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發現一個新的自己
個人資料
小思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近距離接觸同性戀者

(2014-11-16 00:48:48) 下一個
故事的起始與GAY沒有任何關係。我像往常一樣,乘飛機又給旁坐聊上嗑了。前麵講的都是“豔遇”的女性,似乎專寫男女八卦,說無聊之齋。出差在外隨機組合,男女各半,因而我今天介紹的對象是個爺們,大約兩個半小時(共坐3個時辰)中的閑談中,他是正宗的爺們一個。

我公布和爺們聊天目的是避嫌,以免人家把我當成莫泊桑<<漂亮朋友>>裏的杜洛華,專門和貴族婦人廝混,以便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可惜我相貌平庸,氣質一般,有談不上才華橫溢,穿戴亦普通。缺乏杜洛華的“殺手鐧”——“漂亮”。我不過是天隨人願,上帝派誰來和我坐,我就和他“聊以自慰”,促膝談心。

我在“十一”國慶節出差回門,就同這位爺們談得投機,深入,接上了地氣。他坐在我的left側,靠近中道,我在中間,右側還有一位女士。由於這位男士健談,基本上沒有女的插嘴機會,沒她的啥事兒。

這位男士名叫TOM(湯姆),大約55歲(猜的,沒有問)。他個子較高,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可說是一表人才,而且穿戴的非常得體,很整潔的西裝,一看就是一個白領。而且非常的健談,基本上我問他一句他答十句,恨不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股腦兒和盤托出。他有比較豐富的閱曆和經驗,是有複雜經曆的人。大學畢業起先在銀行裏作小職員,他說去金融界純粹是投錯胎,擇業時毛毛草草,很快感覺到選得不正確。

他於是決定改頭換麵,選啥事兒呢?他突然發現特喜歡和人打交道,心裏壓根兒就想當心理治療和谘詢醫生。因此不久辭掉銀行工作,轉去學習心理醫生專業,運氣不錯,一路順風,沒有遇到什麽大的困難就拿到了文憑。畢業後到一個私營醫院幹起醫生的活來。這裏稍微介紹一下,他是得到了PHD可以給心理病人谘詢,尤其專長於幫啞巴學說話。但不是人們常說的內外婦產兒各科那種傳統意義的醫生。不過也是比較不錯的專業,工作性質輕鬆,工作時間自由,責任和壓力不大,收入還不菲。

後來又輾轉到了政府所屬的大型醫院工作,一幹就是20年,幾年前紅運來臨,被提拔為管理人員,掌管醫院布局和發展方麵的工作。這個結局才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標,我覺得他還有發展空間。他覺得是那種天生的管理人才,而且很喜歡現在坐在辦公室,這裏開會,那裏出差,指導工作,製定一些方針,方案。另外和上下左右各種階層的人士打交道,其實不容易,但他似乎如履平地,舉重若輕,處理得四平八穩。每天過得都很有意思。這回出差就是出席中西部大區域,心理醫院行政管理會議(在SAN ANTONIO)完畢回家。他還講到,為了有和人打交道的機會,他選擇了行政而不是像其他醫生,按步就班的前進,直到當最好的醫生。管理是他早年心裏默定奪的人生目標,而且還輕而易舉的實現了,感謝主給我命運的巧妙安排!

說起業餘愛好,他特別喜歡旅遊,尤其是出國玩兒。邀上同伴(PARTNER)。我問都去過哪裏?他說法國。還有哪裏,我又問道。法國,他答道。哈哈,法國為啥老法國,我又說。法國有什麽不好的嗎?我每隔十年去一回。
都有什麽變化嗎?我問道。九十年代去時富裕,現在變化大,變得窮了。為什麽?我問。不知道,反正建設沒進步,房子建築破舊了,並且隨處可見到要飯的人。嘿嘿。我又問:在哪裏?巴黎和其他城市都一個樣,窮了。不過我喜歡,還要去的。(我想,這就是美國人的旅遊,中國人以玩得風聲水起唯妙,追求見多識廣,花樣翻新,哪裏會老跑到一個貧窮的地方去遭罪呢?)

突然我又問道,您的孩子有多大了。他似有些意外,停頓一下,略有些羞澀的說沒有孩子。我是一個GAY。那就是我為什麽和我的男伴兒出遊嘛!我煞是吃驚,因為我們聊了2個時辰,一點也沒有懷疑他是我們一樣的正常性定位的男性,沒有絲毫的歪膩(也許我在此方麵不敏感)。可是他卻斬釘截鐵的強調他是GAY。已經40多年啦,習以為常。很喜歡(應當是LOVE)他的搭擋呃。

我似有所悟。曾幾何時,GAY不僅在中國,而且在西方都諱莫如深的字眼,一般人都不會在公共場合暴露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最近一兩年,人們的容忍度增大了不少,運動員,演員,一些行政官員相繼大膽公開宣稱自己是GAY。真是驚歎時代的進步呀。

今兒個我又長了些見識,GAY就在我們中間,我們大部分時候都不可能去問這種隱私。他們也是凡夫俗子的人,而且非常的溫文儒雅。TOM就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主兒。別了,同性戀朋友,您讓我學來一些對人尊重的道理,用你智慧和爽直讓我對同性戀人群產生了比較好的印象,以前一直對他們抱有戒心,害怕直接打交道,看來這些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為有興趣的網友準備了以下的同性戀資料(ZT):
同性戀傾向。或稱同性愛、同性吸引等。男同性戀及女同性戀為性傾向的種類,是相同性別之間的個體產生愛慕、情感、性吸引及性行為吸引的現象。
同性戀行為。或稱同性戀生活模式。基於同性吸引,從而選擇這種包括同性之間的情感倚賴及性行為的生活模式。跟安樂死及死刑一樣, 這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道德倫理課題, 特別是男男性行為(但不一定是肛交)。
同性戀運動。或稱同誌運動, LGBT(女及男同性戀, 雙性戀, 跨性別) social movements。 這是一場高度政治化的社會運動, 推動者未必有同性戀傾向或行為。自由主義者及性解放運動人士形容同性戀是一種自我身份認同和社會標籤,同性戀曾經被認為是一種性欲倒錯,但不被自由主義者認可。他們解釋,同性戀作為少數群體沒有被視為錯誤的原因,就像左利手一樣。但是就於社會的常態意識、傳統或者宗教信仰等方麵考慮,會認為同性戀是不可以接受的,過去及今天一些國家甚至對這一群體產生恐懼、排斥乃至憎惡,但仍有一班中間派人士,他們不恐懼及同性戀,但對其訴求有所批判及質疑,但在自由主義者眼中,他們仍然是恐懼同性戀。歷史上曾有過接受同性戀和壓製同性戀的時期,例如古希臘同性戀、古羅馬同性戀。部分國家,如北歐、西歐各國及美國數個州,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趨勢是增加同性戀的透明度、認同度、及提高同性戀者的法律權利,包括婚姻、領養、醫療保健等等。此外,動物同性戀現象、性傾向和生物學也是被社會、各界所廣泛注意到的議題。
在以上的三種定義中,社會人士有不同立場的組合: 如有人全都反對(如伊斯蘭教, 美國宗教右派及傳統中國文化); 有人不反對同性戀傾向, 但對同性戀行為及同性戀運動有保留或反對(如香港性文化學會及明光社); 亦有人雖然反對同性戀行為但仍支持同性戀運動(如左派基督徒); 亦有人認同同性戀行為但反對同性戀運動(如法國的Xavier, 他是反對同性婚姻的同性戀者);當然亦有人全都支持。
金賽在他的《男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1948年)和《女性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1953年)中提到的實驗,金賽的試驗要求受訪者在一個由絕對同性戀到絕對異性戀連續變化的性取向譜中評估自己的性取向,然後對受訪者的自我評估結果以及受訪者的行為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後,金賽認為大部分人顯示出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雙性戀者。很多人都會同時被雙性所吸引,雖然通常他們更偏好於某一種性別,金賽以及他的同事據此認為,隻有很少的人群(5-10%)是絕對的同性戀或異性戀。
覺他們心底都很善良,也察覺到了他們內心對大眾的一絲絲抵觸,這應該也是源自於社會大眾的不完全接納。他們在穿衣打扮以及自身形象塑造上都很用心,也經常看時尚雜誌,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不遺餘力的打扮自己,盡管有時候看上去會有點娘,但不可否認,他們都有很朝氣、很時尚的陽光成分。
社會對於同性戀的認同感愈來愈高,歧視同性戀者反而會受到大眾的質疑。2011年,中國女明星呂麗萍在其微博上稱同性戀是“犯罪”,遭到了網友的強烈不滿和抨擊。盡管如此,本組圖片還是打上了馬賽克,希望不要幹擾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但願在不遠的將來,不再需要采用這樣的技術手段。
北京牡丹園的元大都遺址公園(在什麽地方?)是一個同誌聚集地,那裏經常會有“同誌”們自發的聚集在這裏.從社會學角度看,同性戀是一種自我身份的認同,即男同性戀者認同自己傾慕同性的傾向。樹叢裏經常可見到一對對的同誌,十指緊扣,心心相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同性戀其它地方都是正常的,他們和那些異性婚姻但不要孩子的沒有區別。

孩子帶來的快樂遠遠超過一切。我隻希望我的孩子們不要選擇那些不要後代的生活方式。
xiaomiao 回複 悄悄話 No wonder why he liked to talk to you.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異性之間的相互折磨一定遠遠超過同性伴侶
何仙姑 回複 悄悄話 我前兩天終於和我的鄰居的外孫子的男朋友喝了茶,昨天和一位拉拉大姐出去大逛古董市場,今天早晨又看到這篇文章。 gay族確實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
生在當下的GAY族,我真心為他們感到幸運,不然一輩子都做不了真實的自己,那是多麽的痛苦。而且很多經受不了方方麵麵的壓力還會貽誤他人的幸福。
生為同誌,就是自然產物 ,就沒有誰對誰錯吧。
他們過他們的,我們過我們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