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心的力量衰弱必然導致頭腦的力量加強

(2016-05-24 16:13:44) 下一個

When you're 5-year-old, you thought your dad is superb, knowing everying, capable of doing anything. That's how you relate to God. Accept, believe, and blessed - submit to His power of control and you're saved. let your heart sink in, settle down, take root, grow - only way to be loved, blessed to eternal.

"心的力量衰弱必然導致頭腦的力量加強。人們開始完完全全用邏輯去解釋佛陀和基督所說的話,而沒有意識到佛陀和基督經常避免那樣。於是在人類精神道路上就出現了對“名相”的執著。“名”是指對道的邏輯定義,“相” 是指對道的形象描述。在佛教裏人們執著於佛像,在基督教裏,人們執著於基督之名。那麽,基督教主流解釋“我就是道”這句話是指“以基督之名”就不難理解了。講到此,筆者不能不提佛教裏著名的一休和尚,因為他是破除佛像執著的第一人。為取暖,他用佛像木材來生火,並稱這是以木頭佛來供養心中佛."

My note: Any writing to me, just one phrase or one line worthy of reading. I pick it up, just for myself - the title I use indicates what I treasure, not for you - don't show Unrequited love of your comment, saving for yourself. You say whatever unrelated to specifics of this post as you want, but it's mine here in my place. Screaming character assassination (not specific to issues) if you will, but in your place, not mine. Free to speak, but in your place, mind your own business.

~~

基督“我就是道”的另一種解釋  yfz9465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593/201205/22880.html

(2012-05-28 17:05:27) 下一個
 

以佛教作為精神探索的筆者,對基督教始終沒有中斷過關注,而且受洗更早於信佛。基督“我就是道”的名言,曾給筆者帶來困惑。相信其他人可能也會有類似的感覺,甚至包括一些虔誠的基督徒。有意思的是,這困惑的消除卻來源於佛教禪修的深入。基督“我就是道”的話無疑是正確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解。現代基督教主流認為基督“我就是道”的意思是:隻有通過信基督,並以基督為唯一的“Saver”,才可能被救贖,否則就要下地獄。筆者認為這種理解是可以商榷的。在深入討論之前,讓筆者先講一個故事。

十多年前,兩個朋友開始感覺到精神的需求,並向筆者尋問是否應該學佛。他們是夫妻,並且知道本人是佛教徒。然而根據對他們的了解,筆者建議他們去試試基督教。因為感覺他們可能會收獲更多。朋友按建議去進行了嚐試,而且很快有體會。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他們深入後卻認為筆者走錯了路。他們說,同時相信基督教和佛教是不正確的,不把基督作為唯一的“Saver”是要下地獄的。為了不讓好朋友下地獄,他們動員了很多資源來幫助本人。那一段時間,筆者經常收到勸說的電話,最後的電話來自一位有修為的基督徒。兩個多小時裏他沒能說服筆者,最後竟說“基督教在這方麵是顯得有點霸道,不以基督為唯一的“Saver”,就是要下地獄”。筆者當時歎了一口氣道“既然講霸道,又怎麽能夠講愛呢”。他意識到失言了,我們很快中斷談話。筆者後來明白,這實際上是他的一個心結。那麽對於許多其他的基督徒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將基督“我就是道”解釋為“不以基督的名,就要下地獄”的觀點與基督講的無分別愛是不相符合的。近年有幾個北美基督教的高人就公開表示不再認同這種解釋。他們的勇氣必然來自內心的體驗,或者神的啟示。

那麽,基督“我就是道”的話是什麽含義呢?讓我們回到佛陀和基督的時代,看看能否找到另一種解釋。兩千多年前,佛陀和基督都“道成肉身”。許多信徒向他們請教什麽是“存在的真理”(或者什麽是“道”)。但“道”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那麽佛陀和基督是如何用智慧來解決這個難題呢。佛陀在對待這些問題時,通常是不回答。佛教界許多人認為佛陀在表示“道不可言”。這的確是答案,但那是不是全部答案呢?筆者感覺佛陀還有另一部分非語言的答案。那非語言答案就在佛陀身上。佛陀證得“心物不二”的中道後,時時處於於無所住“心”的狀態。佛陀不給語言答案,是在以於無所住“心”的狀態啟示提問者。如果有較高的內觀體驗,提問者在看著佛陀時就有可能明白什麽是“道”。因為那時有信息通過心而傳遞。基督在對待這些問題時就幹脆說,“我就是道”。隻要提問者看著基督,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於無所住的“心”之所以有這種作用,在於其魅力。佛經將此形容為“十八莊嚴”,基督教經典將此形容為“Amazing Grace”,它沒有“自我”,它承載著“愛”。“愛”不是可以把握(有所住)的東西,僅因“自我”的空卻才使得“愛”源源湧流。因此基督“我就是道”的話也許可理解為“心就是道”。

沒有人能夠不通過心而達到對“道”的認知,或者對“神”的見證。生活在佛陀和基督時代的人是幸運的。然而,當佛陀和基督離開後,人們再也看不到那於無所住的“心”。心的力量衰弱必然導致頭腦的力量加強。人們開始完完全全用邏輯去解釋佛陀和基督所說的話,而沒有意識到佛陀和基督經常避免那樣。於是在人類精神道路上就出現了對“名相”的執著。“名”是指對道的邏輯定義,“相” 是指對道的形象描述。在佛教裏人們執著於佛像,在基督教裏,人們執著於基督之名。那麽,基督教主流解釋“我就是道”這句話是指“以基督之名”就不難理解了。講到此,筆者不能不提佛教裏著名的一休和尚,因為他是破除佛像執著的第一人。為取暖,他用佛像木材來生火,並稱這是以木頭佛來供養心中佛。他也因此受到佛教界的尊重。筆者在此不想與基督教徒論證解釋的合理,隻願給大家一個提示;即,除了在理論上完善邏輯,更應該讓自己的心領著我們走向真理;不這樣的話,人們可能不得不等待彌勒降臨或基督再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