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我們應該借捧紅棒打青年科學家韓春雨的悲劇(才開頭涅),整頓清理中國惡劣的學術環境。
今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報道河北科大副教授韓春雨實驗室的基因編輯新技術NgAgo,發現在靶向的位置可以產生基因突變,推斷有較高應用價值。如果確認有效,也許是CRISPR-CAS之後的基因編輯領域的又一突破。國人一時興高采烈,以為是像屠呦呦一樣又一個世界級成果-諾貝爾獎的引子。網絡雜誌《知識分子》微信公號(由饒毅與魯白、謝宇合辦)寫了文章,立即把韓春雨成果引入全國人民的眼簾,給中國科技界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個月後就有人因為不能重複該結果而對韓春雨實驗的真實性質疑。澳大利亞科學家巴爾焦起初說他能夠重複實驗,後來又否定了其可重複性。他還說“即使可以重複,也太具有挑戰性,不值得去用。它不會超過CRISPR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 由於曾經有過鋪天蓋地的叫好聲,名聲在外的韓春雨很快陷入難堪的境地,事情進一步發酵,2個月後質疑聲此起彼伏,韓春雨陷入萬人空巷的打擊之中。
我想說,經過超過半個世紀努力,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奮鬥的中國與當年那個封建製度仍然沒有太大的差別。人民要想鹹魚翻身,作自己的主人。中國人必須得到民主的精髓,即自由和講理才行。自由是信仰自由,言論自由,講理是按規則辦事,按民主法規行事。
但是中國人的思維是呆板的,包括一些曾經在海外留學,現在回到大陸的名人饒毅等也是仍然在封建社會毒害的環境中鑄就了一套定向思維。《知識分子》成了害人精,它迅速的播撒不負責任的評論,以為中國科學不是靠艱苦奮鬥,而是通過你追我捧,就可以屹立在世界東方。當時屠呦呦諾貝爾獎,基本上是中國人輿論造勢贏來的。
其實這個NgAgo與CAS9技術差別不是一般大,就像咱們說的毛澤東是中國幾千年出一個,世界幾百年出一個。NgAgo也許明天又會出來一個,去年CPF1就曾經被人認為可能是另一個CAS9。幸好是在美國,沒有人大勢炒作。CPF1既沒有入天堂,也不至於下地獄。在中國情況就不一樣了;媒體不懂學問,政治家也不懂學問,何苦要摻和科研中來呢。即使科學家,不是本行道,也不清楚NgAgo具體達到了什麽科學水平和價值,不應該貿然評論。
還好中國科學界還有明智者。中科院院士裴鋼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爭議在科學史上並不鮮見,現階段任何過度的臆測和揣測都是沒有意義的。科學的東西還是要靠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需要時間來檢驗。老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基因編輯研究的斯丹賽公司肖磊道:一般而言科學實驗有著許多細節,需要時間去重複。即使所有的科學家包括韓春雨本人都無法重複這一實驗,也還有兩種情形,一是有意造假,二是無意錯誤。因為科學實驗也有失誤的時候。現在的爭議雙方證據都不夠充分,準確的結論隻能在按學術界既定流程開展調查後才能得出。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
因此,此事件的深刻教訓就是急功近利。對展露頭角的新生事物,任何捧殺和棒殺,對於科學研究人員特別是年輕人來說都是不利的。此外,政治和社會的過度幹預,也會影響科學的正常發展。科學有自我糾錯的能力,會在反複實踐過程中,找到真理修正錯誤。
在中國政治與教育、研究不分,往往利用一些政治手腕來壓製或抬高一些東西,我覺得是不應當的。隻要領導講過某個人好的,別人就不敢再說他不行。中國學術界必須大力在改善學術環境。美國科學院曾經打算選拔韓國的黃禹錫做海外院士,以認可他在克隆狗和幹細胞係作出的成就。不久後韓國政府指出黃禹錫的研究有問題,於是海外院士沒有給他。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也是一樣。中國科學家如果有領導人保護,即使有學術問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過,NgAgo還是有了匿名支持者(包括我自己在內,不過我是同情弱者)。《自然》新聞的報道一位獨立於韓春雨實驗室的中國科學家表示,他的實驗室發現NgAgo在靶向的位置可以產生基因突變。這位科學家補充說,編輯的過程不如CRISPR /Cas9高效,需要提高效率。他告訴《自然》新聞。還有另外兩位要求匿名的中國科學家向《自然》新聞表示,他們最初的結果顯示NgAgo有效,但還需要進一步更多的測序確認。
科學家一般不會主動做成功還是失敗的聲明。“無論做出來還是做不出來,都是需要嚴格的數據去證明。如果誰沒做出來,也是不方便提,因為今天做不出來不一定明天還做不出來。”一個重要因素大家必須明白,科學需要時間的證明,隻要歲月才能證實真正的發現。即使是謬誤也需要時間去否定,大家(尤其是旁觀者)不要輕易發言。
《自然·生物技術》發言人就韓春雨事件發表策略性聲明:“對於人們提出的任何關於論文的疑慮都會認真對待,並加以慎重考慮。本刊將按照既定流程調查此事。作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發表論文的條件之一,作者須將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的實驗流程及時向讀者提供,不可加以不當限製。”
我情願相信韓春雨的結果是認真研究得來的。我隻希望大家保持沉默,給那些真正具有創新精神的年輕科學家多點寬鬆的科研環境。另外,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人重複,方舟子及其網站的幹預也早了些。我們既不要大力吹捧(韓春雨害得慘的原因是過早的吹捧),更不能隨意打壓。中國科學界經不起折騰了。
It doesn't matter, beside the point.
誠信 發表評論於 2016-08-14 20:50:24
我本人從事信息科學,我們提供 downloadable software 支持算法創新。
我一直很困惑的是,Nature 怎麽會發表韓教授的文章? Given the facts that:
(
我一直很困惑的是,Nature 怎麽會發表韓教授的文章? Given the facts that:
(1) 他和他的 affiliation 都是無名小卒;
(2) 他的文章裏內容意義重大,能夠引起重視和爭議;
(3)Reproducibility is not confirmed.
能否有明白人幫忙解惑一下? Thanks in adv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