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西安

(2012-08-25 11:49:43) 下一個

我小的時候隨父母在西安住過幾年,西安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住在和平門附近,離大雁塔不遠。因為是住在大院裏,與真正的西安人接觸不多。但有幾年,我媽請了個守寡的當地人做保姆,那算是我與當地人的近距離接觸。

大院裏都是全國各地來的,說什莫都有,反而說陝西話的不多。因為正在文革期間,好像武鬥還很厲害,我們都不敢出大院。有時候會偷聽媽媽跟同事八卦,什莫人被打死了。那時,有疑問也不敢問。

媽媽有的時候,會把省下來的大米,白麵接濟給我的保姆。有的時候,也與農民換一點青蛙。記憶中不過幾次,我們當時不懂環保,隻知道青蛙好吃,有一點肉吃,那天會很乖, 圍著媽媽,使勁獻殷勤。

記憶中,古物很多,我們小孩子隨便挖挖泥巴,就會挖出一堆顏色鮮豔的玻璃球。趕快上報,自己一點不敢留,深怕給家裏闖禍。

最開心的就是吃柿子餅,媽媽不喜歡吃柿子,說會得結石,但她做的柿子餅真是好吃。還有臨潼的石榴,這個我媽可著勁給我們。

我父母都是南方人,對麵食不敢興趣。再說,當時就是有餘錢,也沒地找食兒。老爸喜歡秦腔,時不時放開吼一口,我媽就說,那有越劇好聽。不過當時最流行的是樣板戲,他們爭得機會也不多。

唯一的旅遊記憶就是去大雁塔,記得公車上人很多,把我的辨繩都擠掉了。

文革結束,我跟父母移居北京,我對西安念念不忘。

97年,花了兩個月與父母回國旅遊。陝西遊,一路上過秦嶺,當地的農民都是小洋樓了,真是富裕。我們去了延安,看了黃土高原, 也理解為什莫那是紅色根據地了。不過當地農民真是樸素,與世無爭,穿著雖舊但是幹淨的衣服,唱紅軍小調。遊人寥寥無幾,替他們辛酸,我和父母把口袋都掏出來了。

我們馬不停蹄,一路參觀了大小雁塔,西安碑林,華清池, 兵諫亭。數不清的帝王林墓, 名寺古塔。我們還去了黃河壺口大瀑布,爬了華山。

一路非常開心,我吃不夠油潑麵。隨便路邊一家的夫妻店,都讓我滿足。更不用說肉夾饃,涼皮,賈三灌湯包子了。

唯一感慨地是,賈三包子店真髒,地下厚厚的油,直粘腳,桌子椅子就不說了。如鄉隨俗,我們也不客氣地一屁股坐下,那包子的味道,可媲美山珍海味, 值了。

還有,住的壺口的四星級旅館,一進門大廳大理石明淨可鏡。房間裏硬件可與美國媲美,就是非常高級的地毯上,煙頭和痰的痕跡比比皆是。衛生間漏水,害的老媽摔了一跤,就此勞下個腰傷。

十幾年過去了,我的西安行還記憶猶新。最近跟幾位外嫁的老公聊天,很多人都說,國內到處是個大工地,吵鬧不堪。發展中,也能理解。我們當初在西安,還追圍過老外呢。不過,那時的老外,可是鳳毛麟角。記得當時一個計算器,我們都當作洋葷。

熊貓媳婦此次西安行,不盡如意,太可惜了。以後有機會再去,西安真的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 好吃,好玩的地方太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