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曆史書靠譜的有多少(3)

(2013-04-11 21:28:03) 下一個
再說一下《史記》作者司馬遷吧。毋庸置疑,他絕對是個才華橫溢、文采飛揚的才子。但是,作為史家最基本的素質他卻不具備。我認為一個好的曆史學家在記錄一段曆史的時候,切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個人喜好摻和進去。那樣出來的絕對不是真實的。而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偏偏把這些忌諱全寫進了他的巨著之中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還在他收集的素材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司馬遷對於漢朝的皇帝顯然很不滿。在他的筆下劉邦是個酒色之徒。特別奇怪這樣的酒色之徒卻有著如此強大的凝聚力,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的長相獨特,也就是所謂的帝王相嗎?這個顯然缺乏說服力。看看他手下的三大功臣張良、蕭何、韓信,哪一個不是文韜武略、懷揣錦繡呢?如果劉邦之是這樣一個酒色之徒,而且又無很強大的背景,很難想象一個小小的亭長會在亂世之中有何作為,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在一次服徭役後看到秦始皇出巡感歎一句“大丈夫就當如此”就可以號召天下了嗎?
當然現在真實的劉邦是怎樣我們是沒有可能知道的啦。所有我們知道的劉邦就是這樣一個司馬遷筆下的一個幸運的酒色小混混,稀裏糊塗地打敗了神勇無敵的項羽,推翻了強大的秦朝,創建了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大漢王朝。
再看看司馬筆下的漢武帝。這個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被他描述成一個整天就是想這封禪、求仙的平庸皇帝。
就這樣,漢武帝也沒把司馬遷怎樣。受宮刑那是另有原因。這事如果是放在清朝,估計司馬老先生掉的可不是區區的小命根子了,不僅他的腦袋再加上他全族的腦袋都可能不保了。
從這點看,漢武帝的胸襟是何等的寬廣呀。
話說司馬遷對漢室劉家如此成見,其實是有曆史原因的。想當初他的祖輩就曾是秦國大將。血洗長平就有他祖輩司馬錯的份。一家出兩代秦國大將,而且距離不是很遠,很難說司馬遷對於秦朝的滅亡沒有惋惜。再加上後來因為李陵一案,他被受宮刑之後,據說當時死的心都有,但卻咬牙堅持了下來。
為什麽?僅僅是因為父親臨終前的囑托,為了完成亡父的遺願嗎?有句話不是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一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oveolivetree 的評論:

嗯,以後如果把諸位的回複匯總一下,一定是一篇高論!
一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歡顏展卷林中閑坐的評論:

嗯,深刻。
loveolivetree 回複 悄悄話 歡顏展卷林中閑坐, 你說的有道理
或許2000年前的古代中國 人煙稀少,天災很多, 人們需要互助義氣, 家族強大好種地,可以理解, 幾千年思想一成不變,中國人在人性社會精神方麵的思考方麵也太懶惰了,
現在人口眾多混亂,交通通訊發達,還孔子那套是不夠的,什麽五講四美做報告發言還行, 究竟雷鋒是罕見,要俺天天學雷鋒先人後己 俺絕對做不到。
中國的國家的土地,財富和利益的保護,沒有延續性,都是一個朝代砸爛另一個朝代,家族/集團的爭奪戰,老百姓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受損
歡顏展卷林中閑坐 回複 悄悄話 「正義」justice 就是個外來觀念,與中國傳統中的「義利之辨」、「義氣」不同。

中國文化沒有深入思考或討論「正義」justice,隻是想自己或家族怎麽功名富貴。上焉者想積德。

希臘文化的重智,與羅馬的重法結合,使西方文化對「正義」justice 有深厚底蘊。
loveolivetree 回複 悄悄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說法就是不好, 一輩子為仇恨活著就是不值得, 父輩的恩怨不應該攤給後輩,除非是為民除害, 當一個國家和民族不以正直正義為榮, 讓邪惡得誌,民眾自己為天行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別說10年, 100年都難說
loveolivetree 回複 悄悄話 古代那個國家都是打打殺殺, 很奇怪的是有的國家廝殺是在家族內部的, 國家利益一直受保護日益加強的, 或者說家族利益和國家利益都受益, 而中國曆史和傳統是家族為大,這也解釋了一切,曆史可以亂寫, 國家財產可以亂貪汙,國家遭殃讓老百姓背罪, 骨子裏沒有winwin的習俗。惡劣自然氣候和人為氣候造成,中國統一2000多年怎麽依然散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