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到中年,2002

(2012-03-30 07:28:16) 下一個

有人說,中年是一段隻會感慨不會感動,隻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

有人說,中年是一段女人怕問年齡,男人怕問事業的年齡;

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的第二青春,是擺脫繁重的家務重新逍灑自如的年齡;

也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的成熟期,是成果,作品盛開的年齡。

。。。。。。。

何年為中年?以前似乎有個不成文的公認,35歲便算是步入了中年。如今隨著壽命的延長,這個門檻似乎已移到了40

人到中年,大多數人首先能感覺到的便是外表的變化 - “發福”。男人多不十分介意,“發福”後身體更顯魁梧,配上一張紅褐色的臉及額頭上的幾道刀刻般的痕跡,倒也憑添了些威嚴。女人則不然,一經“發福”,原來窈窕的身段,清秀的臉朧被歲月的刻刀雕琢的麵目全非。尤其是麵對日益漸生的白發,不免感歎再三,每每想到青春不再,更不由自主地要倒吸幾口涼氣。然而,伴隨著青春的消失,增長的是閱曆,見識,情趣,理解和寬容。是一種與一切美的事物發生感應的靈性美,氣質美,個性美。黃臉婆也好,大肚漢也罷,都是咳嗽一聲便知涼熱的搭檔。誰能說善良,智慧,開朗,整潔,善解人意,充滿愛心的女人不更具有女人味呢?誰能說穩重,豁達,幽默,有責任心的男人不更具有魅力呢?

說起事業,人在年輕時誰都有一片雄心壯誌,一番宏濟蒼生的報負。然而事業如爬山,除了個人的勤奮,努力,拚博外,更要有“天時地利人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攀登到自己期待的高峰。人到中年,有的人已抵半山或離山頂不遠,自然是每天仍爬山不止,期待著這“登峰造極”,“一覽眾山小”的陶醉。有的人因故仍在山底,或是“臥薪嚐膽”等待東山再起;或是掙錢養家安逸於自己手創的小天地裏。實際上無論上述哪種情況,成熟男人的重要魅力在於責任心。在於一種徹底擺脫青年時代尚存的依賴心而散發出的一種安全感,信任感及對父母的責任感。中年人的學問在哪裏?在腦子裏,在書本和筆記中,在社會,在大自然。豐富的經曆及經驗使中年人能沉著麵對眾人的期待;措施得力,帷幄自如,判斷敏銳。無論公事,私事,朋友的事,隻要用心去幹,總是幹的有板有眼。且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專一行。誰又能說這樣的男人就沒有事業呢?

再者是交友,誠然,中年人不如青年易於交友。世故的深沉,人情的磨煉,尤其是漂洋過海,幾經輾轉,友情這棵樹上便更是一片凋零。相對之際,誰也難掏出心靈深處的那片真情。然而,中年人一旦交上知心的朋友,絕不僅僅是夜雨西窗,烹茶剪燭:聊讀書的樂趣,品藝術的奇妙,悟變幻的世途,道生命的甘苦;更多的是心靈的共鳴,性格的默鍥,其趣味之深厚也絕不是青年時代可比的。

步入中年,青澀的生命之果已漸漸成熟,熱血沸騰的人生搏鬥也轉入到相對平穩的階段。事業的拚刺,社會的責任,家庭的重任均已溶化為日常生活的三部曲。以往的對峙正在消失,時常矛盾的身心靈肉也趨於和諧。此外中年人讀書比較廣博,對聖賢的教訓,前人的遺謨均有領悟,倒有了一種“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灑脫和幽默。做人還是要有一點幽默才好,幽默雖不是人人具有,而欣賞幽默的能力卻是可以培養的。

人到中年,自然有中年人的煩惱。首先是血氣漸衰,雙眼昏花,病痛增多,對氣候的抗拒力減弱,尤其是精力遠不如從前。稍稍熬上幾個夜加上幾天班便不勝勞累,並不是睡個好覺就能補得回的。其次是記憶力的衰退。無論什麽書,讀後幾天便淡去了許多,接下來連影子也日漸模糊。尤其是那些個單詞,個個機靈,抓住了它,它便乖乖地呆在你的腦子裏,幾日不用便溜之大吉,隻剩得它認得你,你卻分不清它。

中年人比較容易沮喪,似乎什麽都經曆過,什麽都品嚐過,什麽都看穿看透了。現實呢,不過如此而已;理想呢,大半虛無渺茫。人生的意義雖難省悟,也算是悟了個差不多。

中年人看起來似乎無年輕人那般的喜怒哀樂,實際上中年人的感情比年輕人更深沉,不動則已,動起來連自己都會害怕。尤其是生離死別,那份悲哀,那份傷感,不是時間這味藥可以醫治的。

中年人需要忍辱負重,到了這個年齡大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即便是天塌下來了也要自己去頂。對老人,除掛念他們的冷暖外,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感情有所依,終身有所靠;急他們所急,憂他們所憂,樂他們所樂,講究的是個孝字。對子女則是耐心,西方成長起來的孩子大都個性強,主意大,對事情有其獨特的看法,代溝和反叛心理也大。這交心,知心,連心的任務隻有靠父母的愛心,寬容心,理解心來完成。從經濟上來說,奮鬥到這個年齡的中年人大部分人都已買房置地,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還貸款外,更肩負著贍養父母供養子女的重任。年邁的父母此時大都已失去了勞動力甚至無退休金,如何使老人經濟上無憂無慮,生活上安逸舒適自然是我們中年人的責任和義務。再者是大學在望,錢糧先行,中國的父母大都希望子女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哪怕是砸鍋賣鐵也是在所不惜的。

。。。。。。

中年人的快樂也好,中年人的苦惱也罷,都是人生道路上不能避免的,無論你是極積樂觀地去麵對還是消極悲觀地去承受。想想看,如果我們把麵臨的每一個困難都看做是一次次人生道路上的挑戰,以主動應戰的情緒去接受它,克服它,那麽這種拚搏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也是令人心慰的。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被動地去麵對困難,整日嗨聲歎氣,怨聲載道,除給自己增加一份新的煩惱外,並無半點作用。好似我們去打針,即便是緊張,擔憂,怕痛仍要打,而且越緊張越疼,何不放鬆一點,瀟灑地來幾針?

青年人生活在將來,老年人生活在過去,中年人則生活於現在。現實的生活全在於我們如何去對待,去處理。如果說人的一生也有四季之分,那麽中年或許該屬於秋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枝頭累累,果香撲鼻,隻要你用心去品味,總能發現許多新的驚喜,新的收獲。

中年朋友們,日子過到這會兒,似乎也該品出些味來:酸甜苦辣,回味無窮,不是嗎?




曾發表於波士頓記事報200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