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發現一個新的自己
個人資料
小思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人獲諾貝爾獎真正絕巧解密

(2014-10-10 06:17:06) 下一個

眾所周知,日本人近年在攀登科學高峰方麵遠勝中國人一籌。尤其是在需要很多智慧的物理學及化學拿到很多的諾貝爾獎。至此,已有22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除兩名文學獎和一名和平獎之外,自然科學獎項占了19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長(或有留學經曆),並在本土獲獎,讓人唏噓。初步觀察日本人不一定比中國人聰明,他們的智商(IQ)最多與吾等華人打個平手。他們何以能夠遠超過華裔以及其他亞裔,成東方傲龍,鶴立雞群,另成一類?

由於本人與日本人有近距離的接觸,深有感觸。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和分析,總結如下分六個方麵論述,前三個與人素質有關,後三點與國家的政策導向有聯係。找一找那些最為重要的原因,與人的素質、文化傳統關係極大;盡管不能排除國家的實力,教育積累,和政府的政策導向,經費投入的重要作用。

1:勤奮,超過頭懸梁錐刺股。他們中的優秀科學家,非常投入,刻苦地鑽研,為事業持之以恒的奮鬥,那種執著除了德國人外還沒有幾個民族可以與之抗衡。所以,德國人和日本人有很大的相似性。1900到至1945年間,德國人拿到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獎,三分之一的化學獎。一些對人類曆史影響很大的發明和理論都是德國人完成的,比如合成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二戰後的近幾十年美國鋒芒畢露,遙遙領先。不要忘記,美國人以歐洲移民(包括猶太裔)為主體。日本人認為有希望幹成的大事,一定要幹,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拿下。聽到的故事是為了搶發表一個基因順序,有個實驗室全麵動員,日以繼夜連續作戰兩個禮拜,完成了任務。

2:認真,一就是一不是二。嚴肅認真,把問題搞清楚為止,切忌似是而非、淺嚐輒止。生物醫學實驗耗時間多,他們搞不出來就不願回家,哪怕夜深人靜,甚至通宵達旦,也毫無怨言。日本人的認真也是可能隻有德國人才能可以和他們拚一拚。我認為這可能是日本人更重要的特質,甚至比第一點(勤奮)更為重要的素質。難道我們華人不刻苦,我們亞洲人(日韓華)基本上把實驗室的苦鬥獎包攬了。但是我們還沒有他們日本人那麽較勁,認真。因此我們還不能取得原創性的成果,裏程碑似的發明。

3:土壤或文化傳統。即日本人賴以生存和奮鬥的優良環境。他們學習帶著興趣,充滿熱情,從小與大自然交友,培養了極大的好奇心和讀書熱情。家長是因勢利導的培養。回頭看看我們親愛的華裔父母們,尤其是虎媽們吧,我們爭的是高分,名校,出名或掙大錢。是的,我們對子女充滿希望,甚至於望子成龍,或恨鐵不成鋼。但是往往忽略培養優良的品質,對生活的熱愛,扼殺創造性,對科學事業的熱愛。因此,可以讀名校,可以出名成家,但是成不了卓越人才。由於不注意培育創造力,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部分中國科學家的研究還是步人家的後塵,缺乏突破創新。

4:經濟工業發展情況和人民富裕程度。其實這是相當重要的。日本人在二戰後,靠美國大力支持扶持,迅速的恢複國力大力發展汽車和電器工業,賺了許多美國人的銀子。目前中國在複興,也有似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日本,那時他們小日本也似乎離諾貝爾獎很遙遠(已經誕生但沒有今天這樣如履平地-今年包攬物理獎)。所以隻要加強我們國家的科研投入,改革教育方法,我們在20-30年後會有一個科研成果收獲期。希望大家愛護生命,爭取再活30年,有幸看看中國大量收獲炸藥獎吧。

5:注重基礎學科的研究。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教授森康晃說,早在明治維新前的江戶時代,日本就重視基礎研究,並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在數學等領域卻一直在進行獨自研究,而且通過通商的荷蘭接觸了西方近代科學。因此知識的長期積累,並非一朝一夕。諾貝爾獎獲得者全都是國立大學畢業,很多人還獲得了博士學位,屬於研究型大學。中國有點急功近利,應用為主,應該改變這種狀況。

6:保證科研經費。二戰後,日本以科技作為立國之本,舉全國之力投巨資進行科技創新。作為文部科學省外圍機構的“日本學術振興會”負責製定具體科學研究項目的,其掌管的“科學研究費”是日本最大規模的競爭性申請類科研費,占日本政府全部競爭性科研費的六成以上,是當前日本科研經費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日本科學家,好比一粒粒好種子幸運的落在肥沃充滿陽光雨露的土壤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imdrs' 的評論 : 就算你生在日本,也沒我更了解日本文化,這叫當局者迷傍觀者清,懂不?
aimdr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你在日本生活過嗎?不了解日本人就沒有資格誇誇,哪兒都見你說幾句兒,無聊。
雨中小花 回複 悄悄話 第三條比較讚同。日本也有很多推媽,但是相對來說比中國媽媽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所以一旦這個孩子喜歡學習和鑽研,那他會有驚人的毅力,投入極大的熱情。為了興趣還是為了謀生,目的不同,人的主觀能動性肯定是有區別的。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一個教授不如一個小醜藝人”,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它基於人類追求利益、娛樂刺激的本能,這一點連中國人也不例外,由此可以推出兩點

1、得諾獎實為個人所為,而且個人目的也不是拿那點獎金,日本也不例外
2、除了給自由、資助以外,任何由國家層麵提出的集體型措施就不可能奏效,因為集體化往往是對個性發展的限製
3、美國的案例也是1、2的佐證,當然它得了移民的獨一無二

因此你們這些包括樓主在內的誠心誠意的良好意願是行不通的,正如我前述,不如自己去拿獎或培養出一個未來的得獎者,如果真想為國爭光。

這種垃圾文章寫得越感人也就越蠱惑人心,本質上跟習近平的中國夢是一個道理——聰明用錯了地方。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推陳出新' 的評論 : 一個教授不如一個小醜藝人,甚至連一個隻有幾十人的小企業的老板都不如?如果比收入,確實日本教授不如小醜藝人和小企業的老板.在一切向前看,以收入的多少來判斷一個人的地位的中國人看來,日本教授的地位不如藝人和老板.但是,日本不是一個這樣的社會!!!他們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更甚與金錢.日本教授的地位與藝人和老板相比可以說是天和地的區別.這恰恰是日本屢獲炸藥獎的重要原因之一.

華灜 回複 悄悄話 厚積薄發。。。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少了最重要的一點:拋棄儒家,全麵西化。”

你的這個言行就代表了儒家的思維“一榮俱榮”;你也根本不懂西方文化之講究個人成就,你自己去拿獎或培養出一個能拿獎的就是了,瞎操心什麽“民族複興”?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KB48' 的評論 : 你的邏輯就是“不是看不起就是看得起”?一個看不起他人的人就算不上人,不值一談。有了錢並不是非要拿諾獎(日本人也許這麽想),拿諾獎也不等於民族複興(你不覺得日本早已衰退)。再說,一心要拿獎往往拿不了,張藝謀就是個傻例。

假設你看得起自己,你看得起自己什麽?
AKB4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難道你認為日本看得起中國人和中國政府?
不僅是日本,世界有哪個國家除了錢以外是這樣?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KB48' 的評論 : 我不懷疑你的用意,但“日本看不起中國人”?怕是你看不起自己吧?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我看樓主的思維太大,大得像習近平的中國夢。天才科學家多半是個人所為,作為政府隻要做到給教育、科研充分的自由和資助,拿獎得獎隻是個時間問題。沒什麽秘訣,國民富裕是關鍵。

中國才剛剛富起來,不要無意識地犯自己點出的錯誤——急功近利——想拿諾獎也不例外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和美國這邊沒有不同。一句話,先進發達國家而已。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I agree with this article - LZ must have lived in Japan for some yrs.
紅兵 回複 悄悄話 封建社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智慧和美德的載體;
奴隸社會是孔聖人倡導儒家,實現大同世界之所歸。
恢複帝製,複興和傳承中華道統,才能實現民族複興。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新的解讀:
就是統治階級千萬不要忘記保護自己的階級,欺壓小人階級的立場,言論和行動!這是孔聖人的教導的宗旨——道!
而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等……,隻是器。
重道輕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智慧和美德的核心
li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推陳出新' 的評論 :

根據是什麽?日本教授是個非常特別受尊敬的職業,你太井底之蛙了。

>>一個教授不如一個小醜藝人,甚至連一個隻有幾十人的小企業的老板都不如。
li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推陳出新' 的評論 :
>>推陳出新 2014-11-04 02:35:44 回複 悄悄話 基本上是看到點皮毛,沒有真正說到點子上。

我看你也一樣,不過重複博主的論調而已。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摘自《整全的教育》

以國為鏡,可以辨強弱。一個世紀以前,地理位置上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針對西方的入侵,由於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國策,很快就在邁向現代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結果,一個是國大力弱,另一個是國小力強。如此的不對稱,注定了兩國百姓心理上的不平衡──彼此輕視、互不服氣。其中最受折磨的要算是到日本來的中國就學生(在日本語學校學習日語,未進入大學的學生)、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當中有革命軍中的馬前卒鄒容、難酬蹈海亦英雄的陳天華、棄醫從文的硬骨頭魯迅。這些先輩們一方麵見識了日本人敬、忠、恭的團體精神,和咄咄逼人的國力民風,另一方麵洞悉了中國人一盤散沙的局麵,和“求利祿不居責任”的處世原則。所以才懷著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的信念,舍生取義,搖旗呐喊,誌在喚醒昏睡的靈魂,改造國民的劣根性。

除了催生崇尚武力的革命先驅,憤世嫉俗的文化旗手以外,日本還為中國培訓了不少的政治家,比如陳獨秀、李大釗、蔣介石、周恩來,和軍人蔡鍔、閻錫山、孫傳芳等。甚至在人文學科方麵,也有從日本“學成回國”的出類拔萃者,比如國學大師王國維和“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的李叔同。可是,在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受栽培、結碩果的中國學者就乏善可陳了。難道科技先進、經濟發達的日本沒有創新的人才、學術的大師嗎?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九四九年至二零零八年,僅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日本國內就產生了近20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有不懂英語,從未出過國的益川敏英(二零零八年物理學獎),和隻有學士學位,鮮為人知的田中耕一(二零零二年化學獎)。另外還有三人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由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設立)。除了碩果累累的基礎科學,日本在電子技術的開發與運用、汽車業的發展等方麵,都執牛耳、占鼇頭。無論是大學、研究所還是公司,他們有大師級的學術牽引者,有實力雄厚的研究梯隊,致力於打造頂尖的學科,開拓強有力的部門。正是有了紮實的科研基礎與一流的實力,日本政府才敢在二零零一年三月放言:五十年內拿三十個諾貝爾獎。然而,不論是在教育機構的前沿科學,或研究所的尖端科技領域裏,都少有中國人的身影,原因之一想必是“外人教授不可”的潛規則使然。

水向東流,人往西走。我既不願意蝸居日本,在有光明錢(前)景,但難有出路和發展的福地中殘喘,又不甘心光榮回國,在千糾萬纏的關係網、盤根錯節的勢力中沉浮。隻好冒著水土不服的風險,將快要紮穩的根重新拔起,再次挪窩,遊學美國。


推陳出新 回複 悄悄話 基本上是看到點皮毛,沒有真正說到點子上。縱觀日本科學家在日本社會的地位就可以知道,一個教授不如一個小醜藝人,甚至連一個隻有幾十人的小企業的老板都不如。日本科學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歸根於他們從小的教育,魚生魚蝦生蝦,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事,不去眼紅人家的東西。這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上文說到德國人和日本人很相似。相似的地方是他們都喜歡收集資料,喜歡分門別類,善於做細活。未完待續
咱拋個磚,歡迎討論。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基本讚同。日本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鑒,但中國要想真正學到手又有相當難度。首先是能否產出好的種子,這必須好好反省我們的基礎教育。同時,是否能改良好我們的土壤,也並非一件易事。對於樓主認為,30年後,中國可以大量獲得諾貝爾獎。僅表謹慎樂觀。有可能獲得一兩項,但要與日本爭雄,似乎還很遙遠。另外,我以為還要加一項,那就是日本人的團體合作精神。現代科學的複雜程度,就算是天才,也很難一個人單獨完成,需要許許多多的默默奉獻的人的無私配合。這方麵,中國人與日本人更是相距甚遠。
AKB4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日本並非全盤西化,一直保留著“和魂洋才”的精神。
日本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政府,但對中華文化極為敬仰和繼承。如果來日本好好看看比較,就能體會到當代的中國是何等的數典忘祖!
Luluisland 回複 悄悄話 西化與儒家的仁愛禮信義有衝突嗎?西方的社會道德正是這些,例如
流浪街民在冬天的安置。是仁愛表現,社會才有溫情。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少了最重要的一點:拋棄儒家,全麵西化。
AKB48 回複 悄悄話 “日本科學家,好比一粒粒好種子幸運的落在肥沃充滿陽光雨露的土壤裏。”
說得對。
頂好文!
中國一直輸在起跑線上,也就是輸在教育上。
甲午戰爭前中日兩國均被西方列強砸開了國門,都去留洋學技術買洋槍洋炮。但日本更注意學現代教育的精髓。
從1939年開始普及中學義務教育的日本在二戰中把有4萬萬文盲半文盲的中國打得就剩下小半部江山,若不是美帝的兩顆原子彈,中國還不知要被日本侵略到猴年馬月。
1945年戰敗的日本,百孔千瘡一貧如洗。但不到20年,1964年就舉辦了奧運會,經濟實力又重新擠進了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中。從65年來22位諾獎得主的經曆就論證了日本教育的實力和國情。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總結得很切合實際。
中國的問題是學者們跟貪官比富,沒有心思高科研。日本的學者能吃飽吃好就行,另外日本社會分工細,社會體製及保障好,教授不用為孩子走後門跑學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