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電影"流浪者"引發出一位中國人的回憶和一個歐洲人的故事   曹小莉

(2015-07-04 22:04:10) 下一個
印度電影"流浪者"引發出一位中國人的回憶和一個歐洲人的故事       曹小莉


來加拿大後一直念念不忘"流浪者"這部印度電影,終於幾年前在印度城小店買到。其他磁碟三五加元,隻有這個磁帶老板一分不降,十二加幣,愛買不買。據店主講,俄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埃及人,東歐各國人,都到處找這部電影,他們來多少貨都能賣掉。有英語字幕,造價本身就高。本片一九五一年在莫斯科獲獎,風靡許多國家,飾演父子的演員是親父子,男女主角是夫妻,三人都是印度久負盛名的頭牌明星,現已不在人世,而他們飾演的人物和精彩對話,活在每一個觀眾的心裏,教育了不同國土不同文化的觀眾,對印度的血統論和門第論進行了有力的抨擊。據與我交談過的各類印度人士評價,這部影片所創造的高度, 後來的寶萊塢電影少有逾越.印度是世界電影大國,尤以表現愛情歌舞,人倫道德,貧富不公,男女不平等悲喜劇著名,被稱為寶萊塢.七十年代我坐在影院裏看”流浪者”,手絹都濕透了,潛意識裏我是在為自己悲傷,社會剝奪了我生而具有的權利,那時對我來講,生的最大權利之一就是受教育的權利,盡管我已幸運得以回城並在國營大工廠裏上班,而絕大多數我的同年知青都還在農村邊疆苦苦煎熬,我還能在北京城裏不時去看“日本海大海戰”“啊,海軍”“音樂之聲”“解放”等內部影片,但卻不能消除我失學的悲哀,命運的嗟歎,我覺得自己像流浪者一樣,受到社會的不公,越是接觸到外來的影響,越是讀書,越是醒覺到自身的悲慘。 拉茲之歌和麗達之歌為何打動人心,尤其在當知青的年代,是因為我們的心中燃著一把火,我們痛恨血統論,痛恨社會不公,渴望真摯愛情.


去年我在一個聚會上聽了一位白人老太太的故事,她已經八十多歲,風度優雅,穿著入時,出生在印度,十六歲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她回憶中的童年少年,令我想起麗達家的奢華生活場麵,而她的家族故事,更像一部悠遠的曆史長河,令人感歎.就把磁帶借給了她,她看完後激動無比,摟著我再三感謝,因為喚起她對印度生活的絲絲回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位布拉格猶太青年參軍上戰場,為奧匈帝國而戰. 帝國解體後, 歐洲的國境線被重新劃分,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這位年輕人覺得歐洲無可留戀, 因為即使上了戰場歸來, 作為猶太人還是一樣受到歧視.他幾乎命喪沙場,到底為誰而戰, 沒有歸屬感, 他決定去東方嚐試運氣, 也借此擺脫沉悶和前途無望的氣氛.順帶提一句,我想卡夫卡一定是她父親的同代人,那種社會氛圍使得有作為有理想的猶太青年在布拉格很鬱悶,因為受到大部分斯拉夫人的排斥.卡夫卡如此英俊的天才作家,最後也是鬱鬱而終.我曾讀過圖文並茂的介紹, 對奧匈帝國解體前後的布拉格猶太社群生活對卡夫卡小說的影響有著一定的了解.這位青年在印度經商發了財,常常往來東方和歐洲,有一次在柏林酒店的宴會上遇上一家世代居住德國的富有猶太家庭.老頭子看上小夥子的人品外貌, 單刀直入, "你願意認識我的女兒嗎? 你可以約她跳舞呀.” 富商美麗的女兒令他一見鍾情,不可自拔.可是女兒的母親卻極力阻擋,不願女兒遠嫁異國,尤其去一個言語不通,她認為肮髒落後的國度.還由於在捷克的男方父親是一般的工匠,他們在德國的身份要顯貴得多,似乎門戶不當,她不想應允.可是女兒卻以身相許,與這位有魄力的青年一見鍾情,非此君不嫁.媽媽無奈,寫了一封信給未來女婿,提出幾項要求.青年偷偷把這封信一撕兩半,對未婚妻說,我將以我的生命來保護你,讓你像公主一樣生活一輩子,我會照你母親的要求去做,而且遠超過她的期望.嶽母的規定一一照辦,德國女仆,德國家庭教師都應聘到了印度,他們的女兒一九三二年出生,就是這個講故事的老太太,她從小學的是德語,保持著德國的生活方式.她和妹妹一人一個保姆, 同時學習英語, 以便進入社會上層.那時印度的商界和上層有著很多外籍人士, 主要是英國人, 還有歐洲各國的.女孩的父親開始擴展生意到美國, 變得極其富有.希特勒上台後煽動反猶情緒,女孩的父母決定辭退家中德國雇員,全部換成英國管家和家庭教師,還把她送到倫敦專門學習禮儀,這個布拉格長大的捷克人算是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在德國公開大批驅趕和迫害猶太人之前, 這位女婿就把嶽父母送到了巴勒斯坦, 這是歐洲猶太人避難的首選地方,是他們的聖地,後來這條路也被堵住,甚至二戰之後還在拒絕苦海餘生前來的裝滿猶太幸存者的輪船,而上海卻以中國人的慈悲在二戰期間就庇護了二萬多人,這也是猶太民族永遠對中國人感恩的由來.


二戰期間,女孩母親方的德國親屬大部分死亡,父親方也大體一樣.倒是遙遠的東方古國印度成了她的家.沒有那一場柏林酒店的意外相逢,就沒有這個女孩的出世, 也就沒有了這個故事.由於歐洲大戰,她的父親也參與了政治討論,家中常常賓客滿堂.後來也幫助歐洲難民兒童取道印度去其他國家避難.甘地也是家中常客, 我問老太太甘地是否簡樸不穿鞋子, 她回答說甘地是留學英國的大律師,她印象中和別人一樣西服革履, 隻是舉行某種儀式時才是民族性的打扮,有些照片後來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一種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二戰之前,在東方各國,猶太人與其他歐洲人基本是被同等對待,統稱歐洲人,沒有受到歧視,他們的生意也做得很好.比如上海的哈同家族.在印度也存在一批進入上層的猶太富豪.上周我還親耳聽到一批猶太知識分子講, 猶太民族兩千年的遷移主要是去西方,THIS IS THEIR CHOICE,(這是他們的選擇)但有時也去東方, ONLY WHEN IT BECOMES NECESSITY (僅僅是被迫需要這麽作的時候)再談回到這部電影,老太太看的熱淚盈眶,她特權的童年生活場景再現,她記起家中的園丁,保姆,司機,他們度假的鄉村,還帶來許多家族相片給我看,她對自己出生的地方滿懷著溫暖的回憶,這是她的家族得以成功避開毀滅性災難的福地.


後來印度獨立,開始對外國人不利,她的父母帶她一九四八年經美國來到加拿大,由於所有錢財隻能留在印度,不允許帶出國外,他們開始的生活也很苦,不愧是聰明的猶太人,他父親在BC省認識的印度人有些已經到此幾十年,並買地置屋,她的父親用在印度的錢支付他們,慢慢買下了BC小城鎮的土地和房屋,又開始發了起來.她本人嫁給了意大利移民,現在她的子女擁有著名牌商店並且是大學教授,我進到OAKRIDGE MALL 一看她女兒開的名牌服裝店,隨便一件衣服至少三百至五百加幣,有的高達上千元.


沒想到一部曾風靡世界的老電影,在過去,在今天,在兩個年齡不同,經曆不同,族裔不同的人心中引發出深遠的感想和回憶.我的感覺和拉茲相近,她的感受可能是麗達的.但殊途同歸,今天都成了自由平等加拿大的國民. [請點擊此處閱讀更多 Shirley2009 的個人空間 "" 中的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