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更強——蘇聯T-80主站坦克發展始末(ZT)

(2012-05-25 16:16:19) 下一個

沒有更強——蘇聯T-80主站坦克發展始末

(原創內容,估計要寫很長了,已經更新,未完待續)

根據 不會遊泳的鯊魚 兄台的建議,以後以回複的方式更新,將連接貼在首樓,第一樓已經不夠用了

在寫T-80B之前先來個前奏——蘇軍T-80坦克車號識別方式

點看全圖

上圖為列寧格勒軍區1989年的一輛T-80B,在冷戰時期蘇軍坦克部隊的塗裝顏色與二戰時期差不多,都是用的4BO深綠色,但是也有一些改進之處。這種蘇聯官方稱的偽裝綠是一種極深的綠色,在80年代末的時候這種顏色獲得了編號KhS-5146,美國與之相應的顏色是FS 34098號。戰術編號由3位數字組成,以用來表示其單位歸屬。但是蘇軍為了加大敵方情報機構獲取本方情報的難度,故意避免將戰車的編號進行標準化管理,而鼓勵各部隊高一些個性化的編號,同樣事情也發生在防空軍和空軍中,比如讓人眼花繚亂的蘇27編號(紅色36、藍色27等,隻有通過機號的位數能勉強分辨出其為試驗機還是量產機,試驗機的編號是3位,裝備部隊的是2位。說到底現在中國空軍看破紅塵,隻許在機號上做個加減法便能分辨所屬兵種的師、團乃至是該團中的第幾架飛機)。通常情況下,坦克的這三位數分別代表營、連、本車。但是大多數部隊是不在通常情況下之中的,因為用最後一位數不能代表連中的所有車,所以普遍情況是這樣的,第一位代表這是該團中的第幾個連,餘下的兩位代表這是該連中的第幾輛車。蘇軍定期給表現出色的師一級一下的部隊授予近衛的榮譽稱號,這些部隊往往將近衛軍的徽章塗在紅外大燈的燈罩上,但是這不是製式的,是本部隊自己的榮譽象征。

一、從T-64說起

為替代T-54和T-55,哈爾科夫廠1953年開始設計項目430,由5TD柴油機驅動,首次采用複合裝甲,裝甲成分為當時蘇聯鋼鐵科學院的最新技術成果:氧化鋁陶瓷複合裝甲,乘員為3名,裝填手由自動裝彈機代替(這也是蘇聯坦克自動裝彈機的開端),負重輪采用內置減震設計以取代橡膠輪轂減輕重量,裝備一門100mmD-54TS坦克炮。蘇軍認為其威力比T-55上的D-10T和英國的105mmL-7坦克炮小,因此其改裝備115mm的D-68,編號改為項目432,1963年以T-64的編號量產,截止到1969一共生產了1190輛。

點看全圖

英國的酋長坦克裝備了120mm炮,於是蘇聯第九實驗設計局開發了D-81T125mm炮,換裝D-81T的“項目432”改名為“項目434”,量產後就是T-64A。

T-64A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是現代主戰坦克的開端,其總重為37噸,而火力和裝甲均不弱於47噸的美國M60A1,而且防彈外形更好。體積小的主要原因是其發動機艙較小為3.1立方米,而M60A1為7.2立方米。較小的發動機艙也成為之後所有蘇聯坦克的共同特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點成為日後烏拉爾廠改進T-72的動力係統的主要難點。

點看全圖

不過現代的反坦克武器種類繁多,坦克已經成為極其脆弱的目標,像豹2坦克那樣追求機動性我認為是得不償失的,跑得再快也躲不過脫穿,跑不過航空兵,還是裝甲厚點實在些。豹2係列主站坦克那孱弱的裝甲實在不令人放心。

點看全圖

在進攻中裙板這這樣用的,左右60度都綽綽有餘,話說俄國人當年滿腦子都是進攻

1970年的時候5TD柴油機大修間隔時間為300小時,這個問題和自動裝機的可靠性一直困擾著T-64A,幾年後才有所改善,到80年代西部集群的3000多輛T-64中這些已經很少。

此時蘇軍正打算讓下塔吉爾的烏拉爾廠停產T-62,以生產更受歡迎的T-64A。但是,烏拉爾廠自己搞了一個被稱作“烏拉爾坦克”的項目,在裝甲材料上比T-64A的材料便宜的多,這也是蘇聯大規模應用玻璃纖維切割破甲彈射流的開始,發動機室增大到4.2立方米,發動機功率增加了90馬力,也裝備自動裝彈機(蘇聯坦克自動裝彈機的隻有兩種分別被T-72和T-64/80采用,T-72與T-64/80自動裝彈機的不同之處是要推兩次,一次炮彈,一次藥筒)。烏拉爾廠為蘇軍提供了比較便宜的主戰坦克,因此“烏拉爾坦克”在1974投入量產,這就是T-72。

點看全圖

平心而論,T-72要強於當時西方的所有坦克,T-72在冷戰之後開始過時,並且在海灣戰爭中一敗塗地,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則更慘。其實就算是將M1A1HA放到同樣的環境下表現不會比T-72好,M1A1HA那如同紙一樣的頂甲就可以讓車臣武裝分子省去了再打擊蘇製坦克時必須瞄準發動機的麻煩。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武裝分子很多出身於紅軍,因此對於蘇軍坦克比較了解,麵對渾身披掛反應裝甲的蘇製坦克,他們大都是瞄準發動機內側隔壁,射流穿透這層較薄的隔壁就會引爆彈藥。而M1係列隻有正麵裝甲厚,火箭彈打到頂甲完全可以打穿然後殺傷人員。

點看全圖

這就一目了然了,美國的裝甲理論可謂是一桶漿糊

點看全圖

M1的側甲,空心夾層

點看全圖

勒克萊爾,模塊化裝甲的用途

二、蘇軍新型主戰坦克計劃

1971年蘇軍下發了關於1981年之後替代T-64和T-72的主戰坦克的研製命令,前來競標的有列寧格勒基洛夫廠的兩個項目,燃氣輪機的“項目225”和柴油機的”項目226“,車裏雅賓斯克廠的”項目780“,這三個項目都是常規炮塔布局,複合裝甲,都打算用當時還在莫洛托夫開發的D-85坦克炮,而此時這款炮正糾結於該選多大的口徑,130或者122或者125mm。哈爾科夫廠總師莫洛佐夫設計的的”項目450“(編號T-74)就看起來比較先進另類的不知天高地厚了,沒有炮塔,火炮置於車頂,全部成員在底盤裏。次年,列寧格勒拿出了新的”項目258“,車裏雅賓斯克拿出了”項目785“,哈爾科夫將項目450改到了480。之後列寧格勒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燃氣輪機T-64上,車裏雅賓斯克由於領導層調動去一邊打了一會醬油,哈爾科夫廠總師莫洛佐夫年事已高要退休了,再加上隻有工業委員會一個部門喜歡T-74,於是T-74也作罷。

點看全圖

”項目450“,在當時絕對是有點科幻

三、蘇聯對於坦克用燃氣輪機的探索與嚐試

給坦克裝上燃氣輪機的想法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靠渦輪旋轉來提供推力的渦噴發動機早已在噴氣式戰鬥機上得到了應用,但是渦噴發動機畢竟不適合坦克,於是這個想法就成了冷門。直到廣泛應用於直升機動力係統的渦軸發動機開始大規模使用,想把燃氣輪機裝上坦克的人就多了起來,尤其是蘇聯軍方。

燃氣輪機相比於柴油機的主要優點在於提供的動力要強勁得多。缺點是耗油率高,吸入小顆粒後容易損壞葉片(從伊拉克回去的AGT-1500由於吸入過小沙粒損壞相當嚴重,不得不進行大修,在國家地理的關於生產M1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工作時吸入的空氣流量也比柴油機大得多,價格也很昂貴(後文會提到一些對比數據),對於燃料要求高。說到燃料,不得不說“和平使命2010”中俄聯合軍演,當年來的T-80車組死活不加當時中方提供的柴油,雖說GTD-1000既可以燒航空煤油,又可以燒柴油,但是兩種油換裝的時候要用後一種將油路清洗多次,不斷用即將用的油灌滿整個油路再全部放出,再用清潔的將用油如此反複多次才可以,這是個費時又費力的活,估計要是當年他們真用了煤油,第二天準累的半死,後來的解決辦法是給他們用直升機用的航空煤油。

蘇聯對於坦克用燃氣輪機的探索始於1956年,受製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做了多次試驗後發現問題院煤油想象的那麽簡單。60年代早期的實驗結果顯示,當坦克達到公路最大速度時,燃氣輪機的耗油率為240千克每小時,而柴油機為83千克每小時。因此對於燃氣輪機能否上坦克,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

60年代,赫魯曉夫認為重型坦克必然會成為反坦克導彈的靶子,因此叫停了多個重坦項目。這為列寧格勒基洛夫廠和車裏雅賓斯克廠帶來了足夠的人力和物力來研究燃氣輪機坦克,他們就成為日後以列寧格勒為中心的蘇聯燃氣輪機坦克研製機構的核心。

在列寧格勒基洛夫廠和波波夫的第三設計局(KB-3,級別比實驗設計局(OKB)低一級)正準備T-64的量產工作的時候,下塔吉爾的烏拉爾廠發現T-64A用的5TD柴油機問題太多,以至於後者對於當時看來頗具潛力的燃氣輪機產生了興趣,而此時恰好位於列寧格勒的克裏莫夫生產聯合體的伊佐托夫設計局開發了一款適合坦克用的燃氣輪機。

在赫魯曉夫下台後,列寧格勒的坦克生產廠贏來了一個春天,在以勃列日涅夫同誌為核心的蘇共中央(聽著這話怎麽這麽耳熟)也有著十分強大的政治力量,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羅曼諾夫,他是列寧格勒政治集團在克裏姆林宮的代言人。於是燃氣輪機坦克在1968年4月16日正式獲得部長會議批準也是順理成章了。

(以下為本次更新)

伊佐托夫不想直接照搬直升機的發動機裝到坦克上,再者說兩者的使用要求也不盡相同。直升機上的顛簸非常小,當坦克在通過一些比較崎嶇的地形時顛簸就非常嚴重了,坦克炮開炮時產生的晃動也非常之大。說到現在普遍流行的模塊化設計理念,GTD-1000可謂是個蘇聯的先例了,根據軍方的要求,GTD-1000不僅包括發動機,空氣過濾器、油泵、傳動機構、空氣壓縮機都被整合在了一起,這樣做的目的是與燃氣輪機有關的部件可以作為一個單元取出便於維護和更換。1969年5月GTD-1000首次裝車試驗,1970年在卡拉幹發動機廠量產。不過跟俄國航空發動機一樣壽命不長,GTD-1000的大修間隔時間為300小時。

點看全圖

諸多的燃氣輪機試驗車之一,烏拉爾廠的項目166TM,動力是GTD3T,其實是一台直升機發動機

點看全圖

GTD-1000結構圖

點看全圖

GTD-1000的油路係統

四、“219工程”

GTD-1000的首次裝機試驗是在一輛T-64坦克上,這就是“219工程SP1”,也被稱作暴風雨計劃。早期的實驗顯示T-64坦克並不適合這種發動機,主要原因是鋼製負重輪和履帶在高速運行時晃動極為嚴重。因此要為219工程開發新的懸掛係統,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新的懸掛係統並不打算裝上烏拉爾廠T-72,因此也沒有有些人說的的競爭關係。1971年,換裝了新懸掛係統的“219工程”命名為“219工程SP2”。1968至1971年,試驗新的懸掛係統及其子係統的樣車一共有60輛,可見試驗任務之重和方案之多。空氣過濾器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最後的改進方案是加裝了一個帶有橡膠內襯的空氣通道。1973年的試驗向軍方展示出了燃氣輪機坦克相比於T-64的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500小時的使用壽命要求並沒有達到。其實在1972年年末的試驗中顯示,27台發動機隻有19台的壽命勉強達到了300小時。1974年到1975年在伏爾加軍區進行的營級規模部隊試驗隻是向人們展示,GTD-1000的油耗是驚人的,而且可靠性還不盡人意,為了達到450km的基本航程要求就得加大油箱。在“219工程SP8”的時候油耗仍然是T-64A的1.6到1.8倍。蘇聯的坦克生產是落後於其生產計劃的,由於T-64A和T-72項目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一些廠家開始生產T-55和T-62來出口賺匯,主要是為了彌補埃及和敘利亞在1973年贖罪日之戰的中損失的坦克。1975年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拒絕了將219工程投入量產的建議,原因是219工程的耗油率接近T-64A的兩倍,但是在火力和裝甲上並沒有優勢。

目前來看“219工程”很可能麵臨下馬的危險,直到1976年4月終於有了轉機,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去世了,繼任者是烏斯季諾夫。烏斯季諾夫擔任國防部長可謂是打破了蘇聯的傳統,因為他從來沒有擔任過任何野戰部隊的指揮官,但是其從二戰時期就一直掌管著整個國家的國防工業係統。烏斯季諾夫也是60年代中期對於坦克燃氣輪機化的堅定支持者,“219工程”也是其十分鍾愛的一個項目。因此“219工程”在1976年8月6日突然獲準投入量產,編號為T-80。在最近的試驗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也被擱置在一邊,以騰出更多的精力來準備量產工作。他計劃先讓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廠從T-64A轉產到T-80;讓鄂木斯克廠從T-55轉產T-72,但是由於鄂木斯克廠自告奮勇要生產T-80於是鄂木斯克廠成為了T-80的生產廠。後來哈爾科夫廠也從T-64轉產到了T-80,但是那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雖然烏斯季諾夫並不喜歡烏拉爾廠的T-72,但是他認為一種相對便宜的坦克對於蘇軍來說是一種替代T-54、T-55和T-62的不錯選擇,在大戰中也方便大規模生產,因此他並沒有打烏拉爾廠的主意,但是他堅持將最先進的火控係統最先裝備T-80而不是T-72。1976年5月,哈爾科夫廠的總師莫洛佐夫退休了,於是該廠才終於放棄了隻有他們自己看好的T-74NST項目。

T-80的早期型號在火控上與T-64A是相同的,隻不過在炮塔右側加了一個光學測距儀,炮塔也是T-64A炮塔的派生型號。但是由於裝了燃氣輪機,價格就不一樣了,T-80早期型是480000盧布,而T-64A隻有143000盧布。其火控係統實際上已經落後於哈爾科夫廠的最新的T-64B,後者有激光測距儀,而且還能發射9M112M(眼鏡蛇)炮射導彈。因此T-80的初始型號裝備產量並不多,1976到1978年隻有列寧格勒基洛夫廠在生產,根據1990年的解密資料,T-80早期型在烏拉爾山以西隻有112輛,因此可以認為其實際產量在200以下(實際上隻生產了130輛)。T-80的早期型號可以看做是燃氣輪機的驗證車,經過T-80早期型蘇軍坦克部隊了解了燃氣輪機坦克的使用方法和維護方式。對於T-80係列,這僅僅是個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點看全圖

T-80的早期型號,炮塔跟T-64A的差不多,識別特征是炮塔頂部右側的光學測距儀。諸多細節都跟後來的T-80係列不一樣,比如負重輪。產量也很少,隻有130輛。

由此可以看出在蘇聯,一個人對於一個項目的影響大到什麽程度,此時很多人對於當年因為赫魯曉夫偏愛導彈而使得眾多設計局轉產,大量未完工的項目被拋棄的事情記憶猶新,由此可見在蘇聯再充分的論證的效果也比不上一個人的一個想法,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不過幸運的是,烏斯季諾夫是技術官僚,對於坦克的發展方向的認識和把握能力是非常強的,對於坦克工業的發展和軍隊的需求也有著十分充分的認識,因此他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

其實說到耗油率,M1的AGT-1500也好不到哪裏去,但是它出現的年代已經是80年代了,有些人總是想當然的認為西方坦克相比於蘇聯具有優勢,隻要是認真了解過美國和德國坦克發展的人就會發現,美國人對於坦克裝甲的布置方式的認識完全是一桶漿糊,而德國坦克則是裸奔的典型,豹二係列那空空如也的炮塔正麵夾層在任何反坦克武器麵前就像是豆腐一樣柔軟,豹二A4用了閹割版喬巴姆後防護性能能也是一如既往得悲催,有興趣可以看看M1係列除了炮塔正麵和側麵靠前位置有裝甲之外,車體部分則幾乎沒有防護,用三合板的梅卡瓦就更不必說了,隻有挑戰者2的防護性能值得一提。戰後德國坦克從豹1開始的過分追求機動性的歪風邪氣在豹2上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但是我們要知道,在戰場上不需要跑車,因為就算你跑得再快也沒有航空兵快,能保命的還是靠裝甲,而這一點美國人沒有經曆過大規模坦克戰沒有什麽體會,德國人則屬於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至於海灣戰爭中T-72的表現,有幾輛不是被航空兵擊毀的呢?又有多少人都對M1在伊拉克被RPG-7擊穿車體側麵打殘裝彈手的事情隻字不提。在此我並不想卷入那些無聊的爭論,隻求能給出一個客觀的研究結果和評價坦克的正確方式。

我對於西方坦克的裝甲布置方式是不認同的,其裝甲發展和理論在冷戰期間完全落後於蘇聯鋼鐵科學院的相關研究,這個差距大約為10年,因為在喬巴姆裝甲問世的近十年前蘇聯就已經用上了複合甲。對於火控和電子設備以及動力、火炮,我的觀點是在這些方麵蘇聯是落後的,因為有MTU已經將柴油機做到了極致,德國火炮也要優於同時期的蘇聯火炮,尤其是穿甲彈方麵,在已經步入長杆鎢芯彈的時代,由於蘇聯工藝水平的落後,導致了鎢芯鋼套彈這種怪胎的誕生。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