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花柳

(2013-01-07 09:15:24) 下一個

很久以前,江南有個大財主叫周令。因為他當過朝廷的大官,所以當地人都習慣地稱他為周大人。周大人住在江邊上一個很大很大的園子裏,園子四周都圍著很結實的籬笆,園後麵還有一大片蘋果樹林。因為園子大門外有一棵特別大的大柳樹,大家就把它叫做柳園。園子裏有很多房子,最好看的是中間的一座繡樓。樓下門廊有三根又粗又大的紅色柱子,樓頂飛簷玲瓏剔透。繡樓裏住著周大人的獨生女兒孔瑟。周大人的夫人,也就是孔瑟的母親,在孔瑟還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多年來,孔瑟天天都獨自斜倚在繡樓欄杆上,看園子裏的蘋果花開,蘋果花落,看蘋果由青變紅,漸漸成熟。這一年,孔瑟17歲了。

周大人家有很多長工,其中有個姓張的小夥子,長得特別結實,幹起活來也特別賣力。小張經常推著小車從繡樓下經過,有時候是去幫修房子的瓦匠運料,有時候是去幫蘋果園的園丁施肥。有一天特別悶熱,小張走到樓前,站下來擦了擦汗,一抬頭,看見了樓上的孔瑟。孔瑟也正看著小張,她已經看了小張好久了。

孔瑟和小張戀愛了。可是一個尊貴的小姐和一個貧賤的長工怎麽能戀愛呢?周大人一定不會同意的。孔瑟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去求父親試試。誰知周大人一聽,立刻暴跳如雷,把孔瑟鎖在了樓上,又攆走了小張,不許他再進柳園。同時,周大人還為了將來再發大財,打算把女兒嫁給自己官場的朋友,一個還在當著大官的老頭。孔瑟聽說父親馬上要把自己嫁給那個老頭了,急得不知該怎麽辦。她悄悄寫了一個紙條,讓丫環交給園外的小張,紙條上寫著:接我出去吧。當天夜裏,小張偷偷進了柳園,來到繡樓下,孔瑟帶了一個小包袱出來,兩個人急急忙忙跑出了柳園。不想被看門人發現了,報告周大人說小姐跑了。周大人聽了氣急敗壞,趕緊打著燈籠火把追了出來。眼看小張拉著孔瑟過了一座小橋,來到江邊,上了一條小船。等周大人追到海邊,小船已經遠遠地劃走了。

小張和孔瑟的小船在江上漂了很久,終於來到一個美麗的小島。小島上有茂密的樹林,繁盛的花草,還有一座小房子。小張和孔瑟就在這裏住了下來,一天又一天,過著幸福的日子。周大人和那個當官的老頭卻不死心,派了很多人四處打探,發誓非找到小張和孔瑟不可。終於有一天,老頭的手下打探出了那個小島。周大人和老頭帶著人來到了小島,包圍了小房子。周大人在外麵喊著:“孔瑟,趕快出來跟我回家去!”孔瑟在房子裏回答:“這裏就是我的家,我就在我的家裏。”周大人氣得罵道:“你再不出來,我就把這房子燒了,把你們都燒死!”孔瑟和小張不說話,他們隻是默默地互相看著,好像那天在繡樓前互相看著一樣。

周大人命令放火。霎時間小房子熊熊燃燒起來,火光把小島和整個天空都照亮了。最後轟隆一聲,小房子在火裏坍塌了。就在這時候,一對燕子從火焰裏飛了出來,一直飛到半空中,一直飛到很高很高的青天上,一直飛到任何人都抓不到的地方。。。



可以說,在十七、十八世紀的中國外銷瓷裏最受歡迎的是青花瓷,而在青花瓷裏有一種我們今天稱為亭台樓閣的風景圖案又特別流行。盡管每年有大量的商業船隊源源不斷地把這些畫有青花山水樓台圖案的中國瓷器運往歐洲,但高昂的成本使這些瓷器大都隻能成為富人家裏的陳設。到了十八世紀中期伴隨著產業革命的興起,英國人開始在瓷土產區Staffordshire大規模生產半瓷半陶的日用餐具,同時也成功地將雕版印刷技術用於瓷器上的繪畫裝飾。這種工業化生產極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使得印花陶瓷成為日用品市場的主流。

1790年左右,在Staffordshire的一個叫Thomas Minton的瓷器製造人,參照當時中國亭台樓閣圖案設計出了一種雕版印花圖案,叫做柳紋圖式(Willow Pattern)。柳紋圖式幾乎綜合了中國亭台樓閣圖案的所有要素,並且也是將深藍色圖案印在白色的底子上,形成中國青花瓷的效果。為了推銷這種印花圖式的產品,英國瓷商們還為它編造了一個羅曼蒂克的“中國傳說”,就是上麵說的孔瑟和小張的故事。這種柳紋圖式的產品從誕生起,就引起了英國和歐洲大陸中下層家庭極大的興趣,並且這興趣綿綿二百年保持至今。人們給所有繪有這種柳紋圖式的產品起了一個名字:Blue Willow - 青花柳。

經典的青花柳圖式如圖1所示:最右邊有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下有一座三根柱子的樓;樓前有一排籬笆牆;樓左邊有一棵大柳樹,柳樹是左一枝,右三枝;柳樹左邊是一座三孔小橋;小橋上有三個正在往右方走的人,第一個手裏拿根拐杖,第二個手裏抱個箱子,第三個手裏提個燈籠;橋左是一座房子;橋的上方有一條帶蓬小船,船頭站著一個劃漿的人;船的左邊有一個小島,小島上有一座房子;畫麵的正中偏上,有一對鳥,尾巴是剪刀形。



不同於貴族階層所追求的那些昂貴珍稀收藏,自誕生以來青花柳圖案的瓷器就一直是普通百姓所喜愛的日用餐具和陳設品。特別是在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初期,青花柳代表著一種中低階層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追求。在描寫那一時期生活的文學和影視作品裏,青花柳也經常作為一個典型的時代特征而出現。比如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馬利在1909年出版的《綠山牆的安妮》第二部中寫到一次鄉村集會,忙著布置展台的林德太太問安妮:“能從哪兒弄到一套青花柳瓷盤來,好給我們的攤位增添一點古意呢?”再如美國電視劇《草原小屋》裏,鎮上的小雜貨店櫃台上也擺著一套勞拉家買不起的青花柳餐具。而荷蘭作家高羅佩在翻譯了《狄公案》之後還不過癮,自己又寫了一係列狄公的故事。其中1965年寫的一本書就叫The Willow Pattern,中文版譯為《柳園圖》。書的封麵上有一隻打碎的青花瓶子,瓶子上畫的是孔瑟和小張在前麵跑,周大人拿根棍子在後麵追。

說到清中期瓷器,我們習慣於用“乾隆”或者“嘉慶/道光”來表明年份,而西方人說到同時期中國外銷青花瓷時,相應說法是“南京”或者“廣東”。因為在乾隆時期,很多出口瓷上的青花圖案都描繪的是圖2裏那種中國江南風景,被稱為南京圖式(Nanking Pattern)。而就在乾隆晚期,英國人設計了青花柳印花圖式。以此分界,到了嘉慶和道光時期,為了迎合聚集在廣東口岸一帶歐洲商人的需要,中國人又創作出一種以廣東海岸和多株柳樹為主題的圖案,被稱為廣東圖式(Canton Pattern)。青花柳圖式參照的是南京圖式,事實上橋上的三個人也並不是在逃跑和追趕。通過手中器物可以看出,他們隻不過來自中國繪畫中的一些傳統題材:溪山行旅、攜琴訪友,和漁樵耕讀。除了經典的青花柳圖式外,曆史上英國人還製作過一些圖案稍有差異的產品,有的天上沒有小鳥,有的橋上隻有兩個人,被稱為 “雙鳳圖式” “雙樓圖式”等等。很多人認為這些圖案都是源自青花柳圖式,把它們統稱為“青花柳的變體”。



今年夏天,我從一戶小鎮人家買了一箱青花柳瓷器,裏邊有不少英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產品,其中有一些是變體圖案的。秋天又在另一小鎮上買了幾件清中期外銷的南京圖式茶碟。夜闌人靜,把兩套東西放在燈下細看,卻又有一番心得。

圖3是一對外銷茶碟,天上不是傳統的人字型征雁或雙飛燕,而是一對巨大的蝴蝶。在我們的傳統裏,這種蝴蝶應該出現在牡丹花卉圖案上,出現在亭台樓閣上顯然是為了迎合當時外國人趣味和要求。這倒使我突然想到了青花柳的故事。我們中國人聽了那個故事,自然會發現其中牛郎織女、西廂記、梁祝的影子。而當初那些編故事的英國商人一定聽了記了不少中國民間傳說,居然能把這些都揉進一個故事裏,也挺不容易的。



圖4中左邊的是一塊十九世紀末英國青花柳變體盤子,右邊的是一塊十八世紀末中國外銷瓷盤。每個盤子單獨看都很平常,可把它們放在一起,就能看到一個奇妙的景象。原來這個所謂“青花柳變體”並不是青花柳圖式的變體,而是來自原始的南京圖式,而且幾乎把每一座樓閣、每一塊山石、每一棵柳樹、每一個人物都臨摹下來了。那兩隻鳥在清初順治、康熙時期的瓷器上就時常出現,叫做回頭鳥,據說是隱隱寄托了當時人們對明朝的思念。它們也就是青花柳圖式上那兩隻鳥的原型。不過英國人好像不太理解小島四周的卷雲,給排成了一串串珠子似的東西。



圖5是另一組對比,左邊的是英國盤子,右邊的是中國外銷。圖中英國盤子的圖案看起來和它的中國原型更為接近。因為它用了一種19世紀很流行的flow blue技術,即在燒製過程中使藍彩在釉下稍許熔化,流進周邊的白色瓷胎裏,以造成一種類似中國水墨畫的暈染效果。



看著十八世紀中國乾隆時期的原版和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翻版擺在同一張桌子上,感覺很有意思。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老百姓,對美的認識和喜愛是一樣的,對日常生活用品上美麗圖案和顏色的追求是一樣。記得有人批評方文山寫的《青花瓷》歌詞“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裏”,說長江最寬的地方也沒有千萬裏,而且真隔了千萬裏,你也就看不見什麽炊煙了。可現在我想說,我不是確實看見了遠隔了半個地球的炊煙麽?何止千萬裏,這兩股炊煙還相距了上百年呢。

今天,英美有眾多的青花柳愛好者,有很多研究青花柳起源和發展的書籍,有很多定期活動、交流的青花柳組織。真希望有人能把《青花瓷》一歌翻譯成英文,相信青花柳愛好者都會喜歡的: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劉芳【青花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