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發現一個新的自己
個人資料
小思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科學出路何在?且看化學諾獎

(2015-10-08 19:27:37) 下一個

 

昨天諾貝爾化學獎出爐,由於沒有國人獲獎,網上一片寂寞。竊以為,諾貝爾化學獎才是破解科學迷津的契機,可以給中國科學家和中國政府部門(教育部,科技部)提供科學的方向和目標。沿著此路走下去,中國人想不得獎都不行。同學們問道,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是怎麽一回事?為什麽如此重要?

如果不信,請您搬一個小小凳子兒,聽我細細道來原委。今年化學炸藥包由三位科學家 — 托馬斯 · 林達爾(LINDAHL),保羅·莫德裏奇(MODRICH)、阿齊茲·桑賈爾(SANCAR)抱回家了,用以表彰他們在DNA修複的細胞機製方麵的研究。
 
最近些年,諾貝爾化學獎有點像生物醫學獎,每每與大分子、和生物有關的成果有關,可憐那些苦命的大化學家們,生不逢時倒黴了。一方麵可能是化學小分子都沒搞頭了,另一方麵科學的發展有時各科間的界限也很難劃清,然而最主要原因乃本世紀是真正的生物醫學世紀,所以化學炸藥向生物(化學)嚴重的傾斜。還好,居裏夫人母女都早已仙逝,如果還在,我向老習保證她們照樣拿不到諾貝爾獎。

今年獲得化學炸藥三位研究者的工作獨立進行,發現了不同細胞DNA修複的機製,是大機製相同(剪切修複)但細節不同的科學問題。托馬斯 · 林達爾揭示 DNA 經曆了環境不斷的攻擊後,細胞在分子水平以BASE EXCISION REPAIR方式來修補這種損傷。托馬斯 · 林達爾生於 1938 年,是一名瑞典公民。Modrich,1946 年出生,是一名美國公民。他發現單個核苷酸錯配修複過程來減少人體病患。出生於1946年的阿齊茲Sancar具有土耳其和美國雙重國籍。阿齊茲證明細胞如何使用核苷酸切除修複來彌補我們身體內細胞的 DNA 損傷。

三個人都與美國的發達和自由的科研環境密不可分。MODRICH在杜克大學任教,SANKAR在北卡大學工作。現在英國工作的林達爾曾經在美國的Princeton和Rockefeller大學作過博士後研究,為科研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石。英國教授的工作是一個非常輕鬆愉快的職業,盡管經費有限,國家的規模也不大,科技成果卻層出不窮,炸藥獎累累光顧。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在上世紀70年代,林達爾打破常規,發現了不同於常理的現象。他的工作具有極大原創性,廣泛而且深遠的影響力(Great originality, breadth and lasting influence)。他說道:“DNA在衰變如果不修複,地球上的生命不可能延續”。他報道了細胞不斷使用堿基切除修複阻止DNA衰變和防止DNA遺傳信息的消失。林達爾認為,癌症可能是一種疾病的基因組不穩定和 DNA 損傷造成。“如果知道了DNA破壞和修複的原理,我們就能夠發明一些不傷害正常細胞專門殺死癌細胞的方法。”

科學發展原創重要,但原創並不要求把原理解釋清楚,眾人拾柴火焰高,後麵加塞進來的研究人員很重要。後來者居上,幫助解決許多難題,促進了研究的成功。有趣的是本人的科學興趣與今年化學獎的研究聯係緊密。盡管我們自己團隊勢單力薄,貢獻不是那麽大,但是多少促成了幾位得到諾貝爾獎。聚沙成塔,積水成河嘛。應該提到的是今年的預測也包括了STEPHEN ELLEDGE等從事的DNA損傷反應,他和另一位科學家Evelyn Witkin (Rutgers University)得到了今年的LASKAR大獎。本來呼聲甚高,由於諾貝爾很少在相近領域重複授獎,DNA修複得了獎,估計他們DNA損傷反應的工作得獎的希望渺茫。

為了中國科學界真正認識到諾貝爾獎的風向和評獎思路。不妨把筆鋒轉一下,借此機會談談兩個重要問題:諾貝爾獎勵原則和近期新動向。其基本原則是世界性的基礎科學進展可以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預防,治療並戰勝某些疑難病症。由於驗證需要時日,往往要等待很長時間,甚至30-40年(如今年的醫學和化學獎)。近期傾向快速獎勵某些特大技術發明,可以用於生物醫學基礎研究,也可以改造人類的健康。可以從去年的化學獎表明,超級精度解析細胞結構的顯微鏡的發明者獲獎距技術出現時間不太長。盡管莊小威貢獻很大,與炸藥擦肩而過,但是她年輕氣盛,風頭正健。還有回馬槍可殺。

今年另一個可以得化學或醫學獎的項目是CRISPR-CAS9技術的開發,2012發明到今天才剛三年。技術發明者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已經斬獲好幾個大獎,包括2014年最大科學進展之一,而且她們還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筆者最近在學術會議上與她們有近距離的接觸和對話。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夠得到炸藥的光顧。值得提到的是MIT華人青年科學家FENG ZHANG在此領域貢獻也很大,但不是原創,得獎機會不大(盡管不能排除)。

那麽這些化學獎的研究故事與中國科技的關係何在?筆者認為,DNA修複獲獎表明,原創要早,開始於1970年代。而且相當一段時間並非是大熱門。所以從國家層麵來講,應該鼓勵科學研究範圍要寬,興趣要廣,研究自己特別有興趣的東西,而不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跑。為此,小學就要給學生們自由活動空間和思考的地盤。要開辟一片片的新天地,如果是真正的有價值的原創工作,剛開始不一定熱,後來一定能夠吸引別人來一起幹。隻有國家範圍內開拓性的研究多了,才有可能產生最有意義和應用前景的原創作品,才有更多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機會。否則得上一兩個,就沒有戲了,下一次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馬月呢?

中國人對衡量科研論文的影響因子十分看重,與美國相比,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更為重視文章的影響力。事實上,不少原創性的工作不一定能發表在高影響因子(比如自然,科學卻喜歡時髦的,高影響因子的東東)。不過,即使在美國,評基金與文章也掛鉤了,所以跟風現象連美國也不能幸免,國內不可能完全避免。要盡量減少而已。尤其目前經費緊張,競爭激烈,我想美國人近十年來的科研要受到影響。不過諾貝爾獎有嚴重滯後效應,究竟影響多大?目前還未可知涅。

國人必須靜下心來,考慮那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如某些疑難病的機製和治療方法,包括中藥成份的提取和鑒定,在某些難治疾病中的應用。經過一定積累,也要進攻一些很基礎和艱深的課題。當然,現代科學需要集體奮鬥,60年代青蒿素研究給我們的啟示是集體攻關,與政治體製和國家經濟關係並不大。隻是老中們互相支持,團結協作的精神還不夠,窩裏鬥仍然存在。如果老中注意克服這些毛病,還是有希望的。再者,應當還我科研領域一片淨土,國家注意培養一些有能力,有雄心,清心寡欲,坐得住,兩耳不問窗外事,一心一意搞科技人才。對於科研好苗子,要不惜一切代價,重點培養,給以最好的條件支持。題外話,國人尚需克服浮躁和弄虛作假的陋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支持匆匆客 !!!!
小思維 回複 悄悄話 能人好像很多嘛! 深謝各位大人光臨,久違了。希望有一個愉快的秋冬。諾貝爾獎隻是衡量科研水平標準之一。而且真正的好貨也不一定弄得到獎金。得到獎金的也不一定完全是名至實歸。真正的高大上的成果,原創的東西,不一定需要別人的肯定。金子總是要閃光的,無論放在什麽地方!用諾貝爾獎來說事是省事,是趁著一周旋風似的熱潮瞎評。大家不要期望太高。
行者一路歌 回複 悄悄話 支持匆匆客 !!!!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說得都對,但是你說得這些前提能實現嗎?還是慶祝清華超越麻省理工吧。別那麽較真,其實也不難嗎。嗬嗬
Makeitbetter 回複 悄悄話 同感!說的好!
-------------
客 發表評論於 2015-10-09 08:02:32
科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得獎,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界的真諦。諾獎也不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標尺。離開了科學界的基礎研究去談什麽成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短視。
這種觀點與當前國內那種浮躁心理是如出一轍。真正能出成果的隻是少數,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是在那裏默默無聞地貢獻了終生。如果一切以成名為目的,整個科學研究就會充滿了名利,和銅臭氣,毀了科研的真正目的。
飄飄欲仙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科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得獎,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界的真諦。諾獎也不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標尺。離開了科學界的基礎研究去談什麽成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短視。
這種觀點與當前國內那種浮躁心理是如出一轍。真正能出成果的隻是少數,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是在那裏默默無聞地貢獻了終生。如果一切以成名為目的,整個科學研究就會充滿了名利,和銅臭氣,毀了科研的真正目的。
VATraveler 回複 悄悄話 Great suggestions. However, the issues that you mentioned existing in Chinese scientific/research society are the results of a much bigger problem -- the system! It includes the education from K, talent 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 ways to perceive or measure the success, and even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general. Just look at Japan if you will. The difference dates back to more than a generatio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