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上的燈火

象高樓上的燈火明明滅滅地為對方照亮
正文

悠遠記憶中的第一次出國——西非象牙海岸不是遊記的記遊

(2014-04-10 07:18:07) 下一個

參加工作沒多久,接到任務,隨地方進出口公司赴西非Cote d’Ivoire科特迪瓦(舊譯象牙海岸)辦展銷會。剛出校門,臉上仍然稚氣未脫,為增加點可信度,領了置裝費後就去燙了個爆炸頭。在北京出關時年輕的海關官員拿著護照對著我比較了半天才放行,可見頭發燙得很成功。
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顛簸,終於抵達阿比讓。Abidjan位於幾內亞灣是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西非重要的港口,曾是科首都。1983年遷都亞穆蘇克羅 Yamoussukro後,作為經濟首都的地位卻不曾撼動,素有西非小巴黎的別稱。大家都清楚世上幾乎所有的“小巴黎”都有附會穿鑿之嫌,不過是林蔭密布,街道寬廣,有些異國情調。
Abidjan的CBD所在的城區叫做plateau(高原),當年已是高樓林立,比北京洋氣。當北京還是自行車的海洋時,這裏高峰時段車輛擁堵已相當嚴重。展覽中心就位於plateau區,距離景點聖保羅教堂Catedrale Saint-Paul不遠。經過緊張的布置後,展銷會隆重開幕。由於是第一個大規模的中國產品展銷會,捧場的人很多。記得當時在最忙的輕工櫃台幫忙,走來一個西服革履的小夥買鞋,遞過去,他卻向我討了一個塑料袋套在腳上後才去試鞋。又走過來一個穿著拖鞋的小夥,同樣套了塑料袋試穿,手上忙著,心裏為這樣的教養叫好。
忙了一個多星期 ,價廉物美適銷對路的產品很快銷售一空  ,售價幾十萬西非法郎的羊毛地毯也由商務處介紹來的當地實力雄厚的黎巴嫩商人包圓,一身 輕鬆這才有了閑逛的興致。首都Yamoussoukro自然不可錯過。
當在一片空曠中拔地而起的世界最大教堂和平聖母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la Paix 氣象萬千地聳立在麵前時,我幾乎忘記了呼吸。教堂的外觀仿照了梵蒂岡的聖彼得教堂,但是規模更為宏大。教堂總高158米,占地130公頃,入口處有兩所教堂建築規模非常形象的對比。作為對上帝的獻禮,聖母堂僅用了3年時間就在1989年落成。教堂內部自然不可能擁有如聖彼得堂那樣琳琅滿目的雕塑繪畫雕刻等藝術珍品,但卻裝飾著世界上最大麵積的彩繪玻璃,色彩斑斕,如入幻鏡。教堂耗資1.22億歐元,相當於國家當年預算的6%,一直受到各方詬病。主持教堂修建的Houphouët-Boigny 總統一再辯解說教堂的費用是他慷慨解囊資助的,不過一個GDP不過200多億歐元的窮國總統擁有如此充盈的私囊確實啟人疑竇。
如果說教堂令人震撼,而Yamoussoukro的另一處景點則讓人驚心。前總統的府邸,四麵環水,湖中放養著鱷魚,大大小小據說有200多條。那天恰有一隊法國新兵也在參觀,他們不知從哪裏抓來一隻小母雞,在周圍遊客的聲聲抗議中,把母雞往湖邊趕,粉嫩英俊的臉上寫滿殘忍看戲的興奮。母雞似乎也感覺到危險,小心翼翼地慢慢踱步,腳底一滑卻是離湖水太近,急忙後退時早有一條碩大的鱷魚從水裏躥出,一口叼住小雞就往水底拖去。周圍的鱷魚見有動靜紛紛圍將上來,水麵蕩起幾圈漣漪後就沒了動靜。強者的絕殺,幹脆利落,一擊必中,岸上的人們直看得目瞪口呆驚心動魄。
十多天的展銷順利落幕,回國途中經停蘇黎世。漫步在聖誕節前冷雨霏霏的蘇黎世街頭時才首次真切地體會到富足和貧苦,嚴謹和隨意,秩序和散漫...猶如冰火兩重天般的強烈對比,這是後話。

翻檢當年的照片,發現留下的幾乎全都是大頭人像,多半出自出差中結識的一位朋友之手。記得回國後不久的新年前夕,這位臭味相投的朋友寄來一張大大的賀卡,打開看時,隻見一張張的笑厴如花間畫了一行小小的腳印,腳印的盡頭是一句貼心的祝福:“願你走遍全世界!”
走遍全世界嗬,年少輕狂間許下的宏願如今已不再是執念,青春方好時收獲的情誼卻始終珍藏心底,不忍卒忘。

(大頭照以外的所有照片均來自網絡,請大家見諒)

Abidjan的CBD

仿建的部落村落


Abidjan的海濱

Yamoussoukro和平聖母教堂全景

教堂內的彩繪玻璃

守衛總統府的鱷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