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彬

個人臉書主頁:https://fb.me/yubinwood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計劃生育:中國經濟無法沉受之重

(2013-08-21 18:46:41) 下一個

(原文發表於8月20日【IT經理世界】)

 

  最近“單獨二胎”政策成為城中熱議話題,市場反應強烈到令多個香港“BB概念股”出現了超過10%的盤中漲幅。有許多專家甚至大膽預測“單獨二胎”可能是全麵放開“二胎”乃至是“計劃生育”的先兆。不管傳聞是否屬實,無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品嚐到了計劃生育埋藏下的苦果。

  最近這幾年,中國製造業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資成本快速漲幅”所苦惱,這一切都源於“三十年執行計劃生育使得中國人口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衰老得更快,勞動力人口增長越來越慢,人口紅利不斷消散”。實際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底中國15-59歲之間的勞動力人口比2011年同期減少345萬,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人口第一次減少。

   相比之下,日本比中國早14年到達這個轉擇點,不同的是那個時候的日本已經是富甲天下,坐擁3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產,而且養老製度非常完備,反觀養老重壓之下的中國該何去何從?由於計劃生育,中國至少提前了25年遭遇劉易斯拐點,正所謂“未富先老”。最值得擔憂的是,中國製造的主力勞動人口在20-39歲之間,這部分人口的增長率早在2010年便萎縮至零了,而且直至2035年這部分人口的萎縮速度將明顯快於整個勞動力人口。這意味著主力勞動力人口身上的撫養贍養負擔會越來越重。中國人口中純負擔人口(小於14歲或大於64歲)的比重在2010年見底,之後逐漸上升,到2035年將升至近50%。撫養贍養壓力如此巨大,社會財富可能不堪重負,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巨大的貿易逆差國。此言所指絕非危言聳聽,目前中國的貿易順差/GDP占比便已從10%的高點降到了2.5%,趨勢已經很明顯。



(如上圖所示,中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比想象中早且猛,點擊看放大圖)


   根據IMF的最新的一份中國人口研究報告,如果政府不對這樣一個趨勢做出積極反應,中國目前高達1億5千萬的勞動力儲備(失業或者半就業者)人口到2020年將減少到3千萬,而中國也將在2020-2025年間穿越劉易斯拐點,到了2030年中國的勞動力缺口將高達1億4千萬。這裏請容筆者稍事闡述一下什麽是劉易斯拐點。工業化之初,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由農業和工業組成。經濟的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工業,而工業的增長則由來自農業的源源不絕的廉價勞動力支撐。充沛的農民工勞動力供應使工資成本受到長期壓製,工業得以享受豐厚的利潤和積累龐大的儲蓄,而龐大的儲蓄又能推動資本投資和擴張。當農業再也無法向工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時,工資成本開始螺旋上升。這時這個國家就達到了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完全消失。

   劉易斯拐點對所有新興國家都是嚴峻考驗,因為在此之後的國家將再無法依賴廉價勞動力,低附加值的製造業和出口為導向的國策實現快速增長了。許多國家就這樣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縱觀全球,也隻有日本,亞洲四小龍能夠成功逃離這份宿命。

   在人口紅利逐漸消散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都隻有訴諸舉債投資大興土木來發展經濟,中國也不能免俗。如今中國的投資/GDP比率是48.36%,雄冠全球。這個比率遠遠高於二戰後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紀錄,其中包括創造亞洲經濟奇跡的日本,韓國和台灣,隻有馬來西亞在亞洲金融危機前的1995年達到了最接近中國水平的地方--43.6%。根據惠譽的曆史數據,過去這幾年中國的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長都遠遠快於GDP。以往的經濟史表明如果一個國家的信貸增長率長期顯著高於GDP增長率那麽這個國家極有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還很薄弱,沒有了人口紅利的發展道路也很不清晰,而且老齡化所造成的沉重經濟負擔也很難被現有的經濟模式,福利模式和金融市場所消化,因此中央有必要努力推遲劉易斯拐點的到來。最近有人提出戶籍製度改革是個好辦法,但農民市民化的成本太高,單一成本便在10萬元左右,在地方政府深陷債務泥沼的情況下,這筆費用誰來買單?各部門互相推諉之下,改革進展緩慢,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時候,逐步放開計劃生育便是一個極好的對策,因其傷害的既得利益較小,比較容易展開。

   但問題是獨生子女政策已經深入人心,而且中國社會競爭激烈,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即便放開計劃生育也不會產生巨大的效果。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調研,76%的國人都支持計劃生育,相當多的能享受“雙獨二胎”政策的夫婦都自願選擇生一胎。即便是眼下全麵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也需要至少半個世紀才能扭轉中國人口結構的不利變化。想想日本經濟深陷老齡化泥沼原地踏步十五年,中國再不改革人口政策將為時已晚。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deewo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唵啊吽' 的評論 : 老兄高見,英雄所見略同!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人類今天最大的矛盾是人口與資源的矛盾,中國今天種種社會問題,也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人口與資源問題衍生出來的。把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比作穿小鞋的矛盾,那麽人口就是足,資源就是鞋,計劃生育就是削足適履。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美國是世界核彈頭最多的國家。銷毀世界核彈頭人類就安全多了,但美國是不會將核彈頭降下來的。人類控製了人口就可以緩解人口和資源問題,但是,除了中國以外,沒有一個國家搞計劃生育,中國的人口大國地位很快就要讓位給印度了。所有發達國家都鼓勵生育,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不節製生育,唯獨中國自裁武功,計劃生育,搞得未富先老,並伴隨獨生子女社會症狀。

鞋小了,就要把鞋做大,不應該把腳削小。正如人人都知道消滅核武器正確卻沒有國家會自動放棄核武器一樣,人人都知道人口壓力問題,卻沒有國家願意先減少人口。為什麽?因為法國哲學家孔德19世紀就有句名言:人口結構決定命運。人口結構是經濟大勢和政治格局的基本構架,離開人口結構談政治經濟都是紙上談兵。巨大的人口結合巨大的資源就是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實力。

為什麽美國沒有西班牙裔獨立運動或黑人獨立運動,而中國卻有藏獨疆獨問題?原因就是人口結構。美國的西語裔和非裔人口不是地域性的,而中國少數民族是地域性的,美國是不會以保護少數民族文化而保護加州的西班牙語,恰恰相反,美國要求所有弱勢族裔都使用英語,而中國卻給自治權。所以,中國的人口結構導致了政治問題。塞爾維亞人的文明發源地被獨立出去了,中國的文明發源地陝西也有被伊斯蘭獨立出去的可能【3】。當巴勒斯坦人歡迎猶太人人回來定居的時候,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擠到難民營裏。當年猶太複國主義使用的最重要的戰略之一,就是優先猶太人人口的增加的政策,無論是鼓勵生育還是鼓勵移民。美國猶太人在以色列選舉之日有相當部分趕回以色列參加選舉,以保證選舉中猶太人人口的絕對多數。

有些人認為中國文化堅韌,元清被外族統治數百年,文化依舊。其實,那不是文化堅韌的問題,而是中國人口數量決定的。鴉片戰爭,西方征服了中國,卻無法將中國殖民化,原因就是中國人口世界第一。漢朝的時候,世界人口約2億,中國人口約為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1,2】。宋朝時期,世界人口4億,中國人口還是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鴉片戰爭時期,世界人口11億,中國人口4億,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強。華夏文明延綿五千年而不斷,人口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小學讀地理課,讀的是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經過計劃生育多年以後,現在隻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了。而且,很快就要把人口第一大國的地位讓給印度了。

歐洲人走出歐洲,占領了美洲和澳洲。歐洲人除了占有略大於中國的歐洲土地以外,還占有美洲澳洲。所以歐美形成全球強勢文化,他們沒有削足適履,他們換了大鞋子。

中國人口戰略,要從國際政治角度著眼,才能製定出強國人口策略。發達國家老年化了,但北美巨大資源還有待開發。所以,全球經濟大勢決定了今後幾十年歐美俄都是移民淨輸入國,而發展中國家都是移民淨輸出國,麵對這樣的全球大勢中國應該製定怎樣的人口戰略呢?如果中國隻是削足適履地減少人口而視國際人口趨勢於不見的話,華夏文明前途就將黯然失色。

兩千年來,中國人口都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鴉片戰爭開始的百年屈辱使得中國人口變成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計劃生育又把中國人口變為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控製人口是人類的共同責任,但是,所有發達國家都鼓勵生育,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不節製生育,唯獨中國擔負起這樣一個神聖的使命,卻被人權組織罵得狗血淋頭。中國人的這種自我犧牲精神是於事無補的。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58/200912/22563.html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國人口下降到3億,所以不會改變一個孩子政策的。邏輯是:美國強大,因為美國隻要三億人口。中國國土和美國相當,所以要像美國一樣發達,就需要把人口下降到美國的水平。

他們沒有看到的是,巴西國土和美國、中國相當,人口隻有2億,但巴西是個很窮的第三世界國家。

一個孩子製度的目的就是要屠殺中華民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