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妍的博客

本色文字,天真性情。
正文

那些年,我們一起講過的故事 (五)

(2013-02-18 02:29:53) 下一個

 

        20116月,我離開學校到美國。臨行前,我們隻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告別,就像每天下班時揮手說再見一樣。小湯是個閱世很深的人,我也算灑脫,這樣的方式我們都覺得挺舒服挺自然。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兩條河說不定哪一天就相遇了,何必自尋感傷。

 

    來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孩子。為了她能多些時間在草地上奔跑,為了她長身體時能吃到安全的食品,為了她能享用最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了她成人後能在男女平等的環境下尋求發展機遇。所以,我幾乎沒什麽所謂的文化蜜月期、衝擊期,直接就進入了適應期。事情幾乎都在我的預料之中,和所有的新移民一樣,不比別人更好,也不比別人更糟糕。我是個善於獨處也善於生活的人,離開家人和朋友,也沒有太多的不適應,有時候還覺得自己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做些以前沒時間做的事,比如寫作。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拚命地想念漢語。給孩子講一首古詩,就能把自己講哭了,詞語、格律、意境無一不令我陶醉。我開始討厭聽到英語,尤其是被誇張了的RL,聽起來就和北京話裏的兒化音一樣,都是“奴才發音”。我盼著我的耳朵有特異功能,能屏蔽掉英語,好在心裏和自己說漢語。

 

    我們住的小城,每周二下午有農貿市場,我和孩子每次都是從街的一頭走到另一頭,買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然後坐在街角的一間咖啡館的露台上,吃冰激淋喝咖啡看熱鬧。有一天,我正在發呆,忽然感覺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變得異常安靜,我的耳朵真的聽不到英語了!可回過頭來,孩子說的中文聽得清清楚楚。我心頭先是一喜,可接踵而來的卻是驚恐,原來耳朵聽不見的感覺是這樣的,靜得可怕,靜得令人發冷!

 

    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小湯。在看不到的世界裏,他的感覺是什麽樣的?做朋友這麽多年,我從不敢問這個問題。其實,就算是問過,我就真的能明白嗎?

 

    回到家,我就給小湯撥了一個電話。到美國三個多月了,第一次給他打電話,我們倆都挺激動,隻寒暄了幾句,就感覺一下子又回到了從前。

 

    他的世界無疑是黑色的,但又不完全是,40歲以前,他的世界還是彩色的,這個世界的美和醜,他都有記憶,這或許是他的幸運。可是,比起天生的盲人,他的其他感官卻是遲鈍的,比如,他不會盲文,他無法讀書。我們見過很多盲人會彈奏樂器,可他曾經是那麽出色的樂手,現在卻彈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記得有一次他問我:你長得是什麽樣的?我用文字描述了半天,他還是想象不出來。我說,那我就豁出去一次,你用手摸一摸我的臉吧!他忽然就很傷感地說,其實我摸不出來,我和先天的盲人不一樣。

 

    就是說,他用眼睛認識了這個世界,學會了生存和交流。可是40歲以後,他被迫要換一種方式和這個世界相處。

 

    對一個全盲的人,這個世界有義務為他們提供一切保護和保障,可是小湯完全不需要這些。人生的大災難就像一塊試金石,有的人沉淪了,有的人更堅強了。而小湯,是超越了。

 

        30歲到40歲,本該是男人一生最華彩的篇章,可他每天麵對的日子卻是:每一個清晨,太陽都更暗了些。他一定有過恐懼和茫然,可顯然,是他戰勝了這些,而不是被打垮。他夠聰明,也很務實,很快就收拾起暗淡的心情,直麵看起來慘淡的人生。他選擇了堅強,他選擇了一個人的戰鬥。我們經常說要享受孤獨,其實,不要說享受,克服孤獨感都是很艱難的,可小湯做到了,他享受著孤獨,他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他獨與天地往來。

 

    看看他30歲以後的作為,就能感覺到,他好像抓緊一切時間,拚命地在折騰。他做過的事,他做成功的事,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多。每次我們和他在一起時,聽他的故事,了解他的思維方式,其實也在感受他的堅強。他能給予我們的,顯然比我們想要得到的更多。

 

    一個人,不管曾經失去過什麽,都會更加懂得珍惜。而最大的珍惜,莫過於珍惜天賦的才華,珍惜生命的給予,不管它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像小湯的故事,你能說哪一部分是幸運,哪一部分是不幸呢?

 

    曾經,我用了四年的時間聽他講故事。四年,就像讀了一個本科。可是我真正明白這些故事,卻是在我離開他,獨自麵對陌生和孤獨的時候。就像當年,我聽老師講課,也曾得到好成績,可是真正悟出那些道理,卻是在長大後。看過世事無常,才懂了老師講過的詩歌:生命總是“有一道暗影就伴隨一道光芒”,“在上帝的疏忽裏也有上帝的慈祥”。 

 

    在美國的日子裏,聽小湯的歌成了我最大的享受。雖然我的耳朵遲鈍,但我有一顆敏感的心。點一隻薰衣草蠟燭,捧一盞香茗,夢醒之間,你的歌聲,讓我美麗而堅強。

 

    我知道,那些專門送給我的歌裏,有你的祝福和鼓勵。我知道,你拿起放下了十幾年的吉他,隻為在中秋團圓夜,讓我不孤單。我願沉醉在你的歌聲中,伴著那首不夠完美的《鄉愁四韻》,細數“上帝的慈祥”。

 

    倏忽而過的美麗時光,在去國的日子裏凝結成了醇厚的回憶。托付太平洋的風,把心底的敬意和遙遠的思念,送給我永遠的朋友------湯遠生。

 

    春暖花開時,我麵朝大海——

 

    你就在海的那一邊。

 

 

 

                                                                                20121019日,蒙特雷,薄霧鎖海的清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