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開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員工,是管理者的一麵鏡子

(2022-05-30 17:40:49) 下一個

 

 

“為什麼別人的員工居家辦公很高效,而我的員工卻在摸魚?”

 

“為什麼別人的員工那麼的積極主動,而我的員工卻沒有一點工作激情?”

……

很多管理者在遇到問題時,總喜歡不停地抱怨,覺得員工不給力,團隊也不爭氣,到處都是問題,處處都需要改進。

但,真是如此嗎?

在我看來,員工,其實是管理者的一麵鏡子。

很多時候,管理者眼中的員工模樣,實際上都是鏡中的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展開來講。

 

 

有這樣一個故事: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

一天,蘇東坡問佛印:“在大師眼裡,我是什麼呀?”

佛印說:“在我的眼裡,你是一尊佛。”

蘇東坡打趣佛印,說:“可是,在我的眼裡,大師是一堆牛屎。”

佛印聽了,也沒有不高興,隻是說:“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是牛屎。”

 

這個故事換成公司也是一樣。

作為管理者,我們眼中的員工的模樣,團隊的狀態,都是鏡中的自己。

我們覺得員工沒有目標,執行力差,背後可能是我們自己目標拆分不清晰,對執行力重視不夠;

我們覺得團隊士氣渙散,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背後可能是我們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管理沒有做到位。

我們也喜歡給員工打上標籤,比如“懶惰”“勤奮”“強弱”等等,其實這些標籤是我們心裡所預設出來的,並不代表真實。

 

 

為什麼很多我們覺得不行的人,離開後換個環境,反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呢?

就是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以審視的眼光對待別人,總喜歡盯著別人找缺點,而很少從內心審視自己。

我們覺得員工這裡不行,那也不行,但實際上可能是我們的管理水平不行,我們沒有去培養他,也沒有以發展的眼光看他。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員工的態度,決定了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

舉個例子,當你看下屬不順眼,覺得他能力不行,態度也不好時,往往是越看越不順眼,越看毛病越多。等過一段時間後,他可能就真的越來越差了。

相反,如果你真心地欣賞、表揚某個下屬時,他可能真的就越來越出類拔萃,最後成為公司的頂樑柱。

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人際期望效應”。

什麼意思呢?

它說的是,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中,處主導地位的人對從屬地位的人的看法和期望,會直接影響從屬地位的人的行為和行為結果。

說得直白點,就是說:

你期待他好,他就會變好,你要是根本不期望他好,他就不太可能會變好。


所以,作為管理者,我們始終要對員工保持“期待”的態度。當團隊出現了問題,當員工有了不好的表現時,不要先急著去批評別人,我們要把它當成是一麵鏡子,換個角度,去審視自己,反求諸己。
BY:value1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