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散曲欣賞,2002

(2012-03-02 12:47:00) 下一個

 散曲是元代在北方出現的新詩體.所謂元曲,包括兩個部分;雜劇(集賓白,科介,曲文三者為一的戲劇)和散曲(一種配合樂律的歌辭).散曲是在民間小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分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小令常用的曲調有50個左右:[憑闌人],[山坡羊],[人月圓];屬於小令與套數兼用的有七十個左右:[天淨沙],[叨叨令]等等.一般來說,除小令專用的曲調外,其它的都可以用於套數中.散曲與傳統的詩詞相比,用韻靈活自由,雖然要一韻到底,但平上去三聲可以互協,也可重複韻腳.同時根據內容的需要和所用的曲調,可以增加襯字,甚至句子.豐富了表現技巧.

 小令,又稱"葉兒",形式短小,自由活潑,通常以一隻曲子(即一個曲調)為一首,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闕詞.若意猶未盡,也可用同一曲調重複.由於每曲可以換韻,所以各自算做一首.也可續寫一,二個別的曲調,稱合調(也稱"帶過曲").合調的曲調必須音律銜接,宮調相同,不得超過三個曲調.每一個曲調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著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例如馬致遠的小令"秋思",用的曲牌是[天淨沙],它的譜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一般來說,,,五字可以通融,可平可仄.,,三句的最後一個字是韻腳,平仄都可互押,不避重韻,句句押韻.下麵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馬致遠先生的小令"秋思":

 [越調]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深得我的喜愛.你看,寥寥幾筆,便把一幅蒼茫蕭瑟秋郊夕照圖展現在人們的麵前.頭三句疊用九個名詞描寫了暮色思歸的烏鴉,安逸自適的居民,旅途勞頓的瘦馬.後二句點繪出遊子飄泊異鄉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之情.

 這裏,[越調]是指宮調名; 天淨沙是指 曲調名.馬致遠先生(1250? ~ 1321), 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元代重要的雜劇家,散曲家.

  套數又叫散套,套曲,大令,是融合並發展了唐宋以來大曲,諸宮調的聯綴方式;即由同一宮調的多首曲牌聯綴而成.全套必須押同一韻,結尾處有尾聲.它的特點是表現力豐富,形式變化多樣.元散曲中常用的套數有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通稱為"九宮".不同的宮調有不同的特點,可表現不同的情調.例如:仙呂宮常表現出清新綿邈之情,而南呂宮則表現出感歎傷悲之感,當然也有例外.散曲專用的套數大約有二十八套,常用約有十套.下麵我們來欣賞張養浩先生的一篇套數 "辭官":

 

[雙調] 新水令  辭官

 張養浩

  急流中勇退不爭多,壓喧煩靜中閑坐.利名場說著逆耳,煙霞疾做了沉坷.若不是天意相合,這清福怎能個!

 [川撥棹] 每日家笑嗬嗬,陶淵明不似我.跳出天羅,占斷煙波.竹塢鬆坡,到處婆娑.倒大來清閑快活,看時節醉了嗬.

 [七弟兄] 唱歌,彈歌,似風魔.把功名富貴都參破.有花有酒有行窩,無煩無惱無災禍.

 [梅花酒]窖年齡又半百過,壯誌消磨.暮景蹉跎,鬢發渾皤.想人生能幾何,歎日月似穿梭.自相度,圖個甚,謾張羅.得磨駝且磨駝.共鄰叟兩三個,無拘束即脾和.

 [收江南] 向花前莫惜醉顏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羅斕未必勝漁蓑.休隻管戀他,急回頭好景亦無多.

 [離亭宴煞] 高竿上本事從邏邏,委實的賽他不過.非是俺全身遠害,免教人信口開喝.我把這勢利絕,農桑課,能理會莊稼過活.青史內不標名,紅塵外便是我.

  張養浩在元代做過監察禦史,也當過禮部尚書.為人清廉耿直,對社會的黑暗,仕途的險惡深有體會,進而棄官歸田,幾次恭請,均不肯出山.這篇套曲是他隱居時所做.[雙調]是指宮調名; 新水令是指 曲牌名. 紫羅斕是指紫色絲織的官服.


曾發表於波士頓美洲時報
2002927日~10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