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注目於孩子的長處而不是不足

(2015-11-04 10:50:02) 下一個

My notetaking: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目於孩子的長處而不是不足。作為自閉症患者,傑克伯當然在生活和智力上有很多嚴重的缺陷。而一般的“治療方案”也是注目於這些缺陷來加以改善。" Find the sparks in your children, and fan the flame up to light the way of their life, persevere fight the fight through,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th - the ultimate task of parents.

Not only that, our health care system emphasizes “治療方案”也是注目於這些缺陷 and illness, not preventive care. I really think "TCM" integrates healthcare (wellbeing) and ill-care.

Such an angle of thinking crawls in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

********** Source of Inspiration ***************

 

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 精選

已有 2983 次閱讀2015-11-4 07:31|個人分類:書山有路|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子女教育 天才 自閉症

我們華人是公認最重視子女教育的民族之一。華人的子女也的確有很多傲人的成就。但是我們通常談論的都是怎樣培養優等生,也就是在現存教育體係裏取得好的評價。而如何培養“天才”,也就是讓孩子的一方麵或幾方麵遠遠超過教育體係的要求而真正發揮潛力,那好像還是一門“藝術”,沒有通用的方法。也許最好的途徑,就是多方借鑒別人的經驗。

《火花》(” The Spark: A Mother's Story of Nurturing, Genius,and Autism” by Kristine Barnett)就是這樣一本經驗之談。作者是一位母親,她把嚴重自閉症的兒子傑克伯(JacobBarnett)培養成了一個數學物理神童。他十六歲就攻讀博士,而且已經顯現出很多超人的才能。這是一個很動人的勵誌故事,大多數書評都有複述,這裏就不重複了。

其實自閉症患者成為天才的事例在文藝作品中和現實生活中都不是絕無僅有。但這也不表示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有如此美好的前景。所以這本書對於自閉兒群體的意義是有限的。然而,這位母親的一些做法,對培養“正常”的孩子也不無教益。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目於孩子的長處而不是不足。作為自閉症患者,傑克伯當然在生活和智力上有很多嚴重的缺陷。而一般的“治療方案”也是注目於這些缺陷來加以改善。但他媽媽卻注意到他在識別圖形和數字的模式方麵有超出常人的興趣和能力,進而創造條件讓他在自己的世界裏享受和發展。為此,媽媽果斷停止了他的治療計劃,來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追尋自己的熱忱。在傑克伯三歲時,媽媽就帶他去聽大學教授的講座,結果他回答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語驚四座。很快,傑克伯在數學方麵不僅超越了同齡人而且超越了父母的知識範圍。父母就千方百計幫他尋找外援,在他八歲時就開始旁聽大學課程,十二歲正式進入大學並開始學習研究生課程。

咱們華人對孩子卻往往是注重缺點。拿到成績單,先看有沒有A以下的,然後想著怎麽改進,而很少問問孩子,哪門課是輕鬆拿A的?哪門課是最喜歡的?怎樣能在這門課上做更多?這樣培養“好學生”是穩妥的做法,但天才的火花可能由此就熄滅了。雕塑巨匠米開朗琪羅曾經說:“其實這形體本來就存於石頭中,我隻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我們塑造孩子,是按照社會公認的標準來塑造,還是發掘出孩子本來的形體?前者是工匠的活兒,後者就是藝術家的作品了。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對家長的要求也很高。但不管怎樣,有了“發掘長處”這個理念,才有向這方麵努力的可能性。

發掘長處,並不意味著可以獨來獨往不需要融入正常社會。傑克伯的父母也花了巨大的努力幫助他過上和同齡人一樣的正常生活。為了幫助行動不靈活的自閉症兒童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傑克伯父母傾其所有建造了傑克之家運動房,專門設計合適他們的運動規則,讓這些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體驗運動,比賽的樂趣。但和一般家長和治療專家的做法不同,他們用的不是強迫而是誘導。用母親的話來說,傑克伯就好像是在樹屋裏獨居的人。與其把樹屋打爛逼著他出來,不如讓他在自己的樹屋中享受生活,同時告訴他外麵的世界也很美好,不妨出來看一看。他們不是強求孩子擁有正常人的行為,而是利用孩子的長處來幫助他融入社會。傑克伯是電子遊戲高手,父母就支持他邀請孩子來家裏玩電遊,讓他成為那個圈子裏的“領導人物”,改善他的社交狀況。傑克伯的父母還以很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教會孩子與自己的弱點共處(而不是改變那些弱點)。傑克伯對很多學校裏的正常活動無法忍受。媽媽不是“講道理”讓他消除抵觸情緒,而是教他用自己喜歡的事去“平衡”那些不喜歡的事。更進一步,父母走出了常規和專家的指引,去給孩子找一個最適合他的環境,而不是強迫他去適應“正常”的環境。果然,傑克伯提前進入大學後,在那裏如魚得水,獲得了他在普通孩子中得不到的認同和友誼。

更為可貴的是,傑克伯父母那種高度的愛心和自我犧牲精神並不是為了補償傑克伯的病痛而做出來的,而是他們作為人的一部分。對自己其它的孩子,對自己經營的托兒所裏的孩子,對社區和朋友,他們都是一樣的具有愛心。這就給傑克伯提供了一個充滿和諧的環境,而不是讓他生活在一個由別人的特別照顧搭成的泡沫裏。從這點來說,傑克伯是非常非常幸運的。 

看完了傑克伯父母的作為之後,我們也可以問一下:作為自閉症患者的傑克伯為什麽能成為天才?除了本身的超群腦力和父母的愛心支持外,他有沒有其他的原因?我覺得他還有以下的優勢。首先,傑克伯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對別人的反應不敏感。所以當他做出“駭世驚俗”的事情時,沒有像一般人一樣感受到社會的“另眼相看”,因而能保持自己的興奮和熱忱。其次,傑克伯的父母對數學和物理懂得非常少。所以對他的鑽研充滿驚喜,但從未試圖去“引導”。而那種引導往往是孩子興趣和熱忱的殺手。特別是當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時,父母往往想把他“引導”到教科書上的途徑,而這並不是好事。第三,父母把他的特殊才能隻是看成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而沒有想過如何來給他帶來利益和前途。最後,因為有了“自閉兒”的頭銜,傑克伯沒有了全麵發展的負擔。他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做自己熱忱以外的事。這是一種難得的奢侈。 這些優勢也許“正常”孩子經過精心的設計也能複製。但這需要父母有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才能放棄普通的成長道路去追隨“天才的火花”。

《火花》這本書提供了不少值得深思的經驗,但我並不認為它是萬能寶典。首先,這是傑克伯因為其才能而名聲遠揚之後,母親寫的回憶錄。因為每個母親都有的驕傲和每個作者都有的“吸引眼球”的動機,書中難免有誇大的地方,而且不少地方有為母親所開的托兒所作廣告之嫌。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我覺得這本書並不全麵。任何天才要成就事業,除了出眾的天賦外,還需要很強的自律,能在困難和沉悶的工作中堅持下去。傑克伯似乎沒有這方麵的訓練。很多常人無法企及的成績,他是毫不費力就得到的。他也會日以繼夜地努力工作,但那是熱忱的驅使,而不是自律。當傑克伯繼續成長時,他早晚會遇到才能和熱忱的極限,而需要有自律精神才能繼續進步。這不是問題。問題是讀者不要得到這樣的印象:任何自己覺得不願意做的事都是不需要做的,自己不喜歡的課都是不需要學的。

其次,要培養天才也並非一定要脫離常規的教育途徑。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體係的確很像標準化的生產線,很有可能扼殺了天才。但這個體係內也有認可,催生天才的機製,如從中學開始的各種數學競賽,科技項目等。其實美國頂尖的科學家和各方麵人才,大多數是常規中小學係統培養出來的。像傑克伯那樣長處和缺陷都非常與眾不同的人確實不適合常規教育係統。但他的經曆隻是個例,不一定是我們應該仿效的途徑。

說到底,一切都是個平衡。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我們既要教他“平常”的道德,作風,習慣和基本知識,又要善於發掘他的特長,鼓勵,支持他在某些方麵脫穎而出。隻偏重哪一麵都不行。

有人說,我不希望孩子成為天才,做一個普通人也挺好,也挺幸福。這我很同意。其實傑克伯的媽媽最大的願望也是兒子能成為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的定義是值得討論的。我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不僅對社會是一種浪費,自己的幸福也會受到影響。設想一下,假如傑克伯除了具有超常的數學能力外一切都正常,也可以和同齡人一樣上小學和中學。但是他對數學的才能和熱愛不能被周圍同學所了解和欣賞,他一定會覺得苦悶的吧。同樣,如果我們的孩子具有某種方麵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沒有發揮的機會也找不到知音,他們可能連“普通人”都不如呢。所以,揠苗助長固然不可取,削足適履也不好。對孩子還是要順其自然,助其自然。

古話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就是說識別天才,培育天才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天才本來就不常見,而且每個天才都不同,所以很難找到普適的規律和做法。本文題目是“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其實這話並不對。每個孩子都已經有了天才的火花。父母的工作其實是不讓這個火花熄滅,而且為其添油送風。作為“常人”的父母,還是可以從傑克伯這個天才的成長過程中借鑒一些經驗,讓自己孩子的“天才之火”發揚光大。

 

有關博文

 

育兒漫談:“高指標人”和“多情趣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042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933215.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歐陽峰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談談美國高中課外活動(下)

21王江新陳南暉蔣迅楊金波沈律趙克勤張能立武夷山許培揚王春豔徐耀王永安鮑海飛白龍亮黃永義韓楓劉全慧李宇斌沈樂君clp286bridgeneer

該博文允許注冊用戶評論 請點擊登錄 評論 (15 個評論)

[15]李坤 2015-11-4 22:53
 
[14]陸玲 2015-11-4 22:43
 
人的潛力是很大的。。。
博主回複(2015-11-5 02:08)是。評估和發揮人的潛力是個大題目。
[13]lizb226 2015-11-4 21:34
 
看了博主的文章,不知是欣慰還是無奈。就拿我們現在的教育,誰真正敢像這樣的來教育孩子,不是每一個父母都在拚命的把孩子往各個輔導班、特色班等等送嗎?這又如何使我們來點亮天才的火花?有那個天才是輔導班輔導出來的?還是英國的一篇報道說的好,Chinese school robbing young of individuality!
博主回複(2015-11-4 21:42)是的,所有機構型的教育都不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特色。但另一方麵,父母也不可能什麽都自己做,限於精力和知識能力的限製。所以最好是兩者結合起來。父母最忌的就是認為花了錢了就盡到責任了。

你說的“誰真正敢”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社會的選拔機製找的是“比較好”,或者“不壞”的人,不是天才。那麽怎樣建立和維護一個讓天才脫穎而出的機製呢?我的文章主要注目於父母,對社會的支持沒有怎樣涉及。
[12]張陽陽 2015-11-4 20:19
 
一個不是天才的人要去點亮天才的火花。。。。
有想法。
博主回複(2015-11-4 21:42)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強,對嗎?而且一般天才的父母都不是天才吧。
[11]黃永義 2015-11-4 18:57
 
孩子是中國的希望!
博主回複(2015-11-4 21:43)是。現在開放二胎了,希望會更多。
[10]任秀紅 2015-11-4 15:21
 
我認為博主強調發揮長處、批評糾錯片麵性的同時,自己也犯了片麵性的錯誤。我認為對孩子的優點長處要鼓勵,有些問題要忽視但有些要提醒修正,才可能使孩子真正安全健康成長~~宇宙人一家之言,歡迎興正糾錯~~
博主回複(2015-11-4 21:46)我覺得缺點問題有三類。有的很容易改正,隻要指出,提醒,幫助就行。有的比較難改但必須改才能進步,如懶惰,追求感官刺激,或者人格品質問題。第三類是和優點連在一起的。例如陳景潤那樣的,很可能是不通人情的。作為家長,區分和正確對待這些類別是個大挑戰。
[9]ybybyb3929 2015-11-4 14:55
 
天才在中國隻是一堆狗屎
博主回複(2015-11-4 21:46)科學網上天才就不少啊。
[8]ykmch 2015-11-4 14:53
 
其實,孔聖人兩千多年前就說過:因材施教。無非這麽一句話耳。
博主回複(2015-11-4 21:47)因材施教對老師來說比較容易,因為他們看的學生多了,有經驗。但對於父母,樣品有限,不容易發現孩子的“材”之所在。
[7]clp286 2015-11-4 14:40
 
好文!有關自律的內容還應該強化一下。
博主回複(2015-11-4 21:48)同意。那是一個大話題,我自己也沒有想清楚。
[6]gaoyz123 2015-11-4 14:00
 
點著了又如何?國人能用好天才了嗎?
博主回複(2015-11-4 21:48)那是另一回事。關鍵是孩子自己覺得生活滿足,發揮了自己的潛能。
[5]韓永和 2015-11-4 13:28
 
國內貌似以標塑社會化為主吧?
博主回複(2015-11-4 21:50)是。不過比以前已經好多了。即使離經叛道的也會有出息。社會多樣化是支持創新的重要基礎。
[4]張能立 2015-11-4 12:13
 
One object thinking 是如何 煉成的(之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933241.html ,語言 問題 不解決,哪裏 來的 火種?
博主回複(2015-11-4 21:51)學習了!
[3]趙克勤 2015-11-4 11:51
 
"本文題目是“如何點燃天才的火花”,其實這話並不對,------這話是對的。
博主回複(2015-11-4 21:51)你的話也是對的。
[2]楊金波 2015-11-4 11:12
 
希望之火!
博主回複(2015-11-4 11:25)正是
[1]陳南暉 2015-11-4 09:08
 
很有教育意義!“父母的工作其實是不讓這個火花熄滅,而且為其添油送風。作為“常人”的父母,還是可以從傑克伯這個天才的成長過程中借鑒一些經驗,讓自己孩子的“天才之火”發揚光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