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件小小的近半個世紀的文革時代北京曆史文物

(2024-01-07 12:00:02) 下一個

見到一張文革時代的曆史文物,共青團入團通知書。這是一張8x6寸大小的粉紅色的普通紙,上麵有用打字機打印的通知和花邊,還蓋有團委的大紅印章。雖然是近半個世紀前的文物但字跡仍然清楚,印章也顏色依舊,圖案楚楚。盡管證書本身質量粗糙,但不失在當年物質條件下簡樸的風格。通知書本身的文字也彌漫著那個時代的氣息。盡管那時十年浩劫的文革已結束,但改革開放還尚在萌芽狀態,人們的生活還在極左思潮的籠罩之下。那通知上的文字是當時典型的八股,除了全國通用的言語和政治口號,沒有任何特色和文采。本應是一紙標準的官方文件,但滿篇政治色彩濃厚的言語和口號。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大多加入過共青團,特別是學習成績好,擔任學生幹部,和有特長的學生。如同入黨入團亦是會有益處的,也是得到學校管理階層肯定的一個標誌,還會為學生本身帶來一定切身利益的好處。如成為學生幹部,被推薦參加某些活動,在檔案中寫入好評等等。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成為團員是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入團要寫申請,還要有介紹人,經批準後會發給團證。不知本文所展示的通知書是否是必須的文件。

 

這個文物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特殊之處是它的出處。文件是由當時的北京一七二中學團委簽署。當時的北京一七二中學,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最早是一所成人中學,培養共產黨的幹部,為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工農幹部補習文化,然後進入人民大學深造。後來開始招收普通學生,並成為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文革時人民大學被停辦,校園被軍隊占用。人大附中也歸屬於北京市,改名為北京一七二中學。那時北京的孩童數量巨大,特別是由於小學學製改為五年,導致中學甚多,最後加蓋的中學好像是一八九中(因為建在一塊菜地上,也叫菜地中學)。後來人民大學恢複,原來的校園也逐漸被軍隊(二炮)歸還。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複校後,人大附中恢複了與人大的隸屬關係,校名由北京172中學重新改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由於學校位於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地區,學生的來源主要是科學院各所,和附近的高校,因此她和附近的北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一道成為北京中學中的佼佼者。直到如今,附近的住宅還因為這些名校的原因保持著高昂的房價。

 

時過境遷,往事如煙,現在的孩子們可能已不再像當年的孩子們一樣對政治感興趣,也不會理解當年學生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但曆史不應隨意的被時間湮滅,特別是曆史的教訓更不應當被輕易的遺忘。孩子們從小應當被培養成為有道德,有能力,有責任的公民。應當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鑒別能力,而不應當禁錮他們的思想,對他們進行洗腦式的教育。文革後的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就是對文革的反思,對曆史的反思。後來全社會以經濟發展為目標,放棄了政治第一的政策,才導致了經濟的大發展,也帶動了社會的進步。我們應當以史為鑒,文物可以保留,但社會不應倒退,曆史不能重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