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愈來愈簡化的聖誕。

(2012-12-24 10:48:16) 下一個
我家沒有教徒,所以聖誕節一直以來就是為了照顧小朋友而采取的“部分引進的”過節方式。

小朋友12歲前,我們老兩口一直是兢兢業業地按部就班,布置房外的燈飾,房內的聖誕樹,包裝禮物,擺放餅幹和牛奶,等等。領導一直擔負著半夜起來幫聖誕老人吃完點心的任務。有幾年更慘,小朋友堅持要給紅鼻子魯道夫留胡蘿卜做夜宵,這個當然也是由她爸爸包圓掉的。如果聖誕期間出門度假, 我們還要在動身去機場前,找個借口回家,飛奔著把放在車子後備箱裏的禮物,放到屋裏的聖誕樹下,保證回家的時候小朋友可以“按時”收到禮物。

這麽多年來,小人兒的疑問一直是有的,包括Santa的交通路徑,分身術,禮物存放方式,等等等等,特別是班上的猶太小同學,早就公開宣揚世上無Santa的學說,所以我一直認為她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11歲那年,聖誕過完。小人兒又一本正經的向我求證:Santa到底有沒有?我腦子一熱,也就很認真地跟她確定了沒有的事實。結果,結果,她小人家嘴扁了幾下,竟然掉下了豆大的淚珠。我家這個一直是tomboy類型的,沒想到竟然真的傷心了。而且一星期悶悶不樂。

當媽的事後想了一下,覺得孩子會問這個問題,其實說明心裏還是十分渴望Santa真實存在的。我完全可以選擇用比較策略的方式把問題拖過去,給她留個想象的空間,反正她自己遲早有和現實理智交鋒的那一刻。

所幸的是,她現在仍然believe in magic, 和童年時期對Santa的期待相比,現在更加多的應該是少年時期對未來夢想的玫瑰色憧憬。年輕的好處就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

自然從那以後,聖誕節也就愈來愈簡化的過了。隻是一棵小小樹加壁爐台上的簡單裝飾和幾盆應節的花,有放假的氣氛就好了。禮物還是有的,但是不用偷偷包裝了。我喜歡看各種轟轟烈烈的節日裝飾,但自己家裏,總是從簡的飾物。

今年索性連小小樹都省略了。今早在打包中,扭頭看到壁爐台上的擺設,順手拍了幾張,

雪人小朋友和雪花蠟燭盅。雖然歲歲如此,但每年拿出來感覺都還蠻親切。




Reindeers和他們活動的樹林。




關了燈,牆上的影子也很添色。




今年沒買聖誕紅和蟹爪蘭,來了盆雙色的長壽花。過節還是很快樂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