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師傅 大廚三部曲之一

(2014-02-28 17:21:08) 下一個

             


   張師傅看上去就是付白案廚子模樣:敦實,麵白無須,圓頭圓臉圓眼蒜頭鼻子,永遠帶著胖人吃飽喝足後的快樂表情。


   他曾是省委食堂裏的大師傅,手藝不錯。據說解放前他開了家小飯館,常有國民黨兵痁來混吃混喝,於是托人用五條小黃魚買了個上尉軍銜,還照了張戎裝持刀相片,掛在餐館正堂,威風凜凜地鎮館。文革時期當然成了曆史反革命,頗吃了些苦頭,被發配到省直農埸給一幫牛鬼蛇神做飯,老婆也跑了,留下個不到十歲的小閨女相依為命。

   中秋節前夜食堂做米酒,做了滿滿一大缸。上麵蓋了個用蘆葦秸編的蓋子。第二天早上揭開蓋一看,嗬,飄了隻大黑老鼠。淹死在酒缸裏也算找了個善終,不比攬月乘鯨差多少。張師傅用大勺把死老鼠撈了出來,說聲眼不見為淨,然後又蓋上缸蓋,若無其事。炊事班副班長也是曆史反革命,但是個被打下文壇來的小說編輯,文人皮薄,眼裏過不去,堅決要求把那酒倒了。後來折中,張師傅搖著頭,把酒一勺勺舀進大鍋,煮開了才抬到窗口賣給難兄難弟們。不過在食堂裏工作的人,誰都沒喝米酒,包括張師傅。

   張師傅自稱拿手活兒是打燒餅,可惜在農場食堂施展不開。不過他倒是常常讓大家過個幹癮,邊揉麵邊念叨燒餅經:糖燒餅,椒鹽燒餅,酥油燒餅,芝麻醬燒餅,最絕的是千層餅,每一層都薄得透亮,像紙,揭起來還不能碎。年節時做大白菜、韮菜包子,麵皮在張師傅手裏一旋就成了包子,個個一十八個褶兒,端端正正嶽鎮淵停,麵案子上像群小佛爺打坐入定。有次蒸開花饅頭,饅頭居然沒開花。這成了張師傅的奇恥大辱,好些天見人抬不起頭。

   胖子苦夏,入伏以後,張師傅日子難熬。食堂後院扣著一口殺豬拔毛的大木盆,浸條三五百斤的大豬沒問題,不過也就逢年過節用一下。晩間食堂人下班以後,張師傅便把木盆裏裝滿水,自己脫個赤精條條地躺到水盆裏,很是愜意,馬上就能鼾聲大作。這一睡,往往就是一夜。天還沒亮趕來食堂做早飯的廚子,常常得對後院大吼一聲:“老張起床!”

   張師傅人不壞,心態也好。
聽說後來又開了個館子,又把那張倒黴催的國民黨軍裝照掛了出來,不過上麵多了個紅墨水打的叉,想擦沒擦掉。


“你就瞎掰吧,那會兒哪有農場,那叫五七幹校!也沒有殺豬的大盆,張師傅呀,他是睡在一口大鍋裏。”

圖中是我做的包子,可惜我沒有竹編大蒸籠,不能顯示出那種專業味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如是我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illthere' 的評論 :Thanks for the encouragement. It seems that Mr.金書龍 is very productive and his style is much more vivid than mine. Usually I don’t write actual person with realistic setting, now I just want to try a different approach.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GREAT WRITING! YES "人物活靈活現"...
YOUR STYLE REMINDS ME OF AN EARLIER ADOPTER OF WXC BLOG 金書龍的個人文集
READ HIS HER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66/
如是我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劍吼西風' 的評論 : 嗬嗬,都是長輩講的故事中人物。
劍吼西風 回複 悄悄話 挺有意思的。人物活靈活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