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樓主人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貓兒就叫春,是先生就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東西方的殉葬與人祭---走進古埃及(之四)

(2023-07-02 13:32:32) 下一個

上期專欄文章說過埃及的法老們往往一登基即位就開始修自己的陵墓,有些一修就是幾十年,當然也有例外,像第18王朝的法老圖坦卡門(Tutankhamen),9歲即位,19歲暴亡(在位期約為公元前1332年-1323年),因為死的太早也太突然,他的墳墓就匆匆在死後70天內趕工修完。在他的地宮裏我們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圖坦卡門的真身木乃伊。

圖坦卡門之所以被現代人所熟知是因為他在帝王穀的墳墓3000多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數千件珍貴的陪葬品,震驚了世界。開羅的埃及博物館有個專門的圖坦卡門展室,展出了數百件精品,包括鎮館之寶的圖坦卡門黃金麵具。

古埃及的法老們一即位就開始為自己修墳墓,這與中國古代的皇帝修皇陵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不論是古埃及,還是古代中國,統治者生前還是死後追求奢靡的生活是一致的。但比較古埃及文明和中國古代文明,我不經意間發現古埃及不論是四、五千年前的金字塔還是三、四千年前的地宮,陪伴那些法老和後妃的多是金銀珠寶和牆上的壁畫,從未見過用活人殉葬的,連動物也沒有。而在中國古代,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石器時代就開始出現用活人陪葬的殘忍做法,到了奴隸社會的商代,商王、貴族和奴隸主用奴隸殉葬更是司空見慣,殉葬的活人有時多達幾十、上百人。因為商人相信陵墓是墓主在另一個世界的居所,一切要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禮製行事。用奴隸殉葬,就是為了保證奴隸主在陰間也有奴仆可以役使。修秦始皇陵時,為了防止泄密,有幾萬工匠被封閉在皇陵中,為秦始皇陪葬。到漢代活人殉葬被禁止,但到明代又死灰複燃,直到清朝康熙皇帝下嚴旨,禁止人殉,這一殘忍、野蠻的做法才徹底消失。

無獨有偶的是在西半球的美洲大陸,印第安人也曾流行用活人獻祭的陋習,隻不過與中國古代不同。中國是用活人給死人陪葬,而在印第安人則是把活人獻祭給神,以求神明的保佑和庇護。分布於今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的阿茲特克人就非常熱衷於用活人獻祭,以至於活人獻祭成為阿茲特克文明的一大特點。每當神廟落成,或祭祀神靈時,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活人獻祭儀式,有幾百甚至幾千囚犯或戰俘被殺害,獻祭給神。有說1487年為慶祝大神廟的擴建,在4天內獻祭了84000名囚犯。在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中也有活人獻祭的,隻不過沒有阿茲特克文明中那麽流行,規模也小多了。美洲大陸的這種野蠻而殘忍的活人獻祭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到來後才廢止。有些腦洞開的比較大的學者認為,印第安人是商人的後裔。商朝被周滅亡後,有一支十幾萬人的殷商軍隊突然消失,下落不明,他們認為這種軍隊通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然後再逐步擴展到中美洲和南美洲。有些學者認為所謂“印第安人”就是“殷地”(商朝之地又稱“殷地”)來的人,很多人還從印第安人的習俗來論證印第安文明就是商朝文明的延續,而印第安人喜歡搞大規模的獻祭似乎也與商朝貴族用活人殉葬的做法頗為相似。不過我本人是不認同這種觀點的,根據之一是商朝最代表性的發明就是青銅器和甲骨文,但在印第安人中從來沒見過他們使用青銅器,也沒有甲骨文,而且現代DNA測試也證明印第安人與漢人沒有什麽血緣關係。

在埃及我們看了那麽多的的神廟、地宮、壁畫和雕刻,從來沒有看到任何殉葬、陪葬的場景和描述,殉葬坑更是一個也沒有看到。壁畫多的是半人半神像,或普通民眾漁獵、耕作的場麵,也有少量征戰的場麵,人物刻畫簡潔而傳神,人物表情豐富多彩,但看不出任何被壓迫、被剝削的屈辱、不甘和憤懣。疫情前我也去過西方文明的正宗發源地希臘,不論是博物館圖片介紹,還是實地遊覽,也從來沒有看到希臘曆史上有用活人陪葬的描述和記載,更沒有發現陪葬坑。

我還注意到在古埃及地宮的一些壁畫中有些裸體的表現,雖然不多,但確實存在,這也是很多學者認為古埃及以及兩河流域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遠祖和搖籃的證據之一。大家都知道希臘文明中的神都是半人半神,是神但又有人性,也會犯人的錯誤,而在古埃及的眾神也不是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而是人神相通。如果對比一下古希臘和古埃及的藝術,你能看出兩者之間有某種師承關係,當然古希臘藝術中的寫實主義風格表現的更進步,也更完美,是對古埃及藝術的青處於蘭而勝於蘭。(範琦勇原創,2023年7月2日

圖坦卡門真身木乃伊(頭部)

商朝的殉葬坑頭骨

美洲的阿茲特克活人祭

古埃及壁畫中的裸體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