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

(2014-05-12 06:20:05) 下一個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畫的名字本身就代表了拉斐爾對古希臘先哲們的尊敬。柏拉圖當年在雅典確實辦過一所存在了七百多年的學院,亞裏士多德就曾是那裏的學生。

拉斐爾(Raphael)與達芬奇和米克朗基羅一起為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三位標誌性人物,雖然他沒有後麵二位那樣家喻戶曉,但他的藝術同樣影響深遠。《雅典學院》為拉斐爾的代表作,此畫作於梵蒂岡的Stanza della Signatura室內,教延如今也將該處改稱為拉斐爾室,位置在米克朗基羅(Michelangelo)巨幅穹頂名畫的西斯汀小教堂的旁邊。

雖然教皇邀請拉斐爾在天主教的中心場所創作壁畫,但是《雅典學院》基本上沒有什麽宗教色彩。十分講究數學對稱的《雅典學院》將古希臘影響西方文明的眾多思想家盡可能地放在一個屋簷下,而拉斐爾至少做了兩個跨越性的處理,最為明顯的當屬畫中拱形高穹窿的建築是羅馬式而非希臘式的,穹窿結構與當時正在重新設計建造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十分相似;另外他啟用了當時文藝複興的人物甚至他自己作為模特來代替千年以前的一些遠古的哲人。讓我們來細品此畫中的一些人物細節。

位於畫的正中央的是希臘最重要的兩位思想家:左邊的柏拉圖和右邊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神采奕奕的兩位奠定西方文明基石的人物以柏拉圖手指向上代表探尋非物質的精神世界,而亞裏士多德的手向下則代表觀察與摸索自然規律的務實精神。畫中的柏拉圖還與一幅達芬奇的自畫像相似,評論家們常認為拉斐爾善於模仿。左上方的太陽神和右上方的雅典娜女神浮雕也與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所代表的不同哲學相對應。

這兩位西方先哲的重要性可從哈佛大學的校訓反映出,那是用拉丁文寫的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這裏麵說出的是推崇先哲的同時更重視對真理的追求的美國精神。亞裏士多德還是亞曆山大的老師,這位來自馬其頓的帝王征服了希臘,阿拉伯和波斯等大片領地,使得亞裏士多德的哲學理念在當時也能隨著亞曆山大帝王的驚人擴張,而傳播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和亞洲的廣闊土地。

左前方坐著的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拉斐爾不知他的長相,就用了當時也在梵蒂岡作畫的米克朗基羅代替。斜坐著的米克朗基羅還在石凳上寫著什麽,而米克朗基羅除在繪畫,雕塑和建築的成就非凡之外,本身也是一位詩人。教皇聘請文藝複興的三位巨人中的兩位(米克朗基羅和拉斐爾)同時在梵蒂岡創作出了影響深遠的傑作,都是畫在天花板或牆上的Fresco,拉斐爾那年隻有26歲。文藝複興的那些著名的室內壁畫(意大利語Fresco)將眾多傳世之作與不同的建築物永久地連在了一起。米克朗基羅也在西斯汀教堂畫了一幅坐著的聖經人物,《雅典學院》裏此處加入米克朗基羅很可能是受到了西斯汀壁畫的影響。

拉斐爾很可惜在37歲就去世了,不像米克朗基羅享年88歲。拉斐爾雖然深受達芬奇的影響,但他短暫生命裏創作了遠比後者更豐富的畫作,拉斐爾與米克朗基羅一樣也涉及建築。拉斐爾和米克朗基羅都沒有結過婚,前者英俊並有明確的數位女友的記載,米克朗基羅漫長人生裏的性取向則一直是個謎,他對男性人體則是存在著明顯的崇拜,《大衛》雕塑不說連西斯汀壁畫裏那些吹號的天使們,也被他創作成肌肉發達的性別模糊的形象。

左下方是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拉斐爾把他放在屬於精神層麵的左側主要是著重表現他的探索和諧與美的哲學,其實畢達哥拉斯的數學成就也同樣輝煌。

右下方是我們熟悉的歐幾裏德在講解他的幾何學。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文藝複興大師們的作品與中世紀宗教色彩濃重或乏味的繪畫在風格上的顯著不同,歐幾裏德在主講時,四個男女年輕人則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著自己的不同見解,所以它是以一種活的論壇式的場景展現出來的,此乃文藝複興精神的一個側影。

拉斐爾還在畫中畫了他自己,他把幾乎沒像達芬奇那樣涉及科學的自己放在了天文學家中間。右下角那位站在拿地球的人旁邊注視著我們的就是作者本人,一位外表溫和的年輕人。

《雅典學院》為文藝複興頂盛時期的代表性巨作,拉斐爾想像性地將古希臘影響西方文明的思想家,數學家和科學家,畫入穹窿套穹窿的對稱精美的宏偉建築中。每個人物絕無重複,栩栩如生而充滿活力,正好展現了文藝複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米克朗基羅的西斯汀壁畫和梵蒂岡入口處的《聖母憐子像》雕塑全部源於聖經故事,而《雅典學院》這幅位於教皇簽署重要文件房間的壁畫卻鮮有宗教色彩,我們不能不感慨天主基督教與古希臘文明的千絲萬縷的聯係。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他們的中間若劃線正好將此畫左右分割。


左下方的畢達哥拉斯正在研究的似乎是一本樂譜,高中數學課本裏的勾股定理就是來源於他。


拉斐爾用正在隔壁畫西斯汀的米克朗基羅代替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拉斐爾畫此坐像據說參考了米克朗基羅的壁畫,他們兩人互為競爭者而米克朗基羅為資深的一方 (年長八歲)。《雅典學院》初稿裏此處是空著的,拉斐爾在沒經米克朗基羅允許的情況下,偷入西斯汀教堂查看了他的壁畫,以至於米克朗基羅在拉斐爾去世後,還抱怨他剽竊了自己的作品和風格。


米克朗基羅在西斯汀壁畫裏的局部坐像,被拉斐爾模仿而畫入《雅典學院》中。


歐幾裏德在與學生討論幾何學。


拉斐爾在《雅典學院》裏的自畫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愛旅路 回複 悄悄話 非常不錯的文章,我也學了知識,謝謝分享。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ephyr2012' 的評論 : 好久不見,謝謝藝術家到訪!
FlyingRiver 回複 悄悄話 剛剛去看過,讀了你的文章後又學到很多東西,謝謝分享!
zephyr2012 回複 悄悄話 拉非爾的一幅最有力量的作品。從色彩到人物有米氏的影響。如菊黃色和藍色並用。
米氏loved man's body is for sure, it is also because there were no female model available by that time .
good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