯工們將再入窯加工燒製,直至成器。

 

圖82 南宋官窯出土的貫耳瓶廢品

明高濂《遵生八箋》又說:[“二窯燒造種種未易,悉舉例可見,所謂官者,燒於宋修內司中,為官家造也,窯在杭之鳳凰山下……哥窯燒於私家,取土俱在此地。”。] 顯然,提到哥窯燒於私家,是指燒製的地點與修內司窯有別,也許這正是為什麽人們在修內司窯址南宋地層中無法找到哥窯的殘器。而這種精心修胎的哥窯,又是在南宋官窯燒製過程中繁衍出來的品種。假如能穿越回去到那個年代,站在富有閱曆的窯工麵前,親自領略到窯工的遴選取舍。當開窯取出剛剛燒完第一道上釉的瓷器時,經驗豐富的窯工觀察所有出爐的瓷器,粉青、灰青、月白、米黃;開大紋片、中紋片、細碎紋片者,一一鑒別分類。可以繼續燒造為入貢的官窯者,留在原址;欠燒而達不到青瓷標準釉色的,運至另一窯址,繼續精工細作,這部分就是哥窯,而這一別處就是我們日思夜想的哥窯窯址。一旦尋到,官和哥不分的問題,就再也不會困惑我們了(圖83)。

 

圖83 北京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正在進行時)

〈完〉

(參看前文“收藏點滴26 & 27”所列的文獻資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聲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