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花落多少

天文地理,無所不曉,僅及皮毛。古今中外,無所不讀,囫圇吞棗。人生如煙,一陣風來吹跑;找個地方,醉眼懵懂,細數花落多少。
正文

鬼旅館前文化尋根問底

(2013-07-07 14:25:52) 下一個

在新奧爾良“鬼”旅館尋根問底

 

新奧爾良一年四季都有“遊鬼城”的旅遊內容。開始以為是去見識被廢棄村落,後來才知道鬼城就在遊人雲集的“法國區”內。新奧爾良也算是美國最老的城市之一了。1718 年為法國人所建。1763 年被西班牙統治,到了 1801 年又回歸法國。兩年之後,當時法國皇帝拿破侖將它和整個路易斯安娜州一起與美國人換了錢,落袋為安。因此,新奧爾良有很多法式或西班牙式的建築,保存完好。大概年頭久了,老宅難免陰森森,鬧出個什麽鬼魅靈異之事。但這麽多地方鬧鬼,而又能把它整合成一個旅遊項目,做生意的人的精明令人不服不行。

鬼城逰必須入夜開始,方可產生身臨鬼域,毛骨悚然的感覺。故而,夜幕降臨,橘黃的燈光搖曳之際 ,便是三五成群,由導遊帶領下前往一棟棟“鬼宅” 覓鬼之時。這類活動有一個必去之處,那就是位於法國區中心的安德路。傑克森旅館。

  (安德魯傑克森旅館外景)

導遊介紹這棟法國式的古宅裏常常有靈異的事情。遊客半夜聽到樓道裏有小孩奔跑,啪啪的腳步聲伴隨嬉笑聲,鬧了大半夜。遊客早上向前台服務生抱怨晚上被小孩吵得無法入睡。服務生說昨晚這兒住客中並沒有小孩呀。我查了一下網上的跟帖,不少人報告在安德魯。傑克森旅館撞鬼的故事。有個女孩說,她早上離開旅館,晚上回來時發現自己掛起來的睡衣被平攤在床上,好像一個人睡在上麵。第二天更離奇,晚上回來一推門,隻見她的睡衣被疊整整齊齊放在門邊。她撞上了一個風流鬼。還有一個人說,她和男友睡到半夜,突然感到涼風習習,起來一看,浴室上方一人多高的窗子不知何時被打開了,明明記得洗澡的時候窗子是關得緊緊的。據說,有人曾看到一個帶著佩劍的,穿著十八世紀將軍服的男子,在走道裏晃悠。人說那就是安德魯。傑克森將軍,他在 1815 年率領美軍擊敗從墨西哥灣進犯新奧爾良的英國軍隊,給 1812年的美英戰爭劃上一個漂亮的句號。1815 年新奧爾良戰役被認為美國境內一次最成功的陸地上的戰爭。

 

    (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森)     

 

安德魯。傑克森是一個富有的奴隸主,大莊園主,性格掘強,好鬥。人稱“老核桃樹”。1829年至1837年連任兩屆美國總統。他的政績包括擴展了州在聯邦體製下的權利,強迫 的印第安人部落遷往密西西比河的西岸。

這個小小的旅館居然以美國第七任總統命名。當然不是因為他的鬼魂常來光顧。借著昏暗的月光,我看到旅館大門邊嵌著一塊銅牌,大意是:此地曾是美國第一巡回法庭的所在地,1817 (時間記憶可能有誤)年,法庭判處安德魯。傑克森罰款 5千美金。那時,一個強壯的成年奴隸為 1 千美金,其價值相當於現在一輛豪華型的寶馬。5 千美金那時可是一筆巨款。傑克森被罰是因為強奪民女,還是霸占田園,沒人感興趣。一個政治人物的功過在於他對他的國家,民族發展進程的影響。有趣的是美國人居然在他的故居曬他被判罰的醜事。在中國人眼裏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古代邵伯甘棠遺愛的故事傳了幾千年。我們小時候讀過“吃水不忘掘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課文。華清池旁有個“捉蔣亭”,如果當年蔣介石沒有兵敗台灣,不會有捉蔣亭是無疑的。這種不同折射出東西方文化的根本區別。

中國人講究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人。就是對達官貴人,社會賢達,或自己的至親哪怕他們身上毛病多多,也要表示敬畏。《春秋穀梁傳。成公九年》進一步說“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象傑克森總統那種貴人,就算有點罪錯,在講究忌諱文化裏,是不可能隨便對公眾曝光的。而在中國,如有人在他父親的追悼會上致辭:先父好酒,每飲必醉,醉後揍人。說的句句是真話,但可能被當場飽以老拳。

為什麽有這種不同呢? 湯因比曾說過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因為人有思維。有思維就有恐懼,然後有敬畏。由敬畏產生宗教信仰。我們可以逆向推理,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源於先民麵對的恐懼不同,而導致敬畏的對象不同。西方文化濫觴於希臘文化,或再往上推克裏特文化。愛琴海島嶼星羅棋布,古希臘居民靠海上營生,在沒有萬噸巨輪的情況下,一條小船兩三個人拋入汪洋大海,他們恐懼海上瞬息即變的風雨雷電和巨浪風暴。東方民族,無論是黃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還是兩河流域,他們恐懼原始森林裏的巨獸,和桀驁不馴的河流。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文化界有一場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討論,有點涉及到這個問題。當時討論為什麽東方民族社會發展沒有明顯階段性,家長製和祖先崇拜從古以來一以貫之。恩格斯提出東方民族家長製和大河流域工程的需要有關的觀點被很多人認同。文化特征有地域性,大致上是對的。但不同文化心理是怎麽形成的?

照我看來,它演變的途徑應該是這樣的:很多動物都有群居的習慣,否則麵對惡劣的生活環境和食物競爭,有滅種的危險。人是從南非古猿進化的,也是群居動物。活著就要吃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希臘民族要出海捕魚,大河流域居民要外出狩獵或農耕。一旦他們發現了海上風暴,或吃人的猛獸,都要喊救命,找同伴幫助。第一想到的應是自己的父母。好比一個小孩挨了揍,通常總是先找父母哭訴,父母不在或不管,才會去找同學替他出頭。所以不管你有多大年紀,吃了苦頭,或受了冤枉總先叫媽,這是幾千年形成的習慣。父母終要老死。但古人認為人死了靈魂還在,還會保佑他們。遇到危險他們首先祈禱父母在天之靈的保佑。所以,祖先的墳墓一般和居住地不遠,這樣,萬一遇到躲不過的災難,祖先的靈魂可以立馬趕來救命。那麽,問題來了,古希臘人出海,不可能把他們祖先的骸骨帶上一起上船。所以,一旦遇上暴風,船將傾覆,他們知道喊爹媽救命沒用。因為祖先得搞一條船才能行動,有點不靠譜。希臘人就發明了很多神祗,比如月亮神叫黛安娜,太陽神叫阿波羅,海神叫波塞東,眾神之王是宙斯。這樣,需要救命時黛安娜沒空,就叫阿波羅。阿波羅外出了,叫波塞東。要不,讓宙斯趕緊設法從替補隊員中找個什麽神。而東方民族,因為祖先的墓地都在不遠,所以,他們不需要編那麽多神來解決問題。哪怕他們狩獵走得遠遠,感覺上祖先和他同在,因為腳下的土地裏就埋著他的祖先。在心理上祖先不象希臘的先民與他的祖先那麽遙遠。

無論是大河治理還是捕獲劍齒虎,長毛象之類,策劃和組織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有序的協作才是成功的保證。人多力量大,主意也雜,特別需要一種凝聚力。所以東方民族崇尚權威,崇尚老人的智慧。海洋民族三兩人出海捕魚或貿易,一條小船要麵對汪洋大海,沒有那麽多的雞雞狗狗的事要平衡製約,自然崇尚個人的勇敢和力量,崇尚自由。倘若真的有一條上帝造的方舟給海洋民族,載有成千上萬的生靈,那麽,他們的文化恐怕和東方民族相差不遠了。

古代東西方壁畫中可以看到這不同文化的源頭。埃及金字塔內的壁畫堪稱古代東方壁畫的代表,壁畫的內容多為描述死者生前的生活,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裏永遠享用那一份塵世的榮華富貴。被稱作“正麵律”的繪畫手法成為埃及壁畫特有的風格,那就側麵的的人像,上身和手的位置畫成如同正麵。畫中樹和花的位置有時竟然倒置。據說那是繪畫者從不同的視角盡可能地將人們在塵世所看到的東西完整無缺的畫進去。因為墳墓中的畫不是給世人欣賞的,而是築墓者相信人死了之後依然有塵世一樣的生活,並擁有保佑或懲罰後人的力量。

中國的夏商周三代,雖然沒有發現什麽類似的墓葬壁畫,但中國先民對死者的敬仰和對祖先的崇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古書上載“殷人重鬼”是說商代的人好祭祀鬼神。遇到重要的事都要向鬼神請教,也就是向祖先請教。“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祖宗不點頭,隻好歇菜。獸麵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圖案,宋代以後金石學興起給它起了個名字:饕餮紋。有人說這是一種想象出來的各種巨獸的混合體。你看它有鼻子,有眼睛,咧著嘴,似笑非笑,虎視眈眈地瞪著你看。把他雕在祭祀的祭器上,是祈求祖先保佑他們不受巨獸的侵害呢,還是表達一種對祖宗的敬畏,誰都說不清。朱光潛先生認為饕餮紋是一種變了形的,風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動物形象,它給你的感受是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獰厲的美。

 

埃及十九王朝法老墓中的壁畫

   青銅器上饕餮

 

而希臘文化中少見豪華奢侈的崇拜死者的墓葬群,代之以種種巍峨高大的諸神的神廟。就是出土的壁畫也充滿了塵世活生生的氣息。下麵的那幅《漁夫》是它的代表。這是英國考古學者從被火山灰埋了三千多年的 Thera 古城中發掘的。這座米諾斯王朝的古城在今天希臘北部的聖托裏尼島上,它在紀元前1,500 年毀於一場特大的火山爆發之中。三千多年後與《漁夫》重見天日的還有多幅壁畫,都用歡快的線條明亮的色塊謳歌生命的歡樂。

米諾斯王朝的壁畫《漁夫》

 

兩種文化各為自己種族興亡繼絕,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有過互相無法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文化心理在你的血液裏,在你的基因裏。你不喜歡也沒法子。有個朋友在海外生活多年,對權威主義深痛惡絕,但又不滿小孩對他的教誨置若罔聞。崇拜權威和孝道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本是同源,所以盡管吃了多年的洋麵包,仍無法濾去血液裏的中國基因。中國文化注重社會協作,左鄰右舍。但任何事情過分了就滑向反麵。權威過頭要壓抑了個體的自由發展。自由沒了節製,成為另一種壓抑。美國號稱自由的土地,乘飛機安檢卻是全球最嚴,恨不能把你衣服扒光裏裏外外的查。誰敢呼籲一下自由?攜槍的保安就在一邊等著侍候。最近,聯邦法院的法官裁定,11 歲的女童可以到藥店購買被稱為B 計劃的止孕藥,無須家長和醫生的同意。法官認為,這種藥在性交之後24 小時內服用,有效率超過90%,並且沒有什麽副作用。支持最有力的是婦女生育權利協會(也是本案的原告)認為此舉可以減少未成年人生產的嬰兒生理缺陷較多的問題,也可以減少兒童媽媽的數量。反對者認為讓一個懵懵懂懂的兒童脫離父母的監管來決定性,避孕這樣的大事,荒唐之極。兩種觀點誰都沒有錯,突顯了泛濫了的自由主義在西方文化中尷尬的境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