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阿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平水韻(4):古體詩與平水韻 下 漢韻、唐韻與宋詞韻

(2014-06-24 07:26:57) 下一個
本係列前幾篇的鏈接:
本篇摘要:
唐韻精嚴漢韻寬,形神百變意為先。
宋承唐漢諧長短*,華夏雅音千古傳。
*長短句。漢晉詩歌以五言為主,七言在唐代開始流行,故唐人稱七言為“長句”,五言以下自然就是“短句”了。宋詞中長短句錯落有致,繼承了近體詩的平仄和古體詩的寬韻(通韻),故有此句。這首詩首句“飛雁入群”,能作“飛雁”的,必須符合來自古體詩的通韻原則。
可參看詩詞版左下角的“詞韻簡編”(感謝曲師、核班!)
距離上一篇已經有半年之遙,阿留偷懶了,先向各位詩友老師們作個自我批評!
上次說到平水韻是否適用於古體詩的問題。從曹操的《短歌行》,我們發現大部分句子還是適用的。例外的兩句,一句體現出孟德公大概不分前後鼻音;另一句雖然不合平水韻,卻符合詞韻中的通韻。這篇就探討一下這詞韻和古體詩韻的關係。曹操是東漢末年人物,我們就從漢晉講起吧!
我國現存最早的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曆代均備受推崇。一般認為,這些詩歌作於東漢末年。留意一下音韻,就會發現有的用韻相當寬。比如《西北有高樓》這一首(本無題目,標題是後人根據第一句加的: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八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九佳)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四支)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八齊)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十灰)
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十灰)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五微)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五微)

好家夥,總共才
8個韻腳,按平水韻劃分居然用了5個韻!但您查本版左下方的詞韻簡編,可見
“平聲:四支五微八齊十灰通用”;“平聲:九佳十灰通用”, 再把這兩個一“通”,就是這首詩的用韻了!
這首詩的韻腳,是否也讓您覺得似曾相識呢?沒錯,看相鄰的“稀”“飛”兩韻,跟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別無二致!大家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古詩詞中常出現這樣成對的“伉儷”韻腳。比如李白和白居易各有一名篇,入聲“發”“月”一對連韻(次序相反);孟浩然和杜甫的名篇,各有“曉”“鳥”一對連韻,隻不過一為晨鳥,一為歸鳥。大家可猜猜是哪幾首(孟、杜那一對例子應該很容易)。
到了晉代如何呢?晉朝完全繼承了漢代的寬韻,以陶淵明著名的《飲酒其五》為例: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十三元)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一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十五刪)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十五刪)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十三元)
其通韻符合詞韻中“平聲: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用”的原則。這裏的“山”“還”,又是一對。李白、王昌齡、王安石的傳世之作中均可見到。“稀”“飛”是用來表達孤寂的韻腳,而“山”“還”多與出遊和出征有關。
陶潛這首,俺實在太喜歡了,忍不住多說幾句。曲師日前提到用通俗語言表達脫俗意境,這首就堪稱千古典範。無生僻字詞,無典故,即使是1600多年後的子孫後代,也隻要高小文化即可讀懂,然意境之悠遠妙不可言。前四句寫作者如何能做到“大隱隱於市”,秘訣就在“心遠地自偏”;接下四句寫景,天人合一;最後一句“已忘言”,更是大得道家真意。“道可道,非恒(常)道【注】”,“真意”本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而一個“忘”字,恰恰是道家和佛家修行所要達到的境界(《莊子》:“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
漢晉的寬韻,到了唐代卻陡然變得十分精嚴,即使是古體詩、歌行體亦時常如此。前一篇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讓我聯想到了一個相反的情景:中原逐鹿。由此就想到了初唐名臣魏征的古體詩《抒懷》: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然計不就,慷慨誌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係南粵,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裏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複論!
這首詩氣宇軒昂,表達了對明君的忠誠,不愧是一代開國名臣的大作。全篇10韻,都是“十三元”,無一通韻。雖未遵循近體詩的平仄原則,但已經頗有排律的味道了。其風格也許與南北朝流行的駢文有關吧。唐人用韻趨嚴,可能也與此前永明體的探索有關,隋朝還有比平水韻更加嚴格細致的《切韻》,共193韻,幾乎比平水韻多出一倍。
到了盛唐,格律詩漸趨成熟,嚴格的韻律更加影響到了古體詩。李、杜均有一韻到底的古體佳作。試以杜甫的《麗人行》為例: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翠為荷葉垂鬢唇;背後何所?珠壓腰際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控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遢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這首共
26句,有22句用韻(不用韻的用紅字標出),全部是“十一真”韻。這個韻部共98字,杜甫一首就用了近1/4且不重複,寫過格律詩的朋友都知道這有多難!這首屬於歌行體,承自漢樂府,完全可以用寬韻,可他偏偏不用,用韻精嚴而自如,歎為觀止,真有庖丁解牛之妙!

說到這首詩,忍不住想聊聊大唐
vs.紅朝的自信。杜甫這首,可是諷刺皇親國戚的,後世評曰“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概歎聲,點逗處聲聲慨歎。”皇上要想找他的碴,肯定會很慘。您想,詩歌是當時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杜甫是大詩人,長安又是當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流傳很快就超過500人次了吧而且老杜擅長格律詩,這首卻偏偏要寫成歌行體,這不是故意想讓它廣為傳唱嗎?“頭上何所有”,“背後何所見”兩句,這樣的節奏變換我們至今還可以在曲藝中聽到(如山東快書),可以打著竹板唱起來的。做了這麽“大不敬”的事情,皇上把老杜怎樣了呢?沒怎麽樣,人家啥事都沒有!對比之下,當今紅朝的自信,是不是還趕不上大唐呢?

扯遠了。兩句總結:一曰內容決定形式,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要寫格律詩、古體詩、詞或者現代詩,不必為湊律而寫律,其實李杜白都有很多古體名篇的。二曰大家作古體詩的時候,可以參考本版左下方詞韻,而不必嚴格遵守近體詩韻。當然如果您想嚐試一下學學杜甫,俺會給您熱烈鼓掌加油!

大家新周愉快!

 【注】: 道德經原本為“恒”,漢代因為避文帝的諱,而改為“常”。避諱倒是不符合道家的原則,“名可名,非恒名”,又不是儒家的“名不正則言不順”,何須避諱呢?避諱可以說是儒家思想僵化後造成的一大奇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南客兄雅臨垂賞!深謝交流!
南來客 回複 悄悄話 讀留兄文,獲益匪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