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孟子天賦性善論(“四心”)天賦道德論(“四端”)

(2017-07-07 12:39:04) 下一個

李嘉誠 (Sir Ka-shing Li, GBM, KBE, JP, business magnate, investor, philanthropist) 汕頭大學畢業典禮講演說:

 "惻隱足以為仁,但仁不止於惻隱。有能力的人,要主動積極,推進社會的幸福、改善和進步,這是我們的任務。不僅是對社會的投資,幫助和激勵別人同時能豐盛自己的人生。


 

如若你不願被命運扣上枷鎖,你必需謹記,活著是一種參與,你要勇於思考、尊重科學、尊重原則,能感受、有追求、能關心,敢於積極,能經得起考驗,骨中有節,心中有慈、心中有愛。"


 

為什麽他說"惻隱足以為仁"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四端”- 仁、義、禮、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根於心。惻隱之心是仁之端,羞惡之心是義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


 

真正高手文章詩畫音樂言行舉止會觸動你的心靈,撥動你心底的情弦,激發你的惻隱之心


 

能打動"惻隱之心", 發掘出動力源。當年瓊瑤著過ㄍ還珠格格》,一把扇子題詩,一把傘,一支笛子, 回憶起江南的女子夏雨荷, ?打動乾隆認女兒 (還珠格格). ((夏雨荷,是電視劇《還珠格格》、《還珠格格之燕兒翩翩飛中的角色之一,來自濟南,在大明湖畔與乾隆 ... 乾隆到大明湖畔的雨荷廳裏去躲雨,邂逅美麗婉約女子夏雨荷))


 

《孟子.公孫醜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裏送京娘》:「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隱之心,非貪美麗之貌。


 

孟子的確是從天賦性善論 (《公孫醜上》).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Ggong-I);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principle ...



* 憐恤的定義

憐恤的希伯來文意思是「母親的懷抱」,像母親一樣將自己受傷的孩子擁入懷裡。希臘文有兩個不同的字代表憐恤,表示「五臟六腑深受感動,將自己內心受傷的感受向對方敞開,是一種有行動同理心」。英文的憐恤是merciful,或compassion,意思是「麵對別人遭遇困境時,去分擔別人痛苦的深刻情感,並想要幫助。」

  1. 憐恤是神的本質:神向摩西啟示祂的第一個本質就是有憐憫的神,因著祂的憐憫,麵對罪人時,不是要定他們的罪,而是要施恩,並要赦免(34:6-7)。大衛認識神的屬性,他不願落在人手裡,而願落在憐憫的神手中(撒下24:14)

  2. 人生來具有的:人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生來就有憐恤人的心。就像中國古人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3. 憐恤是神的主權:祂要憐憫誰,就憐憫誰(33:19)。祂雖然滿有憐憫慈愛,他也是公義聖潔的神,不以無罪的為有罪,必要按著祂的公義賜下憐憫。

     

    憐恤人的特質

  1. 動了慈心:當人的心腸柔軟,不是剛硬,看到人的困境,就會感同深受。

  2. 樂意付出憐憫會生出慷慨,甘心施以援手(12:8),並且不求回報。

  3. 饒恕別人:憐恤的心不忍別人受到傷害,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與人計較。

     

    不憐恤人的結果

  1. 不憐憫人的:沒有憐恤的心,結局是要受無憐憫的審判(2:13; 25:41-46)

  2. 塞住憐恤的心: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想到別人,也不體恤別人的感覺,沒有神的愛,不能愛人,也不能愛神(約一3:17)。生命活不出神的本質。

     

    人人都需要蒙憐恤

  1.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無人能夠償還罪債。隻有靠神的憐憫恩典才能得著赦罪。神也樂意施恩憐憫,如大衛向神呼求憐憫而得赦罪(51:1)

  2. 神定了天國的法則: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7:12)。神的作為是一體兩麵,祂要作工在人身上,也叫人靠著基督做和祂一樣的事。

  3.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當我們愈憐恤人,就愈活出基督的形像,祂樂意凡事與我們相同(2:17),祂如何,我們也如何。從祂支取憐恤,也靠祂憐恤人。


 

~~~~~~~~~~~~

詞目惻隱之心 發音cè yǐn zhī xīn 

釋義: 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出處《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belongs to all men. to show sympathy; to be moved with compassion.


 

節錄自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belongs to all men; so does that of shame and dislike; and that of reverence and respect; and that of approving and disapproving."          

 
參考資料:  《孟子·告子上》互動百科《孟子·告子上》The Works of Mencius  Book 6, Part 1 http://nothingistic.org/library/mencius/mencius42.html

All men have natural sympathies. 
 All men have a sense of pity. 
 Compassion is common to all men. 
 Compassion is what we all share. 
惻隱之心:    sympathy; a heart of sympath ... 
人:    human being; man; person; pe ... 
皆:    all; each and every 


 

~~~~~~~~~~~~``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為“四書”之一。 

第三編 《公孫醜上》(6)

第六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empirenews.page--]

mencius said, 'all men have a mind which cannot bear to see the sufferings of others. 'the ancient kings had this commiserating mind, and they, as a matter of course, had likewise a commiserating government. when with a commiserating mind was practised a commiserating government, to rule the kingdom was as easy a matter as to make anything go round in the palm. when i say that all men have a mind which cannot bear to see the sufferings of others, my meaning may be illustrated thus: even now-a-days, if men suddenly see a child about to fall into a well, they will without exception experience a feeling of alarm and distress. they will feel so, not as a ground on which they may gain the favour of the child's parents, nor as a ground on which they may seek the praise of their neighbours and friends, nor from a dislike to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been unmoved by such a thing. from this case we may perceive that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essential to man, that 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essential to man, that 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complaisance is essential to man, and that the feeling of approving and disapproving is essential to man.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 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 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complaisance is the principle of propriety. the feeling of approving and disapproving is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 men have these four principles just as they have their four limbs. when men, having these four principles, yet say of themselves that they cannot develop them, they play the thief with themselves, and he who says of his prince that he cannot develop them plays the thief with his prince. since all men have these four principles in themselves, let them know to give them all their development and completion, and the issue will be like that of fire which has begun to burn, or that of a spring which has begun to find vent. let them have their complete development, and they will suffice to love and protect 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let them be denied that development, and they will not suffice for a man to serve his parents with.'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見孺子將人於打,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④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⑤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6)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剛端於我(7)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釋】

①不忍人之心;憐憫心,同情心。

②乍:突然、忽然。

③怵惕:驚懼。側隱:哀痛,同情。

[!--empirenews.page--]

④內交,內交即結交,內同“納”。

⑤要(yao)譽:博取名譽。要同“邀”,求。

(6)端:開端,起源.源頭。

(7)我:同“己”。

(8)然,同“燃”。

(9)保:定,安定。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裏麵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麵去了,必然會產生驚嚇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empirenews.page--]

【讀解】

 從人性的前提推導政治,具體說,從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導仁政。由於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導仍然是為了推行他那畢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導本身似乎沒有產生很大影響,倒是他那推導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此基礎上所提出的“仁義禮智”都發端於這種“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國古代哲學中“性善論”的理論基礎和支柱。

孔子曾經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意思是說,人性本來是相近的,隻因為教養的不同,便相差很遠了。但孔子既沒有說相近的人性是什麽,是善還是惡,也沒有展開論述。而且,從我們的理解來看,孔子還主要強調的是後天教養的一方麵。

[!--empirenews.page--]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僅展開了論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發端仁義禮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還舉出了生動的例證論證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沒有它,簡直就不是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人性理論的確是“先驗論”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為他把“仁義禮智”這些社會性質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人的天性裏所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甚至帶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從另一方麵來說,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認後天培養的作用。因為他認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個方麵,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簡稱即為“四心”。而這“四心”隻是“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範疇的發端,或者說“四端”。這“四端”就像剛剛燃燒的火或剛剛流出的泉水一樣,還需要“擴而充之’才能夠發揚光大。不然的話,就會熄滅或枯竭。“擴而充之”也就是後天的培養,也就是“習相遠”。

[!--empirenews.page--]

所以,從理論基礎來說,孟子的確是從天賦性善論(“四心”)推導出天賦道德論(“四端”),再推導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從實踐來說,他還是重視後天努力(“擴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開關於先驗還是後天、唯心還是唯物的抽象討論,聯係到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社會狀況來曆史地看問題,主張人性本善,強調天賦道德,推行仁愛政治,這些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其實,也不僅僅限於孟子的時代,就是到任何時代,強調這些,總比鼓吹人性本惡,放棄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罷!
 

[!--empirenews.page--] http://3g.en8848.com.cn/fanyi/sx/mengzi/189083.html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