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芳華”憑什麽驚動皇上(據說曾經驚動中宣部)還贏得草民,是因為打開了潘多拉盒子。憑著三十九年的時空間隔抓住了觀眾。也就是說,把文革那種生活活靈活現再次展現給大庭廣眾,讓老人溫故知新,讓新人(80後以後)首次打開眼界,一飽眼福。因此,題材難得,場麵氣派。誰拍也一樣好看,因為是久旱逢甘雨,物以稀為貴,觀眾們催之若騖,抓住了機遇嘛。問題就在於,著名導演的眼光就是與別人不一樣。
我初次看了一遍電影,似乎並沒有被打動。說實話,講文革題材,芙蓉鎮應該輕取芳華,但是那時候大家對文革的故事記憶猶新,所以沒有那麽大的感覺。再說但是幾個新一代導演(張憶謀)還乳臭未幹,但他的“活著”很棒。而老牌大導演,比如謝晉,是老當益壯,爐火純青。隨著張憶謀陳凱歌等等的退出曆史舞台,現在導演界青黃不接。唯一可以支撐的就是馮小剛達人了。
於是,注意一些評論之後再看一遍,立馬有所領悟,片子確實不錯。立意較高,為了讓當代人對於民族的磨練經曆有所體驗,編劇和導演獨具匠心,力爭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把一個跨度達四十年,人物多達四十的場麵,綁架(包裝)在一起。正因為如此,一個主要敗筆是人物眾多,場麵巨大,而選擇的演員沒有特色。中國影壇和歌壇都是漂亮則上,一靚遮百醜。所以看完了仍然對於人物難以分清。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全找一些漂亮男女,失去特色,看了半天名字和形象對不上號。比比中國的空姐和美國空中老姨吧!
此外,也沒有必要把每個人都交代那麽具體。人物多了,時間又短,怎麽可能讓主角突出。所以本片的主角形象不豐滿,主要是他們的對話少了,沉默寡言,還被一些無關緊要的角色和一些無足輕重的場景稀釋掉了。
當然,影片中還有一些假的地方,包括人們注意到的軍人還留著長發,女子穿得相當的前沿,尤其是文革還沒有完結時。我印象中那時候女人穿著長褲子,要不是長裙,也不是短褲。還有上身的T衫也短,所以肚臍眼一跳一路,似乎很前沿。而且,好像那時候乳罩也不普及,但是影片為吸引眼球多次排洗澡場麵。其實,電影的假本來是無可厚非,就像小說是編的,誰在乎真實性?文學藝術大抵就是高於生活,隻有是源於生活就行,好看就行,何必求全責備涅!
說完不好的,再說好的。芳華的最大特色是打開潘多拉盒子,把一些人們早已遺忘了的東西,陳年老醋打開,讓人呼吸那種酸味,唏噓不已。與西方的威士忌和中國的百年老窖,異曲同工。是的,馮小剛同誌讓當年的紅色恐怖再現(所以中共宣傳部審查時差一點過不了關),給同時代人一個溫故知新的機會,給現代人一個啟蒙教育的時刻。所以無論男女老幼都喜聞樂見。一時間全國人民萬人空巷去看此電影,一下子票房價值刷新紀錄。而且媒體人更是忙不暇接,自由媒體和網上聲音不絕於耳,尤其是自由網絡發言者踴躍發聲,鋪天蓋地,一浪高過一浪。盡管褒貶不一,但是一定有觸動評論人靈魂深處的東西,得到了共鳴,否則哪能得到如此這般的器重?
由於評論多多,我不想重複別人的觀點。隻是談談自己的幾個初步印象。其實我也是兩個兒子聖誕夜晚要看張藝謀的老片“英雄”時我才不得不采取一回家長製,與其看那麽破的次品,還不如看看咱們中國人熱評的“芳華”吧。盡管他們有些不情願,還是換上了我喜歡並且毫無保留推薦的“芳華”。
事後諸葛亮,此番用意還真的投桃報李。至少在這兩個香蕉人身上產生了一些震蕩,或許有些共鳴。看罷,寂靜無聲,久久不語。真是歪打正著,我平常那麽諄諄告誡,毫無用處,此番無意插柳,看來有收獲,憶苦思甜,他們受到了深刻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的教育。我一時自鳴得意,將來他們要是不聽話,不努力。我就可以拿芳華說事了。以往也不是沒有提及俺們老父的悲慘世界。但是那是隔靴搔癢,對牛彈琴。他們難以有想象的空間。蓋因當年我沒有攝像係統把悲慘故事記錄下來。所以老馮,謝謝您,勞苦功高,為我們大家教育革命後代省了不少事。
但是,一片鶯歌燕舞之中,讓人氣憤填膺的是竟然有人說嚴歌苓是一個心理陰暗的老婦,“並用陰暗的心理去掃視那些仍然熱情洋溢的人們,並得到和她同樣的人們的歡迎。”我認為這是莫須有的罪名。芳華揭露的實際上並不是文革最悲劇的時刻,相反是相對柔和的階段。在文革後期由於鄧小平已經開始扭轉乾坤,修正主義回潮,各方麵都在恢複。人們已經沒有那麽瘋狂,那麽殘酷。我自己的切身經曆都要比這個故事難受。而且部隊文工團實際上比起草莽低層不知要好多少倍。演員們,幹的活路不重,吃得不差,還有每天洗澡的優良條件。我自己寫悲劇父親盡管隻有三言兩語,其人文環境和生活場景之殘酷和惡劣,已經不必重敘。
但是如今多年過去,還有人抱著毛澤東的陰魂不放,實在是匪夷所思。兩個非常不同性格的人可以產生愛情。也是實在有些牽強,但是事實可能差不多,隻不過大部分那時候的人都沒有透明度。大家都是暗戀,一透明,就會像劉鋒一樣倒黴,管你是不是雷鋒。因為人類的命運就是這樣,最合適於自己的人,又往往看不上眼。以至於讓人白白浪費了青春。正所謂的好事多磨。但是屬於自己的別人拿也拿不走。因此劉鋒和何一萍的最後結尾,真實度盡管不大,但尚入情入理。
我認為一個成功之處是何一萍的性格特質是非常典型的。中國人大部分屬於這一類,中庸,軟弱,忍讓,沉默寡言,但是心中不認輸,憋了一股勁,就是不認錯。在和平環境發倒發揮不出優勢,但是到了你死我活的殘酷的戰場上,剛烈的性格就顯示出來。因為時勢造英雄,那個環境呼籲人性的真實,所以劉鋒也很適合戰爭環境(拍攝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個不自然的SWITCH)。盡管兩個人的外表性格不一樣,但是內心中的特點卻是如此的相近,才有了兩人最終走到一起,令人憐惜同時滿意的結局。其實他們一開始就很合適,為什麽編緝不按常理出牌給他們早一些機會,談談戀愛?
還有重要一些細節是小人物可敬。那個十六歲從軍,戰鬥受到嚴重燒傷,以至於不治而死。他死前的幾句話,感人至深:我體諒媽媽,她不用來看我。但是明年清明通知我的三個姐姐讓她們來,否則人家認為我是孤兒。盡管這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送死的士兵仍然高尚,但是他們也多麽可憐。如果現在美朝再次宣戰。中國還會那麽愚蠢嗎?咱們不得不問,毛澤東是真的偉大,還是為了他個人形象而犧牲了咱們成千上萬的英雄兒女?
最後,我要讚美一下鄰近結尾時。本來已經成為戰鬥英雄的何一萍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再次看到別人翩翩起舞跳起“沂蒙頌”,她再也不能抑製自己的激情,走出戲院自己一個人跳了起來,一鼓作氣,直到芳汗淋漓才罷休。是的,那一生鍾愛的舞蹈藝術,可就是沒有機會施展才華。終於由於心理疾病得到命運的解脫,她可以不受別人指手劃腳的評論,不受妖言惑眾的誹謗。她終於做了一回大寫的人。
我有一個極大的遺憾,其實何一萍的喊冤叫屈並不是出於她的家庭出身和成份,而是她與眾不同的性格。如果把她身世揭開,反而可以讓人們徹底懂得是文化大革命的階級鬥爭把人們的靈魂扭曲了。無論中國現在有多少不滿意,不少國人堅信再搞文革已經不可能了。這是時代的進步。能夠讓何一萍此類角色走上舞台,本身就表明文革是被否定了的!
好人薄命,因為為不夠心狠手辣,以為好人之心度壞人之腹。
pokemama 發表評論於 2017-12-27 15:28:37
“不少國人堅信再搞文革已經不可能了”。真這樣就好了!我看難說,那些天性裏帶來的惡人,一定還是會上串下跳,唯恐世人埋沒了他們。記得文革初期有位老區出來的幹部和我說:“造反派就是當年土改開始時最早最積極出來的是那幫二流子”。我相信是真的。
好人薄命,因為為不夠心狠手辣,以為好人之心度壞人之腹。
pokemama 發表評論於 2017-12-27 15:28:37
“不少國人堅信再搞文革已經不可能了”。真這樣就好了!我看難說,那些天性裏帶來的惡人,一定還是會上串下跳,唯恐世人埋沒了他們。記得文革初期有位老區出來的幹部和我說:“造反派就是當年土改開始時最早最積極出來的是那幫二流子”。我相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